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王長史
汝潁俱宿好,往來托層巒。
終日何寂寞,繞籬生蕙蘭。
汝潁俱宿好,往來托層巒。
終日何寂寞,繞籬生蕙蘭。
你我在汝水潁水之地本就有深厚的舊交情,相互往來只能寄托于這層層山巒。你整日是多么寂寞啊,那蕙蘭都在籬笆邊生長起來了。
汝潁:汝水和潁水,這里可能代指友人所在之地或與兩人交往有關的地方。
宿好:舊交情。
層巒:層層山巒。
蕙蘭:一種香草,常象征高潔。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與友人分隔兩地,只能憑借山巒寄托往來情誼,可能是在兩人分別后,詩人對友人的思念和牽掛促使其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思念與關懷。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簡潔的表達風格。
都督再臨橫海鎮,集仙遙輟內朝班。
清風又振東南美,好夢多親咫尺顏。
坐嘯樓臺凌皓月,行春鼓吹入青山。
太平天子尊耆舊,八十王祥未賜閑。
五仙同日集蓬萊,玉宇珠簾次第開。
乍向壺中窺日月,猶疑海上見樓臺。
光生金鉉調元地,榮極璿樞命世才。
共荷盡賢天地寵,定知霖雨及時來。
龍陽洲上密于星,紅實累累照日明。
露濯曉枝金色重,霜封秋蒂粉衣輕。
楚江未分萍如蜜,漢殿何曾蔗析酲。
誰道相如能作賦,詔園先熟是虛名。
烏巷名生卓不群,階庭相伴玉枝薰。
天邊禁樹開龍鳳,筆下清才墜鳥云。
三級火雷何日化,一堂金竹此時聞。
牛心割炙探來嚼,爭得英瑤去報君。
由余入秦毀詩書,意在兵強黔首愚。
弊極煨燼幾無余,高齊風俗元自殊。
豈料乃喜知卷舒,況復是正叢冠裾。
公言所貶固不虛,我獨謂其勝由余。
南望湖山畫一屏,松江江水向人清。
何如嵔??聊為活,況是瀟湘謾得名。
雙槳有時青翰遠,兩衙無事素琴橫。
遙知惠政通和氣,乳雉馴鷗自不驚。
官舍隠非隠,仕途才不才。
棟閑秋燕去,籬靜晚花開。
卓甕何妨臥,莊軒或自來。
求羊疏我甚,三徑有青苔。
第一平津策,同時入洛名。
配臺升上相,宰漢得元精。
國念靈龜喪,人嗟厚棟傾。
睿篇傷俊老,殊禮極哀榮。
一水清無底,雙桐碧有情。
銀床翻晝影,玉虎墮秋聲。
露葉游絲斷,風枝宿鳥驚。
隔簾人不寐,又送月西傾。
榮第時皆有,通家得者稀。
德星一門聚,晝錦四人歸。
苦學酬身世,佳名播帝畿。
效官修政術,此去展才徽。
西齋輝赫亙山隅,嘉致清風世莫如。
鄉黨名流依絳帳,煙蘿幽境似仙居。
趨庭子弟皆攀桂,彈鋏賓朋總食魚。
汗簡傳經亞鄒魯,粉牌留詠盡嚴徐。
杯盤互動先生饌,門巷應停長者車。
墳籍豈惟精四部,弦歌常見習三余。
玳簪珠履延豪士,縹帙牙簽刊賜書。
碧沼暮涼浮菡萏,紗窗秋靜漏蟾蜍。
閑庭瀟灑移泉石,華表崢嶸冠里閭。
我恨羈游在蕓閣,不陪諸彥曳長裾。
寶轂香輪不再逢,峽云巫雨杳無蹤。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幾日寂寥傷酒后,一番蕭索禁煙中。
魚書欲寄無由達,水遠山長處處同。
駘蕩青郊祓禊辰,東池冠蓋集嘉賓。
逍遙共入華胥國,綽約誰逢洛浦神。
展障露花長樂際,袍敧煙草曲江濱。
遙知臺旆行春暇,起作元鈞輔弼人。
渺漠人煙外,禪居靜趣多。
山遙天接樹,江闊日生波。
鳴櫓時鄰響,征車舊絕過。
清風數聲磬,應不入漁歌。
宸命陪分竹,仙資貴珥彤。
入辭中殿閟,出貳式廉雄。
過楚前封近,還吳舊業空。
江山復清思,莼膾起高風。
海闊悲秦望,陵荒嘆禹功。
樓澄鑒湖北,地險雪濤東。
稽壑飛泉石,臺基下桂叢。
風流好吟醉,王謝有余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