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陵西望泰陵二首 其一
新宮猶藹藹,白露已蒼蒼。
詎識神靈遠,徒悲劍舄藏。
陰風振大漠,落日照漁陽。
稽首攀松柏,云天灑淚長。
新宮猶藹藹,白露已蒼蒼。
詎識神靈遠,徒悲劍舄藏。
陰風振大漠,落日照漁陽。
稽首攀松柏,云天灑淚長。
新建成的宮殿依舊氣象繁盛,白露已經濃重一片蒼茫。哪能知曉神靈已經遠去,只能徒然悲嘆寶劍和鞋子被藏。陰冷的風在大漠上呼嘯,落日的余暉灑落在漁陽。我恭敬地叩拜攀著松柏,對著云天長久地灑下淚水。
藹藹:形容宮殿氣象繁盛的樣子。
蒼蒼:形容白露濃重。
詎識:哪能知曉。
劍舄(xì):劍和鞋子,這里象征帝王。
漁陽:古地名。
稽首:古時的一種跪拜禮,叩頭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的。
長陵是明成祖朱棣的陵墓,泰陵是明孝宗朱祐樘的陵墓。此詩可能創作于帝王去世后,詩人前往陵墓祭祀憑吊之時。當時可能社會處于一定的政治環境中,詩人面對帝王陵墓,感慨人生無常和歷史的滄桑。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逝去帝王的哀悼。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營造出悲愴的氛圍。在文學史上雖不一定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對帝王的情感態度和詩歌創作風格。
竹使羞殷薦,松龕拜夏祠。
為魚歌德后,舞羽降神時。
文衛瞻如在,精靈信有期。
夕陽陪醉止,塘上鳥咸遲。
疏懶吾成性,才華爾自強。
早稱眉最白,何事綬仍黃。
時暑嗟于邁,家貧念聚糧。
只應宵夢里,詩興屬池塘。
支公好閑寂,庭宇愛林篁。
幽曠無煩暑,恬和不可量。
蕙風清水殿,荷氣雜天香。
明月談空坐,怡然道術忘。
東土苗人尚有殘,
皇皇亞相出朝端。
手持國憲群僚畏,
誤著青袍將十載,
忍令漁浦卻垂竿。
嘉客會初筵,宜時魄再圓。
眾皆含笑戲,誰不點頤憐。
繡被花堪摘,羅繃色欲妍。
將雛有舊曲,還入武城弦。
辟疆年正少,公子貴初還。
早列月卿位,新參柱史班。
千夫馳驛道,駟馬入家山。
深巷烏衣盛,高門畫戟閑。
逶迤天樂下,照耀剡溪間。
自賤游章句,空為衰草顏。
孤云獨鶴共悠悠,
萬卷經書一葉舟,
楚地巢城民舍少,
年少不應辭苦節,
諸生若遇亦封侯。
初第華嚴會,王家少長行。
到宮龍節駐,禮塔雁行成。
蓮界千峰靜,梅天一雨清。
禪庭未可戀,圣主寄蒼生。
丹陽郭里送行舟,
一別心知兩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
寒鴉飛盡水悠悠。
天師百歲少如童,不到山中更不逢。
洗藥每臨新瀑水,此去人寰知近遠,回看路隔一重重。
卑情不敢論,拜首入轅門。
列郡諸侯長,登朝八座尊。
凝笳臨水發,行旆向風翻。
幾許遺黎泣,同懷父母恩。
故關衰草遍,離別正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歸暮雪時。
少孤為客早,多難識君遲。
掩泣空相向,風塵何所期。
一夕雨沉沉,哀猿萬木陰。
天龍來護法,長老密看心。
魚梵空山靜,紗燈古殿深。
無生久已學,白發浪相侵。
長老歸緣起,桃花憶舊巖。
清晨云抱石,深夜月籠杉。
道具門人捧,齋糧谷鳥銜。
余生愿依止,文字欲三緘。
年來白發欲星星,誤卻生涯是一經。
魏闕望中何日見,
今日更須詢哲匠,不應休去老巖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