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四時歌 夏歌二十首 其十四
青荷蓋淥水,
芙蓉葩紅鮮。
郎見欲采我,
我心欲懷蓮。
青荷蓋淥水,
芙蓉葩紅鮮。
郎見欲采我,
我心欲懷蓮。
綠色的荷葉覆蓋著清澈的綠水,荷花的花朵紅艷鮮艷。情郎看見想要采摘我,我的心里卻想著留下蓮子。
蓋:覆蓋。
淥水:清澈的水。
芙蓉:荷花。
葩:花。
懷蓮:諧音“懷憐”,有懷有愛情之意。
《子夜四時歌》是南朝樂府民歌,多寫愛情。此詩創作于南朝時期,當時社會相對穩定,民歌盛行,人們善于用詩歌表達愛情。詩中以女子視角,展現了少女在愛情面前的微妙心理。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少女的愛情心理。其突出特點是運用諧音雙關,使情感表達委婉含蓄。在文學史上,它是南朝樂府民歌的典型代表,體現了當時民歌的風格和特色。
中秋不必拘三五
惟望時方月正圓
已薦社壝通肸蚃
始開賓席對嬋娟
清光自喜今宵滿
俗會從輸一日先
樂事幾為風雨破
直須歡飲倍常年
墳北清泉味至甘
寺僧渟蓄已成潭
躍魚靈感思追孝
酌水高懷不戒貪
萬草日滋珠競出
一天晴落鑒方函
暫延嘉客求新句
欲創幽亭即就龕
楚館夜衾涼,
離人念故鄉。
遠吟只覺苦,
歸夢不成長。
壁有寒蛩怨,
鄰聞綠蟻香。
登高在何處,
明日宴山陽。
萬株松柏筆鋒攢,塋在西岡落處安。
念祖力完先隴易,祀墳三作守臣難。
農疇失稔煙徒禁,祭禮從風食尚寒。
已事勿嗟歸甚速,要勤營奉合休官。
楊柳生花不戀枝,
紛紛終日亦何依。
聚來庭下為毬輥,
散向空中作雪飛。
閑共落英浮遠水,
靜和幽蝶舞斜暉。
見君方惜春難住,
忍縱輕狂攪擾歸。
我昔所寶真雷琴,
弦絲軫玉徽黃金。
晝橫膝上夕抱寢,
平生與我為知音。
一朝如扇逢秋舍,
而今只有無弦者。
無情曲調無情聞,
浩浩之中都奏雅。
我默彈兮師寂聽,
清風之前明月下。
子期有耳何處聽,
自笑家風太瀟灑。
自顧愚無堪,老大何所用。
得郡江湖來,一意云泉縱。
驚此西南身,連夕東北夢。
乃知故人念,許與明月共。
荊書一紙賢,季諾千金重。
寄我瓊瑤篇,使得長諷誦。
寒松有唳鶴,高梧有鳴鳳。
何日謝知音,為鼓商弦弄。
蕭辰禪宇展疎筵,
才去登高二日前。
欲識先期成雅會,
要聞清論接英賢。
何須白發喧歌板,
自有黃花送酒船。
危閣半空同倚檻,
一般重九寂寥天。
翠柏枝繁鬰未伸,
我來刪理務躬親。
孤根得地雖經歲,
逸勢參天不在人。
先易工夫知取舍,
后凋顏色長精神。
環材自入他年用,
莫厭因時翦擇頻。
勉同風俗燕重陽,
可惜良辰值歲荒。
南畝流民方塞路,
東籬嘉菊漫浮觴。
雖無弦管追游樂,
賴有山川氣象強。
自笑當筵陶靖節,
幾時歸去傲羲皇。
仁皇求治始,
公出冠儒英。
仕路知卿相,
時名獨弟兄。
兩朝推重德,
當世服純誠。
身后傳家者,
群書但滿籝。
我愧非才敢贈言,
告新今幸接英躔。
炎威滿路千山去,
和氣流民百口傳。
就捧絲綸天子命,
到參帷幄主人賢。
前籌要使邊陲靜,
報德銘功愿兩全。
公昔魁多士,
予時托后塵。
交因荷心照,
義實過天倫。
進始欣連茹,
官終愧積薪。
牙弦茲遂絕,
不見賞音人。
椒掖遺芳在,
龜臺別信空。
舊恩緣服重,
新廟見慈同。
殘月無多夜,
余花一向風。
徽音從此斷,
忍顧洛川東。
學佛之徒眾,
難能是向文。
唯師獨奇尚,
于我故慇懃。
詩遇知音誦,
琴防俗子聞。
虛亭對明月,
長許到宵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