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
巳日帝城春,傾都祓禊晨。
停車須傍水,奏樂要驚塵。
弱柳障行騎,浮橋擁看人。
猶言日尚早,更向九龍津。
巳日帝城春,傾都祓禊晨。
停車須傍水,奏樂要驚塵。
弱柳障行騎,浮橋擁看人。
猶言日尚早,更向九龍津。
上巳日的京城正是春意盎然,全城的人都在這天外出舉行祓禊儀式。人們停車要靠近水邊,奏起的音樂聲響震天。柔弱的柳枝擋住了騎馬人的去路,浮橋上擠滿了觀看的人。大家還說時間尚早,還要再前往九龍津。
上巳:古代節日,在農歷三月上旬的巳日,魏晉以后固定為三月三日。
帝城:京城。
祓禊(fú xì):古代習俗,到水邊用香草蘸水灑身或沐浴,以除災祈福。
驚塵:形容音樂聲響亮,能震動塵埃。
九龍津:地名。
上巳節在古代是重要節日,人們會在這天到水邊舉行祓禊儀式,祛病消災。此詩創作時間不詳,但應是詩人在京城時,于上巳日看到全城熱鬧的祓禊活動而作,當時詩人處于較為輕松愉悅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上巳日京城的熱鬧景象。其突出特點是生動展現節日場景,讓讀者如臨其境。在文學史上,它為后人了解古代上巳節習俗和京城生活提供了形象資料。
名世。花無二。
高壓阇提傾末利。
素絲縷縷聯芳蕊。
一片云生寶髻。
屑沈碎麝香肌細。
剩馥熏成心字。
胡床數弄渺難蹤,只有清疏景物同。
幾片曉梅江岸月,一行秋雁墅樓風。
卻愁猿骨侵人籟,更嘆《龜茲》誤國工。
那得中郎來仰臥,會稽千畝正叢叢。
雖拜龍圖號,自稱槃澗翁。
生難招此老,死可見文公。
斷簡功夫久,深衣笑語終。
空馀藏藁在,虹氣貫山中。
淚咽卻無聲。只向從前悔薄情,憑仗丹青重省識,盈盈。一片傷心畫不成。
別語忒分明。午夜鶼鶼夢早醒。卿自早醒儂自夢,更更。泣盡風檐夜雨鈴。
燒蠟燭,照銀屏。袖羅輕。
暗憶扁舟下綠汀。布帆聲。
新月半明半暗,浮云旋散旋生。
只有些微看不見,兩三星。
遠望蓬萊去學仙,
途中忽遇李先生。
還丹一粒吞還吐,
回首空山獨自行。
游君父子間,情誼等骨肉。那知三年度,但謂一日足。
今晨復何事,溪頭有行舳。臨別慘莫言,裴回謾瞻矚。
平生幾游居,有親亦有故。一飯或相忘,素書不能屢。
心知世情薄,但益古人慕。如君父子賢,百蓋一二數。
柳坊西、苔鋪徑軟,開門滿地紅雨。清涼山色為屏障,只少溪流環住。邀笛步。問曲甕、危亭得似團蕉否。主人覓句。笑藤角銀鉤,吟情還剩,補入砑絹去。
宣和粉,不入畫師新譜。亂零醉墨如許。竹春過也泥根迸,荷插挑鞭寒圃。勤種樹。從未識、青鞋誤踏沾香土。三霜兩暑。惜枉度華年,今朝才認,杜甫草堂路。
昨夜雨初收,今朝風更好。
城北水添渠,城南花發早。
美人召春游,衣裳為顛倒。
桂舟依岸莎,蘭橈開水藻。
崇桃夾澗紅,郁李緣堤縞。
欣欣發樹枝,交交啼野鳥。
萬物感春和,吾亦開懷抱。
放舟復放舟,直抵三山島。
松陰合綠霧,木末飛空光。
幽燭既云密,遙情歘已長。
首夏積翠鮮,亭午條風涼。
煙容澄岳壑,水氣辨蒸湘。
圓宇目所鏡,孤立心未央。
寓形俄邂逅,仙游昔回翔。
惻彼鸞鶴情,引茲邱海望。
羽蛻固有待,仁樂詎無方。
懷炎登天庭,悲憂陟首陽。
繕性良有藉,終生胡弭忘。
四鳥生商山,羽翼日已齊。銜羽復接翼,啾啾何凄凄。
問鳥何所規,稱我黃口時,四體少羽毛,待哺常聲悲。
中道痛失哺,八翼共因依。朝拾覆車粟,暮還空城棲。
蹌蹌蓬蒿居,性命宜無違。子有山海志,安能久卑棲。
風雨一交際,東西南北飛。我欲隨汝去,一身悲斧斯。
勸汝依藩籬,憂汝寒與饑。交頸長太息,淚落空復為。
回顧世間人,和樂真不支。
不費春工巧剪裁,
自然精彩粲瓊瑰。
也知受命如松柏,
故向隆冬取次開。
使君昔日撫疲羸,
曾奏囊封有直詞。
一臥家山今白首,
重來猶擁舊旌旗。
欲把新妝斗夕陽,
風姿果然勝徐娘。
蘆花白頭黃花瘦,
除卻丹楓讓爾狂。
問月曾同李謫仙,風塵去住感流年。翻從異地思聯榻,猶記芳樽戀別筵。海上兵戈烽未息,天涯朋舊夢相懸。八行欲寄加餐字,搔首云間一雁還。
薄宦棲遲旅思勞,故人誰與問綈袍。長吟渭北天邊樹,未識玄都觀里桃。舊雨不堪詩伴隔,荒臺曾共月輪高。此時對酒空相憶,何處天風下玉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