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老
野老籬前江岸回,柴門不正逐江開。
漁人網集澄潭下,王師未報收東郡,城闕秋生畫角哀。
野老籬前江岸回,柴門不正逐江開。
漁人網集澄潭下,王師未報收東郡,城闕秋生畫角哀。
我這個在鄉下居住的老人,在屋前回曲的江岸徘徊,柴門歪歪斜斜地朝著江水敞開。漁人在清澈的深潭下網捕魚。官軍還沒有傳來收復東郡的消息,秋天里城樓上號角聲多么悲哀。
野老:杜甫自稱。
回:回曲。
逐:隨,順著。
王師:指唐王朝的軍隊。
東郡:指洛陽。
城闕:指成都城。
畫角:軍中的號角。
此詩創作于唐代宗大歷元年(766年),杜甫寓居夔州(今重慶奉節),當時安史之亂雖已結束,但藩鎮割據局面嚴重,國家仍未完全安定,詩人處于這種動蕩的社會環境中,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前半描繪鄉村生活,后半反映國家戰事,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國家命運的關切。其特點是將個人生活與國家局勢相結合,以小見大。在文學史上體現了杜甫詩歌一貫的現實主義風格和憂國憂民情懷。
殘霞收拾了,倡家笛,吹出按牙檀,記晴放夕曛。楸枰含潤,水滑新浴,枕簟無塵。曚朧是暮鴉,烏帽影、香麝璧人魂。素手攜來,才過響屧,雙肩偎并,小立前軒。下階羅襪,刬衣如葉,最好淺淡無痕。說甚舞深衫重,歌罷聲吞。任枇杷別巷,秋千閒院,我儂廝守,得意忘言。翻笑隔河牛女,都欠溫存。
東府虛容衛,西園寄夢思。鳳懸吹曲夜,雞斷問安時。塵陌都人恨,霜郊赗馬悲。唯馀埋璧地,煙草近丹墀。
時暇陟林阜,聊訪塵外跡。禪巖瑩靈輝,于茲鑒空寂。看筍出深樾,聽泉憩危石。勝踐已云屢,誰能憚行役。
歲晚田園半已蕪,緇塵袞袞落征途。送窮不見昌黎富,乞巧翻成子厚愚。瓿下早知嘲尚白,缶邊何似醉呼烏。鳶肩枉作常何客,只合新豐伴酒徒。
夢游仙。分明曾過九重天。浩氣清英,素云縹渺貫無邊。森然。似朝元。金童玉女傳宣。當時萬圣齊會,大光明罩紫金蓮。群仙謠唱,諸天歡樂,盡皆得意忘言。流霞泛飲,蟠桃賜宴,次第留連。□□皆秉道德威權。神通自在,劫劫未能遷。沖虛妙,昊天網極,象帝之先。透重玄。命駕恍惚神游,擲火萬里回旋。四維上下,八表縱橫,鸞鶴不用揮鞭。□□應念隨時到,了無障礙,自有根源。看盡清都絳闕,邁瀛洲紫府筆難傳。瑤臺閬苑花前。瑞云掩映,百和香風散,四時不夜春長暖,處處覺閑。想因緣,是一點功圓。混太虛,浩劫永綿綿。任閻浮地,山摧洞府,海變桑田。
細雨梧桐外,蕭然草閣秋。病馀還藥石,夢里只松楸。世事看多丑,妻孥勸早休。不愁生計薄,萬卷是良疇。
響屧廊空王氣銷,五湖煙雨送歸橈。鴟夷出自吳宮里,卻載沉胥起怒潮。
碧落無聲散玉塵,片時盈尺擁籬根。掃歸銀甕渾同色,釀出璚漿不見痕。陶谷謾勞烹活火,杜康未許恃專門。豈知祥瑞成狂藥,偏稱吾家老瓦盆。
帝里論文夜,從來哲匠能。月邀金谷酒,人對玉壺冰。楚調誰相和,吳歌思不勝。多情有徐干,何計挽陳登。晝錦懷湘浦,春帆下竟陵。涼秋聽過雁,望斷白云層。
裊裊秋風動客懷,啾啾猿鶴苦相催。魯侯不遇關天意,臧氏焉能沮我才。萬里驅馳離舊國,十年奔走在塵埃。吳興山水何清遠,一棹扁舟歸去來。
去年苦寒猶身可,今年苦寒愁殺我。去年苦寒凍裂唇,猶有草茅堪蔽身。今年苦寒凍入髓,妻啼子哭空山里。空山日夜望官軍,燕頷虎頭聞不聞?
燕吳遙望隔天涯,魂去魂來只自知。夢里頓忘裘馬貴,相逢猶似布衣時。
酒入香腮笑未知,小妝初罷醉兒癡。一枝柳外墻頭見,勝卻千叢著雨時。
因悲鄉井異,寓目思紛紛。野店沒青草,山田種白云。雨聲連晦朔,日色變朝曛。道有瘡痍者,大安異所聞。
欲訪浮云起滅因,無緣卻見夢中身。安心好住王文度,此理何須更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