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路
致君堯舜事何難,
投老鐘山賦考槃。
愁殺天津橋上客,
杜鵑聲里兩眉攢。
致君堯舜事何難,
投老鐘山賦考槃。
愁殺天津橋上客,
杜鵑聲里兩眉攢。
輔佐君主成為堯舜之君有何困難?年老退居鐘山賦寫隱者之樂。令天津橋上的游子愁緒滿懷,杜鵑啼鳴中雙眉緊蹙難展。
致君堯舜:輔佐君主成為像堯、舜那樣的圣明君主,化用杜甫詩句‘致君堯舜上’之意。
投老:到老、垂老。
鐘山:即紫金山,在今江蘇南京,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晚年退居于此。
考槃(pán):《詩經·衛風·考槃》篇名,舊注以為寫賢者隱居之樂,后以‘考槃’代指隱居生活。
天津橋:古橋名,在今河南洛陽,為唐代以來文人題詠游子愁緒的常見意象。
杜鵑:鳥名,其鳴叫聲凄切,古典詩詞中多用以渲染思念、哀傷之情。
此詩約作于北宋神宗后期,王安石罷相退居江寧(今南京)鐘山期間。詩人早年以‘致君堯舜’為志,主持變法卻屢遭阻撓,晚年退隱鐘山,雖寄情山水,仍難釋理想未竟的遺憾與對時局的憂思,故借此詩抒懷。
詩中通過理想與現實的對照、居隱與愁緒的交織,展現了王安石從積極用世到被迫退隱的內心矛盾。情感深沉含蓄,用典自然,意象典型,是其晚年詩歌沉郁風格的代表之作。
有緣結得南山境,
瀟灑亭高最可人。
此景古今吟不盡,
熙熙客里且行春。
山疊疊,溪流曲曲。大似雷轟,細似琮琤,碎玉聲聲續。
天際倒懸三峽,波漾千竿竹。石齒冷,入手寒香沁新綠。
更聳身直上,鳥道清泉,羊腸翠麓。扶杖云生足。
小憩松風,看摘春纖,輕攜碧簍,村火幾處茶初熟。
空橐難言贖罪愆,浮沉身世總憑天。
戎旃從事回閩日,宦海翻波入蜀年。
此別親朋留后約,他時山水認前緣。
梁間燕子營巢穩,佇盼歸鴻破曉煙。
躡屐此登臨,云關深更深。佛香霏霧氣,僧唄殷潮音。竹院浮空翠,松窗積暝陰。世途吾亦厭,欲此學安心。
徙倚禪林勝,瞻依佛界寬。雨花飄石座,幡影落松壇。地迥紅塵隔,云陰碧殿寒。一泓杳深黑,疑是有龍蟠。
忽爾長嘆,落拓無聊,為客于茲。笑販茶鬻畚,才非賈豎,分章校句,臣是紅師。君亦年來。他鄉賣藥,詎療貧家數口饑。非長策,即余憎其拙,人笑為癡。
方今多士熙熙。謂奏賦、須遭圣主知。問誰能郁郁,縮居馬磨,君偏齪齪,溷跡牛醫。頗怪蕭晨,閒門似水,大類君平罷肆時。簾垂處,雖吟情甚劇,酒盞都稀。
飛泉成五級,
一級一龍湫。
削出萬仞秀,
詎讓蓬萊丘。
羹墻如見堯在,
謳歌皆之啟賢。
至行冠冕萬世,
通喪縞素三年。
陽山鳥道峰前過,一谷呀然隔世埃。
泉落陰渠蒼海近,□穿嵚室濕云開。
回中百客麟堪供,仙者千年鶴自來。
往矣張韓闕鐫賞,豎扶寒筆意生哀。
回風搖蕙蒼天死,眉月孤酬杳杳宵。
遠適勿疑氛早告,微蟲猶嘒暑何驕。
高辛先我休逢紿,典午南遷是暫僑。
說與世兒終不省,九秋看起石城潮。
一燈高照草堂中,大笑高歌送歲窮。
柳色花光將屬我,雪寒霜凜任相攻。
銅壺漏促三更盡,白玉樽深一釂空。
待到平明無別事,只將詩句贈春風。
襄陽大堤水,出自漢中來。上經麋子國,下達沔陽隈。
合流為江漢,晴川在其涯。大堤女兒全勝花,中間合沓萬人家。
我年少壯曾來此,喪亂經過空嘆嗟。
復聞江漢紀南荒,昭丘弓劍徒埋藏。
楚王宮內纖腰女,景屈公家多國良。
只今彌望東流水,莫為江魚厭武昌。
縹緲丹梯此共登,側身云壑擬飛騰。
天連滄海懸孤嶼,人立青霄最上層。
望氣幾年逢尹喜,傳衣何處訂盧能。
摩空捧日邀吾黨,雁塔龍門次第升。
城南韋杜甲門高,
垂老論文意氣豪。
記否朝回花底宴,
酒痕猶漬舊宮袍。
擘天滕六勇如貔,移下瓊臺撲凸奇。
老盡青山真是幻,從渠白戰更無詩。
馮闌且喜明雙目,嘶騎寧愁到十眉。
羔酒不妨敲竹韻,園林正好樂清時。
離愁遠。恨漓水不逐湘流轉。蕭蕭寒雨天涯,南雁一聲驚斷。
閒悰無數。都付與、似水并刀剪。忍今生、死死生生,總難片語分判。
追憶云暗蒼梧。也則是、風光本色消遣。裸戲谷泉,雷電里莫,更有耶娘生面。
今且向、垂楊暮雨。鵑啼處、咒殘春一線。想依然、還我傷心,歸舟天際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