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貢士劉勉學還龍川
何處涼風吹客袂,都門忽動故鄉愁。
羅浮北望八千里,庾嶺南還一葉舟。
傍水人家連古驛,隔江漁父照滄洲。
明年八月銀河路,應擬乘槎問斗牛。
何處涼風吹客袂,都門忽動故鄉愁。
羅浮北望八千里,庾嶺南還一葉舟。
傍水人家連古驛,隔江漁父照滄洲。
明年八月銀河路,應擬乘槎問斗牛。
哪里吹來的涼風輕輕吹動客人的衣袖,在京城忽然勾起了對故鄉的愁緒。向北遙望羅浮山遠在八千里外,你將從庾嶺南邊駕著一葉扁舟返回。江邊的人家連著古老的驛站,對岸的漁翁在水中沙洲的光影里。明年八月在銀河之畔,你應該會像乘槎的人一樣去探尋斗牛星。
客袂:客人的衣袖。
都門:京城的城門,這里指京城。
羅浮:山名,在廣東。
庾嶺:即大庾嶺,在江西、廣東交界處。
滄洲:濱水的地方,常指隱士居處。
乘槎:傳說中乘木筏上天河。斗牛:星宿名。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大致是在京城,詩人送別貢士劉勉學返回龍川時所作。當時劉勉學結束在京城的學習等事務,準備回到故鄉,詩人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景中含情,借景抒情。通過描繪從京城到故鄉的沿途景致,表達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特別著名,但展現了送別詩的典型特征,體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厚誼。
芝泥封石滿天壇,燎玉無光月色寒。七十二君何處去,白云空自繞闌干。
聞道青螺去復回,何年驅石過蓬萊。我今岳頂餐靈氣,更待安期海上來。
一出金門奉紫泥,孤燈日觀聽仙雞。君看東海扶桑影,高照長安玉殿西。
海霧冥冥遠接天,蜃樓東與岳云連。十洲只在三山外,不遣樓船更候仙。
一觴一詠最宜春,秋以為期倍入神。閱盡炎涼交耐久,撇開雅俗局翻新。題糕佳節逢今日,畫餅虛名愧此身。飲興方酣詩導引,如雷驚起蟄蟲伸。
到底馀春不算春,龍鐘猶復強摹神。慚余杖國年華晚,伴客登臺節序新。空際云煙多過眼,閒中風月且藏身。龍頭莫漫占梁灝,合讓諸公尺蠖伸。
自古圣狂兩路歧,
算來原是錯毫釐。
群居博奕有誰省,
終日遨游祇自癡。
孔孟曾顏皆可法,
關閩濂洛總當期。
如今身入宮墻里,
盡改前愆與往非。
樵山高高霄漢間,
常恐相攜著步難。
收拾臨歸春景□,
□朝何處憶商顏。
□家雞犬白云間,
希世無論古□難。
一去獨遺篁桂□,
相看猶自見清顏。
我車南,君車北,相逢總是天涯客。
擁爐談笑一燈殘,出門風雨千山隔。
郎官湖里詩空在,赤壁舟中賦自傳。今夜獨馀江上月,向人能作故時圓。
月到天心影滿湍,盈盈萬頃夜光寒。舉杯邀月舟中醉,來去應同鏡里看。
數年風土塞門行,
說著江山意暫清。
求取罷兵南國去,
滿樓蒼翠是平生。
斗星高被眾峰吞,莽蕩山河劍氣昏。
隔斷塵寰云似海,劃開天路嶺為門。
松拿霄漢來龍斗,石負苔衣挾獸奔。
四望桃花紅滿谷,不應仍問武陵源。
剩欲扶筇隨意行
要令心跡得雙清
何時同入翠微去
丈室先參老凈名
濛濛如霧復如煙,
滴瀝聲中夜不眠。
忽被北風收拾去,
碧空云凈月當天。
朔風當夜號,
明月如積水。
搖落意何深,
蕭條殊不已。
萬物有榮枯,
豈獨樹如此。
茍無松柏心,
飄零同柳杞。
誦君落葉詩,
落葉因風起。
屏除呵殿少人知,
隨馬囊詩更有誰。
五百不來村落靜,
自然生齒似螽斯。
文秀龍砂繞瑞煙
筵開七秩艷陽天
春風滬海尋芳草
秋水蒹葭結勝緣
淡泊襟懷齊景仰
輝煌業績有薪傳
而今息影衡門下
杖履優游享大年
草草庖廚著意瑩。盤盎寒生。攜鋤種菜荒田,認桂枝、量記窗棱。少年無賴事,回首分明。
老覺巖阿有舊盟。鶴友猿朋。移泉烹荈收黃葉,好商量、畫意詩情。往來新認識,有個黃鶯。
懶散先生恐是仙,幾時來上鑒湖船。
水云共賞更誰可,氣概相投還自然。
憂樂未當隨外物,窮通何必問他年。
解顏一笑樽前話,各向閒中見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