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詩 其三
早欲巢衡霍,匪為欣其名。
上有金簡峰,猶存神禹文。
又欲歷泰山,不辭路險艱。
日觀凌蒼蒼,可以撫朝暾。
朝暾旋赫赫,洗耀出咸池。
流光蕩八表,穹谷無不輝。
綿歷億萬祀,玄云無蔽虧。
人欲天不違,胡為長盱睢。
早欲巢衡霍,匪為欣其名。
上有金簡峰,猶存神禹文。
又欲歷泰山,不辭路險艱。
日觀凌蒼蒼,可以撫朝暾。
朝暾旋赫赫,洗耀出咸池。
流光蕩八表,穹谷無不輝。
綿歷億萬祀,玄云無蔽虧。
人欲天不違,胡為長盱睢。
早就想在衡山、霍山筑巢居住,并非是因為喜愛它們的名聲。山上有金簡峰,還留存著大禹的文字。又想游歷泰山,不怕路途艱險。在日觀峰上可直入云霄,能撫摸清晨的朝陽。朝陽很快變得明亮耀眼,從咸池升起閃耀光芒。光芒流轉照耀八方,深谷都被照亮。歷經億萬年,烏云都無法遮蔽它。人若有愿望上天不會違背,為何還要長久地嘆息呢。
巢衡霍:在衡山、霍山筑巢居住。
匪:非。
金簡峰:衡山七十二峰之一。
神禹文:傳說大禹治水時留下的文字。
日觀:泰山日觀峰。
凌蒼蒼:直入云霄。
撫朝暾:撫摸朝陽。
赫赫:明亮耀眼。
咸池:神話中日出之處。
八表:八方之外,指天下。
穹谷:深谷。
綿歷:歷經。
玄云:烏云。
蔽虧:遮蔽。
盱睢:嘆息。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看出詩人對自然山水的熱愛和追求。可能是詩人在生活中對現實有所不滿,從而向往自然的寧靜與美好,借游歷名山來寄托自己的情感和理想。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自然山水的向往和對實現愿望的樂觀態度。其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宏大,體現了詩人獨特的審美情趣。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經典名作,但也展現了詩人的個性和創作風格。
嶺上松杉接碧空,紛紛木葉下丹楓。越王經略烽塵外,丞相祠堂霄漢中。日落棲烏分古樹,天高飛旆溯流風。憑輿幾度頻來往,猶憶含香侍紫宮。
丞相巍祠聳嶺丫,老成風度迥無加。立朝忠著千秋鑒,制虜幾先一草麻。羯鼓祇聞胡部樂,馬嵬方奠曲江沙。萬年唐社悲歸燕,獨有公碑長歲華。
烽火驚心,忽傳遍、大江南北。嘆上將、身經百戰,煙塵未熄。按劍頻揮憂國淚,仗韜痛咯椎心血。問江東,半壁更誰扶,空悲咽。
鄉關路,愁云積。軍帥府,朋簪集。正鶯喉競巧,狼氛已逼。大樹任從京口折,扁舟竟向吳門逸。痛孤城,一角囷重圍,何堪說。
寒泉委榛莽,斜徑逶云麓。
駝嶺盛梅花,觱沸宛在目。
我來亟無掌,芳冽不盈掬。
殘碣三字篆,作者傳獨漉。
幽姿蕩林影,顥氣透巖瀑。
稍憩挹馀潤,坐久滌塵俗。
廢寺一牛鳴,荒井苔花斸。
不留片瓦覆,單聞松風護。
成毀會有時,風雅倘相續。
世無吳蔭之,飲水從滿腹。
盡道次公當入相,
江湖那肯久遲徊。
西湖春物空凝意,
猶望方舟賞勝來。
萬慮消磨獨此真,散為寒翠壓游塵。
鸞凰有道天誰管,鴻鵠無心奕自春。
帝圣敢言圖象夢,臣愚端稱采薇人。
中腸更待從頭說,怕愴清風白露神。
圜丘重大報,明祀凜肅將。仲冬日南至,玉琯占微陽。
昊天有成命,秉禮在我皇。秩宗潔圭璧,將作營壇場。
屏翳先掃涂,飛廉行服箱。鹵簿馳道直,容衛儼成行。
六鑾鏘以鳴,八駿騰以驤。燔柴于焉舉,升中格穹蒼。
一時遍群望,侑饗圣祖旁。告成法駕還,百辟虔趨蹌。
辮發與雕題,來享皆來王。上雍陋制作,拜畤羞儀章。
稽典二雅正,賜酺萬民康。官家幸不勞,嵩呼壽無疆。
我遷海康,實編于民。
少而躬耕,老復其真。
乘流得坎,不問所因。
愿以所知,施及斯人。
殘山剩水送春過,
獨倚危欄喚奈何。
認取舊時腸斷處,
斜陽煙柳已無多。
雁聲催向玉門關,
一曲琵琶馬上閒。
回首漢宮三十六,
獨留明月照朱顏。
卵石周圍砌作壇,更須面面作欄桿。瓜期未用相催迫,準擬來年看牡丹。
向陽姚魏動芳馨,傍砌尤宜架小亭。圍坐俯窺群品秀,入檐平視遠山青。
虛堂午熱睡不得,聽客高吟公甫詩。
詩當好處卻恐睡,正是隔簾風動時。
人言心靜不愁熱,涼風不來涼意來。
從今夜夜有月色,更愛草堂南向開。
朱明耀炎威,局蹐誠難度。
臨水敞華軒,披襟坐晴曙。
萬象澄氛埃,方塘夜初雨。
蓮凈生晝涼,輕風散高樹。
芳氣襲人衣,閒情緩舟趣。
延樂玩魚禽,天機偶然遇。
長天滑如紙,皓月寒如水。
今人成古人,人生復能幾。
顧此清涼夜,此情不自已。
聊以寫懷抱,黯黯泣神鬼。
所泣復何言,已矣復已矣。
旅況知何似,征途憶遠行。
河流千里曲,風飽一帆輕。
落落曾吾素,勞勞感客程。
天涯懷舊侶,今夜月同明。
扶掖登皇極,沖齡善病身。狐雄殊跋扈,雞牝欲司晨。
盜寶詞旁及,投繯事豈真。震驚凡幾日,哀痛甫經旬。
私憾徐良彥,昌言賈繼春。上方隨請劍,當道竟埋輪。
實草應山疏,寧逢丞相嗔。見危防二法,興利驗三因。
督學人倫鑒,調元物議均。廢莊封不啟,假印獲初巡。
緹騎猶加禮,誣贓不貸貧。諸生金薈萃,群從系逡巡。
羹餉黃泉淚,鸰原夜雨神。飄零小弱弟,南渡作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