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賦隱士得魏仲先贈金陵顧徵士
何處蓬山宅,汾陰傍漢宮。
冥棲紫芝客,長嘯綠云中。
忽佇甘泉駕,遙尋河上公。
玄風那可掇,大道本難窮。
夫子金陵隱,心將靜者同。
瓊枝無以獻,歌此寄喬嵩。
何處蓬山宅,汾陰傍漢宮。
冥棲紫芝客,長嘯綠云中。
忽佇甘泉駕,遙尋河上公。
玄風那可掇,大道本難窮。
夫子金陵隱,心將靜者同。
瓊枝無以獻,歌此寄喬嵩。
蓬山般的居所究竟在何處?就在汾陰靠近漢宮的地方。有位隱居的采紫芝之人,在綠云般的山林中長嘯。忽然停下腳步期待著帝王的車駕,又像去遠方尋訪河上公一樣追尋大道。那玄妙的風氣難以拾取,大道本就無窮無盡。先生您在金陵隱居,心境與那些淡泊寧靜之人相同。我沒有瓊枝可以相贈,就作此詩寄給像喬嵩一樣高潔的您。
蓬山:傳說中的仙山,這里指隱士居住的地方。
汾陰:古地名。
冥棲:隱居。紫芝客:指隱居的高士,紫芝是一種菌類,古代常被視為仙草,采紫芝是隱士的一種生活方式。
綠云:形容山林茂盛。
甘泉駕:甘泉是漢代宮殿名,這里指帝王的車駕。
河上公:古代的隱者,傳說曾為漢文帝講解《道德經(jīng)》。
玄風:玄妙的風氣,指道家的風尚。掇:拾取。
瓊枝:傳說中的仙樹,這里指珍貴的禮物。
喬嵩:喬山和嵩山,常用來比喻高潔的人。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定的隱逸風氣,文人之間常以詩歌相互唱和,表達對隱逸生活的向往和對隱士的贊美。詩人在這樣的氛圍中創(chuàng)作此詩,贈予金陵顧徵士,以表達對他的敬仰。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金陵顧徵士的隱逸生活和高潔品格。其突出特點是運用豐富意象和典故,營造出清幽神秘的意境。在文學史上,它反映了當時文人對隱逸文化的推崇,具有一定的文化價值。
已共紅塵跡漸疏,
畫檐愁見燕歸初。
無端有寄閑消息,
腸斷蕭娘一紙書。
夢筆橋邊聽午鐘,
無窮煙水似吳松。
前年送客曾來此,
惟有山僧認得儂。
昔為衡岳臥,今向蜀門游。
何得楚云雨,西之劍水頭。
霸圖悲躍馬,天險笑通牛。
無路從君去,翻然思壯猷。
見說長白外,云山東去深。
一方雖隔海,五字有同心。
江浦晚收稻,石田秋種參。
未諳風土記,空讀《竹枝吟》。
又向靈臺飲福杯。
北窗高臥靜愔愔,三伏曾無暑氣侵。燈火新涼夜新永,一窗明月澹花陰。
排闥青浮一角山,山靈探首瞰予閒。不知鎮(zhèn)日緣何事,門對清流只是關(guān)。
秦趙會澠池,相如稱勇智。秦人詐不行,趙亦嚴兵備。
瑟缶互相擊,計實同兒戲。何不講戰(zhàn)守,乃以人國試。
沛公赴鴻門,累卵危不啻。項莊劍已拔,亞父玦屢示。
如廁間道歸,偶值猛虎睡。輕兵躡其后,釜魚那能避。
不見楚懷王,留秦死秦地。
祖德留遺易水濱,
諸孫繩武愧無因。
羊曇舊是西州客,
會到名園作主人。
撒手到家人不識,
明朝更不分南北。
逢場作戲弄孔魂,
反指牛兒是彌勒。
疏雨過高城,流云止雙闕。陰晴千里外,何處看明月。
風雨入夏涼,林花開復謝。深杯不共持,奈此消閒夜。
鹵莽風塵者,相逢總問津。如何臨別酒,重憶遠游人。
羈懷隨處遣,佳興入春幽。
柳院鶯聲滑,江城樹色浮。
暮雨和云暗,春嵐得日收。
閭閻知富庶,但恐苦徵求。
朝來風日,陡覺春衫便。翠柳艷明眉,戲秋千、誰家倩盼。煙勻露洗,草色媚橫塘,平沙軟。雕輪轉(zhuǎn)。行樂聞弦管。
追思年少,走馬尋芳伴。一醉幾纏頭,過揚州、珠簾盡卷。而今老矣,花似霧中看,歡喜淺。天涯遠。信馬歸來晚。
貞觀二年詔,謀反豈獨為。
何患事不發(fā),告密亦有宜。
自今奴告主,勿受仍斬之。
君臣逃兩然,可以此理推。
笑殺不義侯,受封建武時。
年光空感疾如流,
同向春風各自愁。
有境牽懷人不會,
落花深處指青樓。
剖決時通夕,將迎或望塵。
官為賢令尹,位下郡專人。
尚欲平州欠,何曾嘆縣貧。
能容老夫否,負耒去為民。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