奉陪判簿劉侯登皇華亭
萬落千村社雨晴,
人心天氣共和平。
閭閻希識花封貴,
爭仰皇華嶺上亭。
萬落千村社雨晴,
人心天氣共和平。
閭閻希識花封貴,
爭仰皇華嶺上亭。
眾多村落雨后初晴,人們的心情和天氣一樣平和安寧。百姓很少見識過地方長官的尊貴,都爭著仰望皇華嶺上的亭子。
萬落千村:形容村落眾多。
社雨:社日所降之雨。
閭閻:原指里巷的門,后泛指平民百姓。
花封:舊時對縣令的美稱。
皇華:本指《詩經·小雅》中的《皇皇者華》篇,后用作奉使或出使的典故,這里指皇華亭。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在一個雨后的日子,詩人陪同地方判簿劉侯登上皇華亭。當時社會相對和平,百姓生活安定,詩人有感于鄉村的景象和百姓對地方長官的敬重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描繪鄉村雨后的和平景象以及百姓對地方長官的尊崇。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意境平和。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和人們的生活狀態。
一春催試桃花雨。游絲只共晴煙舞。燕也不曾來。湘簾空自開。
起看花影午。鸞鏡雙蛾俯。徙倚卻黃昏。蠟如紅淚痕。
寄愁埋照月三弦
過隙沈沈井底天
誰道夢中猶識路
劇憐寒盡不知年
渡江名士仍流寓
飛矢行人未解懸
枉愛蘇端能數過
雞鳴風雨濁醪前
金粉湖山色,爭來畫里看。
路從芳草入,泉愛白沙寒。
自率幽人性,誰知此境完。
松筠留靜理,耳目易清官。
老衲事專一,新茶露乍乾。
等無差別味,直作水天觀。
灑落風標真謫仙
精神猶恐筆難傳
文章若出斯人手
壯浪雄豪一自然
對此清芬梅作侶,水晶為骨玉為神。
凌波欲溯銀河上,暫向人間度幾春。
戛玉鳴金搖翠羽,若從江渚挹花神。
故將瑤佩聊相贈,肯信東家別有春。
瑤臺春色每相宜,盆里嬌黃逞玉姿。
苔蘚半蒙芳葉下,托根慎勿俗人知。
一從品藻黃山谷,再見新題趙倚□。
花下尊前香不斷,玉人何處覓春游。
昔日聞蘇小,
今朝見小蘇。
未知蘇小貌,
得似小蘇無。
小樓昨夜東風到,吹落滿園空翠。時有茶煙,絕無人影,好個他鄉天氣。凄涼欲死。見燕剪平蕪,柳拖春水。暗省從前,如塵似夢最難記。
當年曲院寒食,餳香花更暖,許多情事。金斗猶溫,玉釵還響,已送愁人到此。也思寬慰。奈把酒聽歌,幾番不是。暮雨瀟瀟,記吳娘曲子。
頭白漁郎,問重見、洞里桃花何世。流水休戀桃源,蓬萊正塵起。凝望眼、金扃玉闕,漸銷盡、海東云氣。犯斗槎回,支機石老,題恨無地。
又還念、遼鶴歸來,奈鄉夢、重重渺難寄。愁向十洲屏畫,說滄桑馀事。殘篴外、西江落月,見故宮、洗面清淚。謾倚煙柳津橋,杜鵑聲里。
柏寢參玄漠,松區俯泬寥
威靈群帝接,風雨百神朝
穴地重關阻,升天此路遙
攀龍無處所,遺澤下丹霄
言避崤陵雨,翻行大壑云
微風清樹氣,積潤洗山文
銀海春波闊,龍池細澗分
九陵松柏路,香靄日氤氳
四載離家久,沙場血跡新。
寄書知健步,對影慰衰親。
無復當年壯,猶憐百戰身。
洗戈如有日,同作太平人。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鮮。鷗鷺閑眠,應慣尋常聽管弦。
風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瓊田。誰羨驂鸞,人在舟中便是仙。
賞花高閣上,負約罪難回。
若許將詩贖,何時不可陪。
公雖去朝廷,秘殿通班在。
不應獻納忠,于爾分內外。
而況我此州,甘棠存蔽芾。
旱疫苦相仍,要當蒙大賚。
海上幽居歲幾更,山中一出為蒼生。祇今聽得孫登嘯,肯向時人說姓名。
昔從此路入梁園,今別梁園復此路。寄語鄒枚舊詞客,相思莫誦凌云賦。
別來吾自憶侯芭,豈意華年日易斜。
馬策只聞從槜李,牛衣寧及理秦瓜。
云霄歲遠青門路,風雨秋殘白岳花。
獨有千年遺札在,莫傳奇字似楊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