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候駕南郊
圜丘重大報,明祀凜肅將。仲冬日南至,玉琯占微陽。
昊天有成命,秉禮在我皇。秩宗潔圭璧,將作營壇場。
屏翳先掃涂,飛廉行服箱。鹵簿馳道直,容衛儼成行。
六鑾鏘以鳴,八駿騰以驤。燔柴于焉舉,升中格穹蒼。
一時遍群望,侑饗圣祖旁。告成法駕還,百辟虔趨蹌。
辮發與雕題,來享皆來王。上雍陋制作,拜畤羞儀章。
稽典二雅正,賜酺萬民康。官家幸不勞,嵩呼壽無疆。
圜丘重大報,明祀凜肅將。仲冬日南至,玉琯占微陽。
昊天有成命,秉禮在我皇。秩宗潔圭璧,將作營壇場。
屏翳先掃涂,飛廉行服箱。鹵簿馳道直,容衛儼成行。
六鑾鏘以鳴,八駿騰以驤。燔柴于焉舉,升中格穹蒼。
一時遍群望,侑饗圣祖旁。告成法駕還,百辟虔趨蹌。
辮發與雕題,來享皆來王。上雍陋制作,拜畤羞儀章。
稽典二雅正,賜酺萬民康。官家幸不勞,嵩呼壽無疆。
圜丘用于重大祭祀,莊嚴的祭祀儀式謹慎舉行。仲冬時太陽到了最南端,玉琯測到陽氣萌動。上天有既定的旨意,遵循禮儀的是我皇。禮官清潔圭璧,工匠營造壇場。雨師先清掃道路,風神駕車隨行。儀仗隊在馳道整齊排列,侍衛莊嚴成行。六只鑾鈴鏘鏘作響,八匹駿馬奔騰馳騁。于是點燃燔柴,祭天告成以通上蒼。同時祭祀各方神靈,在圣祖旁配享。祭告成功后皇帝車駕返回,百官虔誠地小步快走。少數民族也來參加祭祀,都來朝見天子。漢武帝的上雍祭祀儀式粗陋,漢文帝的拜畤禮儀也有欠缺。遵循《二雅》的正統典章,皇帝賜臣民聚飲使萬民安康?;实坌铱喽晦o辛勞,眾人高呼萬歲祝其長壽無疆。
圜丘:古代祭天的圓形高壇。
大報:重大的祭祀報答上天。
明祀:莊嚴的祭祀。凜肅將:謹慎地舉行。
仲冬:冬季的第二個月,即農歷十一月。日南至:冬至。
玉琯:玉制的律管,古人用它測節氣。微陽:冬至后陽氣開始萌動。
昊天有成命:出自《詩經·周頌》,指上天有既定的旨意。
秉禮:遵循禮儀。
秩宗:古代掌管宗廟祭祀的官。圭璧:古代祭祀用的玉器。
將作:將作監,掌管宮室修建等事務的官署。
屏翳:雨師。掃涂:清掃道路。
飛廉:風神。服箱:駕車。
鹵簿:帝王出行時的儀仗隊。馳道:皇帝專用的道路。
容衛:侍衛。
六鑾:天子車上的六個鑾鈴。
八駿:傳說中周穆王的八匹駿馬,這里泛指皇帝的御馬。驤:馬昂首奔跑。
燔柴:古代祭天的儀式,燒柴升煙以祭天。
升中:祭天告成。格穹蒼:通于上天。
群望:各方神靈。
侑饗:配享。
法駕:皇帝的車駕。
百辟:百官。趨蹌:小步快走,表示恭敬。
辮發與雕題:指少數民族。辮發,編發;雕題,在額頭上刺花紋。
上雍:漢武帝在雍地舉行的祭祀。
拜畤:漢文帝在雍地的拜祭儀式。
稽典:遵循典章。二雅:《詩經》中的《大雅》《小雅》。
賜酺:皇帝賜臣民聚飲。
官家:指皇帝。
嵩呼:高呼萬歲。
古代冬至祭天是重要的皇家祭祀活動,體現對上天的敬畏和感恩,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此詩創作于皇帝冬至到南郊祭天之時,描繪祭祀的宏大場面,展現國家的繁榮和皇帝的威嚴。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皇帝冬至祭天的活動,突出祭祀的隆重莊嚴。其特點是場面描寫宏大,語言典雅。在文學史上,它是反映古代皇家祭祀文化的典型作品,具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化價值。
語澀心艱總費猜,溫柔敦厚云乎哉。卅年一覺南冠夢,忽被人呼薛寶釵。壇上無端風馬牛,硬將嬉笑作溫柔。雜文戰法聊齋筆,詞客何嘗忌打油。真情涌出付吟箋,亂涌秋云亂涌泉。詩有教乎心有鎖,難為詩圣與詩仙。深宮妾婦擅柔辭,“怨”向“花”叢覓小詩。還有岳王休說怒,低吟“怨發沖冠”詞。怨、怒嚴分修煉難,果能修到定非凡。諸君要作詩人夢,先進溫柔學習班。千夫莫指四人幫,何必橫眉對老娘。亂世之音也休怒?詩人無計不彷徨?!坝垦稍妵娡翂Α?,敢登廊廟翰林堂?方家大念溫柔咒,不解刑天夢一場。溫柔早售帝王家,我自打油我自“哈”。一卷異端兼叛道,六經責我且由它。
東道初平敵,南風已扇人。宦同雞肋味,夢醒馬蹄塵。飛挽紆籌策,流亡待撫循。愿寬三尺法,散作萬家春。
銀漢澄澄夜易徂,華筵杯斝轉相紆。不知朱履門前客,取醉饒君入幕無。
二十婦道無欠虧,兒未三月身孤嫠。共姜有誓天與圮,令女此心山不移。能扶綱常勵風俗,可使旌表光門楣。后來史筆重節義,佳傳必資徵是詩。
晨凌蒼靄上,暮并山禽棲。一步一超忽,曠然睇清溪。茍非天所設,誰為積崇基。煙云入始階,泉石破舊迷。士樵不同術,桃李非異蹊。茅茨來春風,亦有黃鸝啼。所以鉛槧徒,守道貴不移。墻蒿抗巖柯,青條陵碧荑。太虛亦何心,氣運無安排。君看方寸內,自有上天梯。
尋春反向僧房臥,無乃行藏與時左。起來刮目覽新詩,花壓欄干夢初破。黃葉丹楓屬興深,吁然莫測疑楚些。惠休島可沒已久,二百年來無此作。世間何處著斯人,秀句天教出寒餓。我氣未衰詞頗弱,欲借鼓旗聊一佐。終朝巖下不逢人,苔色應嗔馬蹄涴。
觱沸檻泉,寒流清泚。地不愛寶,其旨如醴。上善至柔,靈休所啟。利澤無疆,允資岱禮。
天柱峰尖半點云,散為岳麓橘洲春。盡供詩客揮毫里,怪底春空態度新。入夜云來宿兩窗,明朝云去照三湘。也知遠岫無心出,解后為霖亦不妨。
梅竹交青映柏枝,飛來雙鵲立多時。主人翁好無彈射,有喜令渠日日知。
客館燒梨夜未央,欲追班馬愧三長。是非敢對皇天語,優劣都將尺寸量。草露宿蛩鳴短砌,柳風吹月上東墻。白頭老笑書生筆,每為寧昌記錄忙。
昨捧除書下建章,尊前萬里別情長。龍城山水皆皇土,象郡煙霞近楚疆。獄院晝間巢野雀,畫堂人靜對斜陽。也知圣主掄才日,不似宗元滯一鄉。
彭生作賦茶三片,毛氏傳詩酒半升。
當年夏禹浚清江,風雨千秋憶圣王。倦客天涯憐水道,哀猿絕壑惜天光。如今大壩橫江鎖,指點長峽勝跡傷??v使武侯還祀廟,滄桑難料事微茫。
上巳今朝是,清霜昨夜飛。色侵千戶曉,寒損百花肥。虛布青皇令,翻成白帝威。早行前路客,引領望朝暉。
雁回應蛩吟,蕭蕭落葉暮。誰知天籟鳴,盡是秋聲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