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鄉居有所思二首 其一
卜居城比鄰,卅里接喧塵。名簡藏身易,心閒聽雨真。古人偶同慨,鄉黨日相親。眠起鶯啼處,山山吐納新。
卜居城比鄰,卅里接喧塵。名簡藏身易,心閒聽雨真。古人偶同慨,鄉黨日相親。眠起鶯啼處,山山吐納新。
道人秀發蘭牙吐,家在金華最西塢。
不從大士攜畫軸,一筇千里來游楚。
評詩結髪師浣花,論字童牙夸石鼓。
我皆不能但知愛,亦似胸中有佳處。
氣韻翛然松上鶴,意態索寞穽中虎。
卻于翛然索寞中,詩句時時出奇古。
乃知筆力有神助,三峽迅流輒于住。
疑非蓬髪休上人,定是禿頭楊德祖。
今年上巳日,久客望江南。
雙林接修水,石路入煙嵐。
千峰出云雨,空谷吞寒潭。
蒼杉鬰童童,秀色動云庵。
不見庵中人,青燈耿塵龕。
空余行樂處,攀翻聞笑談。
風光與節物,觸愁味參參。
臨高望煙靄,衰涕落春衫。
已絕經年筆,仍關盡日門。
身謀嗟翠羽,人事嘆榕根。
蔬食風掀市,樓居水破村。
嶺南霜自薄,何得鬢邊繁。
欲問春消息,蒼茫嫩日斜。
茅簷聚喧雀,栗林棲暮鴉。
絮袍褁足坐,得句往往佳。
忽起步微月,呵手抝梅花。
有客厭事事,潔身山之幽。寒暑不相貸,乃有卒歲憂。
有生此有事,簡之成贅疣。澄江本無浪,不如信虛舟。
六經力道要,無以利心求。一朝與理會,萬境真天游。
伊水正清泠,子行無滯留。西風昨夜至,送子至中流。
落月灑殘夢,已看古岸頭。我病強送君,是行良難儔。
異時清門下,誰識東陵侯。
此翁胸次足江山,萬象難逃筆端妙。
君看壁間耐凍枝,煙雨楂芽出談笑。
想當郤立盤礴時,醉魂但覺千嵒曉。
恨翁樹間不畫我,擁衲扶筇送飛鳥。
并作玄沙息影圖,禪齋長伴爐煙裊。
王郎自是玉堂人,風流合受鶯花繞。
何為愛此枯瘦枿,嗜好果超凡子料。
為君援筆賦新詩,詩成一笑塵寰小。
彩衣入蜀記當年,金紫重來抱使權。
擁鉞止奸民奠枕,揚鞭畫計地流錢。
汝南評論常相借,圮上文書獨見傳。
政目告成才五月,歲頭未改恰三遷。
秦云慘雪趨朝路,吳雨肥梅按部天。
名位愈隆人愈遠,從今帝席為誰前。
篇篇皆有酒,世疑淵明詩。
佳趣正在此,俗子那得知。
寄跡杯酒中,序者為之辭。
詩酒吾家事,何用寄跡為。
疑者既已陋,序者良亦卑。
酒殊醉味同,勿問醇與醨。
兩詩護宗旨,萬仞仰峻嶺。攀緣不可及,妙語出鋒穎。
鈍根遭譏訶,正坐不勇猛。譬如策疲羸,強以扛九鼎。
頑冥雖難化,豈不發深省。坐令跛驢心,奮迅起馳騁。
愛君辯縱橫,又畏面嚴冷。直諒有如子,敢不加虔诇。
尚記笑語時,水軒同煮茗。池閑如鏡空,倒蘸垂楊影。
歸來渡湘江,一葉浮萬頃。舟中亦曬藥,欲以駐頹景。
君儻終不瞋,藥盡更當請。
野夫加于人一等,玉骨春容含秀整。已驚詞源倒三峽,會看聲名重九鼎。
江南盡處山作堆,雨余青碧數峰開。那知萬壑千巖處,風帽蹇驢能獨來。
鳳凰鸑鷟未入眼,今識鹓雛猶恨晚。興闌掉頭不肯留,出門去袂聊一挽。
君家富貴若騎虎,擁鼻未免非虛語。何當解帶食太倉,時時攜被宿玉堂。
未許幽人曉夢長,朝朝親炷佛前香。
有詩為愛袁家渴,無病緣抄陸氏方。
身雜蜑中誰是我,食除蜿外總隨鄉。
白沙翠竹門前路,疑出西郊向草堂。
丈夫氣自磨牛斗,正似豐城獄屋刀。
富貴豈終憑鐵硯,功名先看擲霜毫。
蘆鞭未稱迎風帽,紫綬從來賽綠袍。
杖策軍門君記取,祖宗漢室舊勛勞。
不著包頭絹,能披壞墨衣。
愧無灌溪辯,敢對末山機。
未肯題紅葉,終期老翠微。
余今倦行役,投杖夢煙扉。
人間八月秋霜嚴,芙蓉谿上春酣酣。
二南變后魯叟筆,七國戰處鄒軻談。
人間二月春光好,谿上芙蓉跡如掃。
周家盛處伯夷枯,漢室隆時賈生老。
小兒造化誰能窮,幾回枯枿還芳樷。
只因人老不復少,有酒且發衰顏紅。
使君來分銅虎符,哺飬百姓如哺雛。
設弧在旦人奔走,舉首爭為使君壽。
但愿使君如乃翁,福德種種皆圓融。
官至大中年九十,諸郎鳴玉左右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