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其一二三
進無前,退無后。
毫發參差,便成窠臼。
八月二十五,洞山離查渡。
進無前,退無后。
毫發參差,便成窠臼。
八月二十五,洞山離查渡。
前進沒有前方的界限,后退也沒有后方的界限。只要有絲毫的偏差,就會陷入舊有的模式。八月二十五這天,洞山離開了查渡。
進無前,退無后:形容一種超越常規進退概念的境界。
毫發參差:指極細微的差別。
窠臼:原指鳥獸的窩,這里比喻舊有的格式、套路。
洞山:禪宗曹洞宗開山祖師洞山良價禪師。
查渡:地名。
偈頌常用于禪宗表達禪理、開示學人。此偈可能是作者就洞山良價禪師的某次經歷,借此闡發禪宗修行要超越常規、精準無差的道理,具體創作時間和更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
這首偈頌主旨是勸誡修行要超越常規、追求精準,不落俗套。其以簡潔語言闡述深刻禪理,在禪宗偈頌文學中有一定代表性,體現了禪宗直指人心、簡潔明快的風格。
水車幽巷寂無嘩,廿載重來此卜家。
二寸魚游三尺水,獨身樹長并頭花。
心清頓覺炎威減,地僻還令睡思加。
倚坐蒲桃青蔭底,夢為蝴蝶到《南華》。
生平未睹此中天,
好向居人叩末顛。
遍地檳榔傳幾代,
從頭乞為話便便。
佐幕此三年,邦人盡說賢。
吏寒清夜月,民暖小春天。
祖帳旗交綵,歸裝石壓船。
甘棠在何許,積粟市橋邊。
惆悵青衫誤,蹉跎皓首歸。年荒雞犬瘦,世亂虎狼肥。孤鶩驚秋色,殘蟬咽夕輝。忍看小兒女,飲泣臥牛衣。
佳節重陽至,開窗滿目愁。劇憐桑梓景,渾似塞垣秋。鶴友髡丹頂,鴻妻悵白頭。久涵叢菊淚,新向故園流。
飏言肇虞廷,斷竹傳古調。
詠詩本言志,風雅原忠孝。
靈均繼三百,以神不以貌。
柴桑元氣流,高節羅眾妙。
大化敷文章,真機泄窔奧。
流鶯語清晨,園林春色到。
月過生花光,風來響泉竅。
俯拾惟自然,天籟誰能效。
平日邀相見,
過門又不逢。
貪隨看花伴,
應笑我龍鐘。
我已人間無所用,鬢飄霜雪眼生花。東坡兄弟來雖晚,折箭堪除蝕月蛙。
東坡海上無消息,想見驚帆出浪花。三十年來世三變,幾人能不變鶉蛙。
玉座天開旋北斗,清班鳥散落馀花。有人難立百官上,不為廟中羔兔蛙。
栽竹養松人去盡,空聞道士種桃花。昨來一夜驚風雨,滿地殘紅噪暮蛙。
昔日不生,
今日不滅。
出入飛鳶嶺,
未曾有出入。
洞山不曾到,
投子不相識。
若道嗣德山,
未免自屈抑。
象骨巍巍摩碧空,
寒泉皎皎浸明月。
閑談消永夜
海底出冰輪
室暗鐙花大
窗明樹影真
擁爐貪暖氣
多病減精神
無酒娛詩室
深慚作主人
嫣紅姹紫滿山春
采藥尋香欲贈人
曲徑危橋都歷遍
出來依舊一吟身
繡幄籠寒穿小徑,簾外微風定。勸酒碧笙嬌,玉漏將殘,如夢如春令。
青衫江上憑誰贈,艷曲連宵聽。久已割柔腸,翠影侵人,添卻當年病。
獵叟藤編戶,
徭人草結庵。
前湖十里,芙蓉到門,皦皦明如練。波光云映,蘆埼鷺下,宛然一片。湘葩含鉛,青房濾粉,素珠成串。便采蓮紅女,絳裙千褶,遮葉住,有誰見。
只為社中人散。倚遙空、削成難辨。赤欄橋子,無端愁把,碧天遮斷。月下飛香,霜前落葉,容華將變。但秋衣未制,剪來朵朵,不須染茜。
郁水迢迢秋自好,
那堪愴別憶同游。
識韓自愧非無日,
借寇寧知不暫留。
潦倒尊前難判袂,
踟躕江上欲停舟。
重來更為東人計,
早入明光一借籌。
至友經年別,相逢各鬢斑。新詩題筆底,微命系刀環。形跡常睽隔,精神共往還。何當增羽翼,飛集碧蘿山。
年來嬰足疾,僵臥在危巢。白發生明鏡,青衫負寶刀。風霜摧杞柳,杯斝乏葡萄。大地將沉覆,何人斷六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