隠逸
落魄蕉衫戴道冠,菖蒲滿案浸清寒。
有錢即買丹砂煉,無病猶將素問看。
連日游山僧共住,頻年乞米鶴同餐。
世間不朽非鐘鼎,曾與高人靜處觀。
落魄蕉衫戴道冠,菖蒲滿案浸清寒。
有錢即買丹砂煉,無病猶將素問看。
連日游山僧共住,頻年乞米鶴同餐。
世間不朽非鐘鼎,曾與高人靜處觀。
潦倒失意穿著蕉布衫、戴著道冠,桌案上擺滿菖蒲沉浸在清冷寒意中。有錢就去買丹砂來煉制,沒病也常常研讀《素問》。連日來游山和僧人一同居住,多年來乞討米糧和仙鶴一同進食。世間不朽的并非是鐘鼎,曾和高人在寧靜之處一同參悟。
落魄:潦倒失意。蕉衫:用蕉布做的衣衫。道冠:道士所戴之冠。
菖蒲:一種植物,常被視為能辟邪驅瘟。清寒:清冷的寒意。
丹砂:朱砂,道教常用來煉丹。
素問:《黃帝內經·素問》,中醫經典著作。
頻年:多年。
鐘鼎:古代鐘鼎常刻有銘文記載功績,象征不朽的功名。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推測此詩創作于詩人隱居期間。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著世俗的功利氛圍,詩人對這種現象感到不滿,于是選擇隱居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脫,在與自然、僧道的相處中,寫下此詩表達自己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和對世俗功名的不屑。其特點是通過描繪自身生活場景來展現內心追求,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古代文人的一種精神追求和生活態度。
天人此著豈空私,可向龍山浪一詩。肝肺自家真許照,古今何感不容知。百年鼎鼎成今日,造化憨憨說小兒。論到山亭仍及此,莫從將圣得癡疑。
武林鄉,占第一湖山,詠畫爭巧。鷲石飛來,倚翠樓煙靄,清猿啼曉。況值禁垣師帥,惠政流入歡謠。朝暮萬景,寒潮弄月,亂峰回照。天使尋春不早。并行樂,免有花愁花笑。持酒更聽,紅兒肉聲長調。瀟湘故人未歸,但目送游云孤鳥。際天杪。離情盡寄芳草。
英雄樹上沒花開,馬福蘭村有草萊。難弟難兄此墻屋,成龍成虎各風雷。才三十歲真雄鬼,無第七連也霸才。老母八旬披鶴發,默迎兒子故人來。任是尸山血海行,中華兒女志干城。哀兵必勝古兵法,時日偕亡今日程。游擊戰中遭遇戰,一書生死萬民生。人間換后江山美,百丈碑刊勇者名。小仲謀追大仲謀,有人閭倚幾陽秋。壯哉野澤三春草,賭掉乾坤兩顆頭。此日登堂才拜母,他生橫海再同舟。范張雞黍存悲歿,蘸笑南溟畫虎丘。
粉黃衣薄沾麝塵。作南華、春夢乍醒。活計一生花里,恨曉房、香露正深。芳蹊有恨時時見,趁游絲、高下弄晴。生怕被春歸了,趕飛紅、穿度柳陰。
月出大江白,山近高城青。我歸掩蓬蓽,君去逐浮萍。
露檄宵馳北路長,探丸今日靜江鄉。宋功謾錄收邕管,漢將徒勞下桂陽。借箸公還將繡斧,洗兵吾欲挽銀潢。何人更上平蠻雅,續得淮西墨幾行。
驄馬驅河干,飲餞相追攀。驄馬驅河干,飲餞相追攀。朱汗染月題,玉珂鳴珊珊。駕言將母,千里當何難。歌以言之,驄馬驅河干。瞻彼瑤水旁,芝草何翩翻。瞻彼瑤水旁,芝草何翩翩。采采盈懷袖,盛以白玉柈。奉母駐容顏,延壽千萬年。歌以言之,瞻彼瑤水旁。象琯繞鳳梁,芳筵樂未央。象琯繞鳳梁,芳筵樂未央。青女素娥,迭舞浩倡。彩服延鮮風,照耀白日光。歌以言之,芳筵樂未央。
君今鳴木鐸,名與芷俱香。后夜月千里,美人天一方。往追湖學躅,更挈楚臣芳。了卻皋比事,歸來振鷺行。近聞沅水路,今亦是風寒。忠信如先教,邊陲盡易安。勿云師可去,甘與國辭難。文武能兼盡,功名更好看。
家常添缽繞村行,驀地一聲無厭生。化主分明嫌少在,籬門掩卻強惺惺。
樓高人遠,寂寞閑庭院。獨倚闌干情繾綣,心比游絲還亂。天涯草長花飛,簾前燕語鶯啼。日日翻多愁恨,不如早送春歸。
賊來須打,客來須接。明慶長老來,打即是,接即是。若打來不見贓物,若接來未問蹤由。休休,不是冤家不聚頭。
浩渺煙波翡翠盤,蔥蘢千島臥其間。云深疑有蓬萊在,欲遣清風為探看。
清姿妙筆已難期,身后珍如玉樹枝。最是棱棱霜下菊,贈君不少故人思。
知君心自達,杯酒可為歡。閒處尋歸馬,塵中不恨官。月臨滄海闊,花照客庭寒。上壽琴音見,椿枝欲贈難。
筆花大放春正月,淋漓滿紙云煙跡。韓潮蘇海公兼之,此才詎易求山澤。造物生才轉忌才,市隱乃有斯人宅。馳驟名場數十年,慶逢花甲為加額。我公微時即負名,膏火不繼呼將伯。鏖戰不肯閒寒暑,阨窮無損家清白。交游當世悉文豪,意氣輪囷肝膽赤。肉眼不識瑰異材,劉蕡未展青云翮。退歸林下擁皋比,楚材晉用尊前席。蘭陵士女多才名,成材胥感賢師力。吾家先達昔有人,曾將文稿兼詩刻。我公幼抱幽草思,老來尤挺寒松格。等身著作壽名山,得者當如拱璧獲。笑我病足不入園,咫尺千里同逐客。晨興嘉藻慰孤懷,比之藥石勝千百。我生浩劫雖已過,沈觀世變憂未釋。愿遲高駕醉壺觴,一傾積愫娛晨夕。短才蹇劣何足言,耽吟況未知繩尺。書來諛獎乃過望,曲高不和難寬責。惜哉俗累未能祛,此心終以形為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