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拍滿路花 秋日同南耕衣白魯望弟偶憩城南放生池
崢泓寂歷甚,杳靄有無間。城南多古寺,得秋閑。
風廊石瀨,竹筱更檀欒。游鱗翻碧浪,雪鬣銀鬐,此中大可投竿。
仗西風、寄語南山,窈窕好煙鬟。如何偏不厭,老僧看。
南山覆我,君自喜塵寰。倘肯經過密,秀黛三升,日應給與君餐。
崢泓寂歷甚,杳靄有無間。城南多古寺,得秋閑。
風廊石瀨,竹筱更檀欒。游鱗翻碧浪,雪鬣銀鬐,此中大可投竿。
仗西風、寄語南山,窈窕好煙鬟。如何偏不厭,老僧看。
南山覆我,君自喜塵寰。倘肯經過密,秀黛三升,日應給與君餐。
水面波光粼粼又寂靜無聲,霧氣繚繞似有似無。城南有許多古老的寺廟,在這秋日里顯得格外閑適。風吹過走廊,石上水流潺潺,翠竹優美動人。游動的魚兒在碧浪中翻騰,白色的魚鰭和銀色的魚尾,這里很適合垂釣。憑借西風,向南山傳達心意,南山如窈窕美人般有著美麗的發髻。為何偏偏看不夠,連老僧也如此。南山庇護著我,你卻自得于塵世。倘若你肯常來,那秀麗的山色,每日都能當作美食供你享用。
崢泓:形容水流深廣、波浪洶涌的樣子。
寂歷:寂靜。
杳靄:云霧朦朧的樣子。
石瀨:石上的急流。
竹筱:細竹。
檀欒:秀美貌,多形容竹。
雪鬣銀鬐:指魚白色的鬣和銀色的鰭。
煙鬟:形容山巒秀麗,有如女子的發髻。
秀黛:指秀麗的山色。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詞中描繪的秋日城南放生池景色及情感來看,可能是詞人在秋日閑暇時,與友人偶然來到城南古寺附近,被眼前的自然美景所觸動,從而創作此詞,表達對寧靜生活的追求和對塵世的淡泊心境。
這首詞主旨是表達對自然美景的喜愛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景中含情,借景抒情,以優美的語言描繪出秋日城南的景色。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詞人細膩的情感和較高的藝術表現力。
奉乞桃栽一百根,
春前為送浣花村。
河陽縣里雖無數,
濯錦江邊未滿園。
浣花流水水西頭,主人為卜林塘幽。
已知出郭少塵事,
東行萬里堪乘興,須向山陰上小舟。
囀枝黃鳥近,泛渚白鷗輕。一徑野花落,孤村春水生。衰年催釀黍,細雨更移橙。漸喜交游絕,幽居不用名。
簷影微微落,津流脈脈斜。野船明細火,宿雁聚圓沙。云掩初弦月,香傳小樹花。鄰人有美酒,稚子夜能賒。
久客宜旋旆,興王未息戈。蜀星陰見少,江雨夜聞多。
百萬傳深入,寰區望匪它。司徒下燕趙,收取舊山河。
聞道并州鎮,尚書訓士齊。幾時通薊北,當日報關西。
戀闕丹心破,沾衣皓首啼。老魂招不得,歸路恐長迷。
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老去詩篇渾漫興,
焉得思如陶謝手,令渠述作與同游。
野橋齊度馬,秋望轉悠哉。
竹覆青城合,江從灌口來。
入村樵徑引,嘗果栗皺開。
落盡高天日,幽人未遣回。
力疾坐清曉,來時悲早春。
轉添愁伴客,更覺老隨人。
紅入桃花嫩,青歸柳葉新。
望鄉應未已,四海尚風塵。
蒼生未蘇息,胡馬半乾坤。
議在云臺上,誰扶黃屋尊。
建都分魏闕,下韶辟荊門。
恐失東人望,其如西極存。
時危當雪恥,計大豈輕論。
雖倚三階正,終愁萬國翻。
牽裾恨不死,漏網荷殊恩。
永負漢庭哭,遙憐湘水魂。
窮冬客江劍,隨事有田園。
風斷青蒲節,霜埋翠竹根。
衣冠空穰穰,關輔久昏昏。
愿枉長安日,光輝照北原。
有客騎驄馬,江邊問草堂。
遠尋留藥價,惜別到文場。
入幕旌旗動,歸軒錦繡香。
時應念衰疾,書疏及滄浪。
古寺僧牢落,空房客寓居。
故人供祿米,鄰舍與園蔬。
雙樹容聽法,三車肯載書。
草玄吾豈敢,賦或似相如。
萬里橋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滄浪。
風含翠筱娟娟靜,
欲填溝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暫往比鄰去,空聞二妙歸。
幽棲誠簡略,衰白已光輝。
野外貧家遠,村中好客稀。
論文或不愧,肯重款柴扉。
茂陵多病后,尚愛卓文君。
酒肆人間世,琴臺日暮云。
野花留寶靨,蔓草見羅裙。
歸鳳求皇意,寥寥不復聞。
分手開元末,連年絕尺書。
江山且相見,戎馬未安居。
劍外官人冷,關中驛騎疏。
輕舟下吳會,主簿意何如。
野老籬前江岸回,柴門不正逐江開。
漁人網集澄潭下,王師未報收東郡,城闕秋生畫角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