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舟感懷 其一
此行端不為鱸魚,萬里南舟駕日車。
漢棄朱崖非得已,越薰丹穴果何如。
久輕陸賈千金橐,欲達劉公一紙書。
碣石瀟湘迷處所,海天極目獨愁予。
此行端不為鱸魚,萬里南舟駕日車。
漢棄朱崖非得已,越薰丹穴果何如。
久輕陸賈千金橐,欲達劉公一紙書。
碣石瀟湘迷處所,海天極目獨愁予。
我這次出行并非為了像張翰那樣貪戀鱸魚美味,而是乘坐著船只在萬里波濤上如駕著日車般向南前行。漢朝放棄朱崖郡實在是不得已的事,南越熏烤丹穴又能有什么結果呢。我早已看輕陸賈出使時所攜帶的千金財物,只想著能送達給劉公一封書信。碣石山和瀟湘水都讓我迷失了方向,極目望向海天,只讓我獨自憂愁。
端:確實,真的。鱸魚:西晉張翰在洛陽見秋風起,想到家鄉的鱸魚膾,便辭官歸家。這里用此典故表示自己出行不是為了個人享受。
日車:神話中太陽乘坐的車子,這里形容船行之快。
漢棄朱崖:西漢時朱崖郡(今海南)多次發生叛亂,漢元帝聽從賈捐之建議放棄該郡。
越薰丹穴:越地有產丹砂的洞穴,薰丹穴可能指開采丹砂等行為。
陸賈千金橐:陸賈是西漢大臣,兩次出使南越,攜帶大量財物。橐,口袋。
劉公:具體所指需結合創作背景確定,可能是一位重要人物。
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北。瀟湘:湘江與瀟水,在湖南境內。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推測此詩可能創作于作者為國家事務奔波之時。當時可能邊疆局勢不穩定,如同漢朝時朱崖郡的情況,作者身負使命,可能要去傳達重要信息或處理事務,在行程中感慨萬千而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不圖個人私利,心懷國家的抱負,以及對國家局勢的憂慮。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借古抒懷。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的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的家國情懷和文學素養。
暑積秋仍酷,高天大火流。
爭傳米價涌,況值羽書稠。
露絕蟬聲細,云空鳥影愁。
猶聞高會客,終夜醉纏頭。
朝來風雨。暮來風雨。怎禁它、朝朝暮暮。花事闌珊,怪春已、暗拋人去。更無方、留將春住。
鶯兒慵語。燕兒慵舞。冷清清、綠陰庭戶。明歲花時,知人在、天涯何處。待重來、花還知否。
摘花簪髻。誰識伊人身世。兩愁眉。初醒三春夢,閒吟五代詞。分離含怨恨,相近怯追隨。天上人間事,兩難期。
鶯歌蝶舞。愁聽花間笑語。下空幃。香淡爐煙靜,窗低日影遲。泥人金盞酒,惹恨綠楊枝。自怪新來夢,異前時。
有意尋幽勝,
躋攀固所懷。
如今嶺路穩,
鞍馬不須回。
二月春已半,燕山雪正飛。
垂簾爐焰短,破凍屐痕稀。
素發行如此,扁舟愿尚違。
為憐同病者,腰帶幾移圍。
朝陽初上巖頭樹。清晨步入蠶叢路。
云隱小紅墻。鐘聲發上方。
高碑書故事。苔蘚侵碑字。
大士坐蓮臺。蓮花何處開。
眼中無丹青,
句妙山水障。
可惜杜少陵,
不見黃公望。
當機突出鴨吞螺,
奈此懸崖峭壁何。
等是蘇溪蹲坐處,
且非蒼檜影婆娑。
舊恨新愁無際。近水遠山都是。
西北有高樓,正為行藏獨倚。
留滯。留滯。家在吳頭楚尾。
池館今正好,主人何寂然。
白蓮方出水,碧樹未鳴蟬。
靜室宵聞磬,齋廚晚絕煙。
蕃僧如共載,應不是神仙。
庭邀皎月樹含風,歸客吟孤舊友同。
老丑自看詩益好,賢豪相待命猶窮。
白藤穿枕眠徐孺,龍眼推筐擲左沖。
勸種宜男家計得,小星言在此城東。
未老身閒樂有馀,芝山舊業竹扶疏。興來縱寫開長卷,醉至微吟坐軟輿。甘與鹿門成隱計,肯從狗監薦相如。床頭賴有韓檠在,且讀平生未讀書。
輕風細雨晚涼馀,摵摵庭梧葉漸疏。念我此時來手筆,愛公何日舉肩輿。欺人歲月翩翩爾,隨世功名碌碌如。矯首番湖幾千里,傷心歸雁一行書。
黑光磨蕩掩陽精,兵火成霞照夜明。誰信天臺山腳下,如今無佛救蒼生。
一溪屈曲與山隨,要試躋攀腳未衰。隔岸人家西日外,數株紅柿壓疏籬。
盤盤幽谷造云峰,應有逃秦隱此中。行到半山奇絕事,白鷴如練掛青松。
落木荒岡古郁林,刈禾人半故鄉音。
牛羊影亂寒山暝,餅餌香微野店深。
他日歸裝誰壓石,秋風行路怯聞砧。
勞官莫說車生耳,仆馬痡瘏已不禁。
舞衣疊翡翠,
海月掛珊瑚。
香滿流蘇幄,
相迎問醉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