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宴群公于宅各賦一字得杯
陋巷朱軒擁,衡門緹騎來。
俱裁七步詠,同傾三雅杯。
色動迎春柳,花發犯寒梅。
賓筵未半醉,驪歌不用催。
陋巷朱軒擁,衡門緹騎來。
俱裁七步詠,同傾三雅杯。
色動迎春柳,花發犯寒梅。
賓筵未半醉,驪歌不用催。
簡陋的小巷里簇擁著華麗的車子,簡陋的家門迎來了顯貴的隨從。大家都像曹植一樣才思敏捷,能快速吟詩,一同舉杯暢飲美酒。宴會上的熱鬧讓迎春的柳樹有了生機,傲寒的梅花也似在開放。賓客們的宴席還未到半醉,離別的歌聲就不用催促著響起了。
朱軒:指顯貴者所乘的車子。
衡門:橫木為門,指簡陋的房屋。
緹騎:指貴官的隨從。
七步詠:指曹植七步成詩的典故,形容才思敏捷。
三雅杯:泛指酒器。
犯寒梅:冒著寒冷開放的梅花。
驪歌:告別的歌。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在家中宴請一群友人,大家以賦字吟詩為樂,在冬日里舉辦了一場熱鬧的聚會,詩人在這樣的情境下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冬日宴飲的歡樂場景,展現了詩人與賓客的才情和宴會上的融洽氛圍。其特點在于將宴飲之樂與冬日之景相結合,生動鮮活。在文學史上雖不算具有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宴集賦詩的風雅傳統。
晚覺身名誤,悠悠定孰親。卻回苕水棹,來看武林春。避地將安往,尋山莫厭頻。百錢挑竹杖,云外踏嶙峋。
繞長堤,正東風孕絮,縹緲綠初齊。逝水情懷,浮云世味,芳序回首凄迷。恨彈指,仙曇分短,剩此際和淚憶牽衣。落日孤村,伶俜三尺,碧草天涯。多少哀蟬心事,問青山無語,祗是鶯啼。喚客疏鐘,催程薄瞑,湖上燈火船歸。攬雙鬢星星碎影。甚輕魂不共紙灰飛。一夜空階細雨,還夢棠梨。
盆池香散一株紅,杯酒臨軒醉晚風。病起故人剛下馬,別來豪論欲吞虹。夜深明月當窗白,天闊流云墮地空。擬剪碧筒尋后約,吟壇高起玉河東。
虎攫龍跧數百秋,灘聲長繞半天流。老僧不與人間事,獨立門前一點頭。
楚畹春深候,幽蘭氣味新。宜將紉作佩,寄我玉堂人。
短笛逐秋風,孤舟釣月中。綠蓑煙浪遠,白發世情空。不讓嚴陵操,寧貪范蠡功。江山無限好,蘋白蓼花紅。
海色穿林曉夢圓,戰塵氛霧一時湔。青宮德進瑤編紀,紫禁恩隨玉漏傳。洛邑車書符永世,漢家日月覲中天。秋霜一寸丹心在,稽首洪禧萬億年。
怪石蟠厚地,神功謝琢飾。水深玉井凍,風多日車側。空聞《涉江》詠,尚見嘉樹惜。匪石有遺誡,我心不可易。
水如襟佩月如環,亭在幽幽翠竹間。一片歌云湖外起,黛螺痕淺認春山。
鑿井思所汲,耕田期有秋。人生豈無志?每為飲食謀。紛紛路傍兒,儻蕩思公侯。風云一轉折,事業不可籌。何如澗底泉?清清長自流。種禾莫存莠,種樹莫引蘿。引蘿苦其樹,存莠傷其禾。營營百年內,變滅成幾何?結交茍不擇,中道生怨窩。可信一寸水,能起萬丈波。
直窮幽勝幾人來,兩壁齊云繡若堆。丹堊橫空飛閣起,螭龍擎日梵宮回。僧棲石罅頭顱易,花散珠林眼界開。方外閑居為第一,掃煙時臥說經臺。
十年心事兩蹉跎,南北東西別恨多。今日樽前重把手,相看爭奈白頭何。
淮水東流古宿遷,荒郊千里絕人煙。征衣不脫夜無寐,舟在西風亂荻邊。
夕陽高柳數家,叢葦汀煙百里。蒼然幾處蕭疏,時見大江渺瀰。
勤勤香火,謹謹看經。專專供養他人。種種作福,惟恐失了人身。明明將來富貴,奈區區、販骨艱辛。終何濟,愿人人聽勸,別有良因。拂袖歸于物外,占道逍遙自在,燕處申申。相結云朋霞友,風月親親。斡運亙初一點,煉本來、真個真真。神光燦,做長生,久視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