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桃源 其三 雪
晨光曉色掃檐晶。
寒齋蝶夢驚。
亂飄鴛瓦細無聲。
游揚柳絲輕。
書幌冷,竹窗明。
柴門只獨扃。
一尊濁酒為誰傾。
梅花相對清。
晨光曉色掃檐晶。
寒齋蝶夢驚。
亂飄鴛瓦細無聲。
游揚柳絲輕。
書幌冷,竹窗明。
柴門只獨扃。
一尊濁酒為誰傾。
梅花相對清。
清晨的陽光掃過屋檐上的晶瑩積雪,寒冷的書齋里,蝴蝶般的美夢被驚醒。雪花紛亂地飄落在鴛鴦瓦上,細微無聲,飄飛的樣子如同輕盈的柳絲。書齋的簾幕透著冷意,竹窗一片明亮,柴門獨自緊閉。一杯濁酒要為誰而飲?只有梅花相伴,更顯清幽。
檐晶:屋檐上因雪或冰而晶瑩的景象。
蝶夢:化用莊子夢蝶典故,指如蝴蝶般輕盈的美夢。
鴛瓦:即鴛鴦瓦,成對排列的瓦,常見于古代建筑。
扃(jiōng):關閉,此處指柴門緊閉。
一尊:同“一樽”,指一杯酒。
相對清:指人與梅花相對,更顯清寂高潔。
此詞當創作于冬日雪晨,作者獨居寒齋,面對紛紛揚揚的落雪,觸景生情。寒冷的環境、寂靜的書齋與無人共飲的孤獨相交織,激發了作者對清寂生活的感慨與對高潔品格的追求,遂作此詞。
全詞以雪晨寒齋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景物描寫與細節刻畫,將孤寂之情與高潔之志融于一體。上片寫雪落之景,下片寫獨居之態,末以梅映人,含蓄深婉,體現了小令含蓄蘊藉的藝術特色。
黯淡四山暮,凄涼千里秋。
功名常嘆老,衰病豈禁愁。
孤鴈影誰伴,亂蛩吟不休。
一身天外客,云盡是鄉州。
先登東畔高亭子,洗卻胸襟萬斛塵。
落片玉殘梅興盡,舊梢金吐柳芽新。
倚林困鶴聊休足,巡食饑烏不避人。
尚欲徘徊已燈火,歸騶屢趣入城闉。
昏暮無處宿,樵人指路頭。
仆夫皆已困,道士幸相留。
明月夜翻晝,陰崖暑變秋。
聞雞便行路,定要到潭州。
綠楊裊裊草萋萋,緩步行春獨杖藜。
搜蘂蜂兒透花骨,增巢燕子砌芹泥。
過溪野水沖橋版,覓路田塍穿菜畦。
松竹林間僧揖我,謁茶攜手上招提。
海上多風色,青山與屋齊。
禾堆深臥犬,樹杪忽聞雞。
白酒清無曲,青裙老未笄。
主人偏道氣,被褐自扶犂。
老病侵陵藥不靈,雪窗燈火冷如螢。
未應安隠青蓮足,便學蹁躚病鶴形。
意恐夢中輕獻璞,怒思天上去鞭霆。
露華水泡何堪惜,獨念名山未徧經。
江天詩眼闊,沙岸暮扶藜。
風怒來帆卸,林昏宿鳥迷。
問魚前港有,沽酒小童攜。
夜客留同飲,添杯翦韭畦。
落魄蕉衫戴道冠,菖蒲滿案浸清寒。
有錢即買丹砂煉,無病猶將素問看。
連日游山僧共住,頻年乞米鶴同餐。
世間不朽非鐘鼎,曾與高人靜處觀。
尋僧同踏雪,握手上鐘樓。
初下寒飄屑,才濃風輥毬。
水波糊紙合,春乳泛茶甌。
片片看來好,龐公有話頭。
雨中奔走十來程,風卷云開陡頓晴。
雙燕引雛花下教,一鳩喚婦樹梢鳴。
煙江遠認帆檣影,山舍微聞機杼聲。
最愛水邊數株柳,翠條濃處兩三鶑。
神仙神山羅與浮,二山東來幾千秋。
蓬萊夜半失左股,龍驚虎噉玉女愁。
至今兩山翠欲滴,卻與蓬萊比山色。
黃金作橋通九霄,水晶為簾掛千尺。
神仙舊說何渺茫,神仙窟宅今何望。
仙翁在山泉水香,仙翁飛去松風長。
我將浣手扣玉戶,乞杯長生九霞觴。
莊居深僻處,敲戶小童譍。
此地清如許,前時到未曾。
柳腰金裊娜,苔發翠鬅鬙。
山上茅亭子,扶衰為一登。
命友化成巖,同尋頃刻閑。
半途瞻佛塔,數里入禪關。
松動影移日,江清波漾山。
衛公讀書處,有鷺宿其間。
道人留淡話,竹院寂無聲。
沽酒童來緩,題窗詩已成。
海珍紉紫菜,仙品漬黃精。
移席臨簷月,焦桐膝上橫。
病后何人慰寂寥,長須持簡忽相招。
溪山見說為樓爽,杖屨寧辭去郭遙。
柳絮一天晴舞雪,松聲十里夜聞潮。
談詩直到疎鐘動,酒困頻將茗椀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