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昌父十首 其六
彫零四海幾人存,
一一皆為我所尊。
物色依然賦叢桂,
誰知潘鬢老兒孫。
彫零四海幾人存,
一一皆為我所尊。
物色依然賦叢桂,
誰知潘鬢老兒孫。
四海之內的人才凋零,還剩下幾個人在世呢,這些人個個都被我敬重。周圍的景色依舊如從前能讓人寫下《叢桂》這樣的辭賦,可誰知道我已如潘岳般兩鬢斑白,兒孫都長大了。
彫零:同“凋零”,指人才衰落。
物色:景色。
賦叢桂:《楚辭·招隱士》有“攀援桂枝兮聊淹留”“叢桂兮青青”等句,這里指像古人一樣觸景生情創作辭賦。
潘鬢:晉潘岳《秋興賦》序云:“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見二毛。”后因以“潘鬢”形容中年鬢發初白。
“昌父”指趙蕃,是辛棄疾好友。辛棄疾一生壯志難酬,在與友人唱和過程中,目睹當時人才的流失,結合自身年歲漸長的狀況,寫下此詩,表達內心感慨。
這首詩主旨在于感慨人才凋零和時光流逝。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辛棄疾代表作,但也體現了他詩歌豐富的情感內涵。
前夕視牲,質明奉俎。
沐芳整弁,其儀式序。
盛禮畢陳,嘉樂備舉。
歆我懿德,非馨稷黍。
履艮斯繩,居中體正。
龍運垂祉,昭符啟圣。
式事嚴禋,聿懷嘉慶。
惟帝永錫,時皇休命。
象天御宇,乘時布政。
嚴配申虔,宗禋展敬。
樽罍盈列,樹羽交映。
玉幣通誠,祚隆皇圣。
鳳曲登歌調令序,
龍雩集舞泛祥風。
彩旞云回昭睿德,
朱干電發表神功。
涼秋夜笛鳴,流風韻九成。
調高時慷慨,曲變或凄清。
征客懷離緒,鄰人思舊情。
幸以知音顧,千載有奇聲。
解襟游勝地,披云促宴筵。
清文振筆妙,高論寫言泉。
凍柳含風落,寒梅照日鮮。
驪歌雖欲奏,歸駕且留連。
吾王游勝地,驂駕歷祇園。
臨風畫角憤,耀日采旗翻。
永懷筌了義,寂念啟玄門。
深溪窮地脈,高嶂接云根。
信美諧心賞,幽邃且攀援。
曳裾欣扈從,方悟屏塵喧。
高門聊命賞,群英于此遇。
放曠山水情,留連文酒趣。
夕煙起林蘭,霜枝殞庭樹。
落景雖已傾,歸軒幸能駐。
鄉關渺天末,引領悵懷歸。
羈旅久淫滯,物色屢芳菲。
稍覺私意盡,行看蓬鬢衰。
如何千里外,佇立沾裳衣。
青溪阻千仞,姑射藐汾陽。
未若游茲境,探玄眾妙場。
鶴來疑羽客,云泛似霓裳。
寓目雖靈宇,游神乃帝鄉。
道存真理得,心灰俗累忘。
煙霞凝抗殿,松桂肅長廊。
早蟬清暮響,崇蘭散晚芳。
即此翔寥廓,非復控榆枋。
日日思歸勤理鬢,朝朝佇望懶調梭。
凌風寶扇遙臨月,
通宵道意終無盡,向曉離愁已復多。
金蘭篤惠好,尊酒暢生平。
既欣投轄賞,暫緩望鄉情。
愛景含霜晦,落照帶風輕。
于茲歡宴洽,寵辱詎相驚。
陋巷朱軒擁,衡門緹騎來。
俱裁七步詠,同傾三雅杯。
色動迎春柳,花發犯寒梅。
賓筵未半醉,驪歌不用催。
大君端扆暇,睿賞狎林泉。
開軒臨禁籞,藉野列芳筵。
參差歌管飏,容裔羽旗懸。
玉池流若醴,云閣聚非煙。
湛露晞堯日,熏風入舜弦。
大德侔玄造,微物荷陶甄。
謬陪瑤水宴,仍廁柏梁篇。
闞名徒上月,鄒辯詎談天。
既喜光華旦,還傷遲暮年。
猶冀升中日,簪裾奉肅然。
高樓一何綺,素月復流明。
重軒望不極,余暉攬詎盈。
鏡華當牖照,鉤影隔簾生。
逆愁異尊酒,對此難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