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冠子 和牛嶠
摘花簪髻。誰識伊人身世。兩愁眉。初醒三春夢,閒吟五代詞。分離含怨恨,相近怯追隨。天上人間事,兩難期。
鶯歌蝶舞。愁聽花間笑語。下空幃。香淡爐煙靜,窗低日影遲。泥人金盞酒,惹恨綠楊枝。自怪新來夢,異前時。
摘花簪髻。誰識伊人身世。兩愁眉。初醒三春夢,閒吟五代詞。分離含怨恨,相近怯追隨。天上人間事,兩難期。
鶯歌蝶舞。愁聽花間笑語。下空幃。香淡爐煙靜,窗低日影遲。泥人金盞酒,惹恨綠楊枝。自怪新來夢,異前時。
女子摘下花朵插在發髻上,又有誰能知曉她的身世呢?她雙眉含愁,剛從這如三春般的美夢中醒來,閑來吟誦著五代的詩詞。分離時飽含怨恨,而接近對方時又害怕追隨。天上與人間的事情,都難以有期待的結果。黃鶯歌唱、蝴蝶飛舞,她卻憂愁地聽著花叢間的歡聲笑語,放下了帷帳。爐中的香煙漸漸淡去,安靜無聲,窗戶低矮,日光的影子移動得很慢。她手持金盞美酒,綠楊枝卻勾起了她的怨恨。她自己也奇怪,近來做的夢和以前大不相同。
簪髻:把花插在發髻上。
三春夢:指美好的夢,三春代表春季三個月,是一年中美好的時節。
泥人:纏著人。
綠楊枝:常象征離別等情感。
五代時期社會動蕩,文化上花間詞盛行。此詞作者可能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以女子的視角創作此詞。女子可能身世坎坷,處于情感的糾葛中,作者借此反映當時女性的情感困境和無奈。
這首詞主旨是描繪一位女子的哀怨情思。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細膩,通過環境描寫和心理刻畫展現女子復雜情感。在花間詞中,豐富了女性情感表達的內容,有一定的文學價值。
苕霅一時僧,千峰興欲乘。龍蛇隨北學,衣缽問南能。初地游方愜,彌天秀益增。誰知碧云句,侍者續傳燈。
西園檢春事,積雨斷馀紅。荼蘼壓高架,皎皎晚日烘。翠蔓點殘雪,清香度微風。幽人對之坐,瑩然此心同。徘徊不忍去,片月來高空。宛如萬玉娥,素袖舞云中。珠璣露顆綴,翠佩煙光籠。愛花不受折,枝柔刺盈叢。攜酒醉其下,慰此良夜終。
圣處終難舉似人,二三子在最情親。于中檢點平生看,香縷縈簾眇此身。
霞際浮玉青霏霏,吳中景物天下稀。三江入海作秋浪,五湖滿地搖夕暉。孤鶴忽與白鷺起,神龍或挾赤鱗飛。胡床抱膝但長嘯,丈夫安得為輕肥。
涌金斜轉青云路。溯袞袞、紅塵去。春色勾牽知幾度。月簾風幌,有人應在,唾線馀香處。年來不夢巫山暮。但苦憶、江南斷腸句。一笑匆匆何爾許??颓闊o奈,夜闌歸去,簌簌花空雨。
一間茅屋傍溪斜,三徑荒于靖節家。但得鶴糧隨分足,更須鋤月種梅花。
玉井芙蓉紅粉腮,何人移向月中栽。高軒忽漫看圖畫,疑是昭陽曉鏡開。
荒田雖浪莽,高庳各有適。下隰種粳稌,東原蒔棗栗。江南有蜀士,桑果已許乞。好竹不難栽,但恐鞭橫逸。仍須卜佳處,規以安我室。家僮燒枯草,走報暗井出。一飽未敢期,瓢飲已可必。
卻憶彌天秀,那知異地逢??统钶p九辨,勝賞挾千峰。徙倚林中屐,淹留靜夜鐘。何年投白社,一接虎溪蹤。
鍋無粒粟灶無薪,只有松楸可濟貧。半賣半燒俱伐盡,可憐流毒到亡人。
玉帳結流蘇,金鞭照春色。二八艷名姝,尊前乍相識。
朱生詠史詩,意若有所諷。子意吾深了,不憚獨為眾。舜文東西夷,中國行一統。興亡何足道,委質意自重。賊民亂無極,相斫絕可痛。徒為梟雄資,圖霸力徐縱。惜哉無斧柯,雖老猶堪用。君豈真楚狂,長歌亦嘆鳳。
扁舟下滄溟,日暮浮云散。青山袞袞隨,十里行不斷。古廛集人煙,艤纜臨絕岸。誰知兄弟情,邂逅忽相見。篙師輕波瀾,呼嘯驚夜半。貪程慮涉險,欲往還自算。推篷視天宇,白露下凌亂。眾星亦已沒,落月破微暗。念此局促身,倏然重三嘆。
一念惟馀睡作魔,鷗閒不與世同波。邇來定力空諸妄,如以摩尼照濁河。
日烘煙柳軟于絲,桃李成塵綠滿枝。芳草有情隨處好,落花無賴信風吹。關心傷感知何處,過眼芳菲能幾時。一病春來妨痛飲,遣愁惟有強裁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