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臺
江上岧峣百尺臺,摩挲塵跡但徘徊。
不辭濁酒三杯醉,坐對晴空萬里開。
楚澤風煙隨處好,仙家桃李有誰栽。
黃花過了梅花發,待我扶藜得復來。
江上岧峣百尺臺,摩挲塵跡但徘徊。
不辭濁酒三杯醉,坐對晴空萬里開。
楚澤風煙隨處好,仙家桃李有誰栽。
黃花過了梅花發,待我扶藜得復來。
江邊高聳著百尺高的金石臺,撫摸著臺邊的舊跡只能獨自徘徊。不推辭飲下三杯濁酒讓自己微醉,靜坐面對萬里晴空心胸豁然開朗。楚地湖澤的風煙處處都是美景,那傳說中仙家的桃李不知是何人所栽。菊花謝過梅花又將綻放,等我拄著藜杖定要再次前來。
岧峣(tiáo yáo):高峻的樣子。
摩挲(mó suō):用手撫摸。
楚澤:古代楚地的湖澤,此處指詩人所在地域。
黃花:指菊花。
扶藜:拄著藜木做的手杖,代指年老時的狀態。
推測詩人于游歷楚地時登金石臺,觸景生情而作。詩中‘黃花過了梅花發’暗示創作時間或在秋冬之交,詩人彼時或處于閑適狀態,故能細致觀察自然、抒發游興。
此詩通過登金石臺的所見所感,描繪楚地山水清麗景色,表達對自然之美的陶醉與重游愿望。語言平淡而意境悠遠,情感真摯,展現詩人閑適灑脫的心境。
短發蕭蕭老日侵,遺編未敢廢研尋。
薰蕕理欲迷通義,袞斧忠邪害恕心。
篤信圣賢常事左,稍知治亂每憂深。
人生有腹當盛酒,誰遣吾儕著古今。
咄咄人皆怪老夫,奈何此客去難呼。
招溫處士為羅否,待穆先生設醴無。
我有青芻堪秣馬,君言白發久占烏。
人生蟬冕腰金印,未抵斑衣膝下娛。
道散斯文體尚浮,韓曾力與化工侔。
山瞻泰華巖巖聳,河出昆侖混混流。
長慶從官銷不得,熙寧丞相挽難留。
滄州奏疏潮州表,猶被人拈作話頭。
憶昨紛紛眾喙鳴,怪君噤齘久無聲。
得非家客留廷尉,或是閨人沮仲卿。
白璧微瑕終古在,黃金橫帶霎時榮。
從來公議無情甚,莫遣蒙齋獨擅名。
一夢孝皇初,凄然四紀余。
國人莫知我,天下孰宗予。
散地雖無柄,名山盡有書。
烏虖傳萬世,猶足矯玄虛。
一生忠孝發于詩,不為桃根與柳枝。
棗本流傳容有偽,箋家穿鑿苦求奇。
偶全要領慙輕典,虛嘔心肝悔少時。
澤畔累臣搔白首,孤吟不敢累親知。
已病猶蔬素,西歸不復疑。
飛鳧逾嶺遠,別鶴返鄉遲。
箴史傳賢女,巾褠付侍姬。
白頭潘令在,應有悼亡詩。
同牓飛騰盡,君初拜小侯。
地寒推易去,天遠借難留。
新垅家山畔,生祠嶺海頭。
歷官如杜老,白首止參謀。
不謂斯人夭,堂堂在目中。
曾參黃面老,肯戀黑頭公。
性理天淵徹,榮華露電空。
獨余章奏在,圣主記遺忠。
自小即相依,天涯影伴飛。
共燈抄細字,分俸贖寒衣。
已痛身長訣,猶疑客未歸。
素幃惟幼女,斷續哭聲稀。
子厚文章宗,仲涂豈后身。不肯作昆體,寧來牧湘濱。
誅茅翠麓顛,日與書卷親。刬去五季衰,挽回六籍醇。
歐尹相繼出,孤唱繇伊人。風流喟已遠,尚喜棟宇新。
千峰高叢叢,一江碧粼粼。禽魚暨草樹,纖悉幾案陳。
澗泉既可汲,山木亦可薪。熟讀壁間藏,痛掃毫端塵。
勗哉山中友,勿厭泉石貧。
酒戶當年頗著聲,可堪病起困飛觥。
醉呼褚令為傖父,狂喚桓公作老兵。
舊有崢嶸皆鏟去,新無壘塊可澆平。
投床懶取騷經看,只嗅梨花解宿酲。
雖擁朱轓貴,清臞兩鬢霜。
判花人競誦,詩草士深藏。
農飽因蠲賦,州貧為捄荒。
公歸無媿面,應可見嚴光。
欲架茅堂久不成,蕭然身世托專城。
日無車轄非常靜,月有餐錢未是清。
髠首向來輸白粲,短衣老去??黃精。
絕憐不及梁間燕,歲歲新巢巧自營。
塞上秋光冷似冰,當年豪舉氣憑陵。
打毬不用炎方馬,按獵初調異國鷹。
山寨凄涼聞戍鼓,水村搖落見漁燈。
而今病暍茅簷底,追記猶堪洗鬰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