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撫梅
絳里仙人白玉環。香滿人間。春滿人間。朱禽窗外影檀欒。身是巫山。夢是孤山。
一枝何日到江南。倚遍闌干。數遍闌干。笛聲吹過玉門關。只見春還。不見人還。
絳里仙人白玉環。香滿人間。春滿人間。朱禽窗外影檀欒。身是巫山。夢是孤山。
一枝何日到江南。倚遍闌干。數遍闌干。笛聲吹過玉門關。只見春還。不見人還。
紅梅似絳衣仙人佩戴著白玉環,香氣溢滿人間,春意鋪滿人間。紅色的禽鳥在窗外投下秀美的影子,我身在巫山,魂夢卻飛向孤山。這枝寒梅何時能到江南?我倚遍欄桿,又一遍遍地數著欄桿。笛聲從玉門關外飄來,只看見春天歸來,卻不見思念的人歸來。
絳里仙人:指紅梅,以仙人喻其高潔,絳紅為梅花常見顏色。
白玉環:形容梅花形態,或指梅枝如環佩般瑩潤。
朱禽:紅色的鳥,如紅嘴相思鳥等。
檀欒(tán luán):形容枝條秀美、搖曳的樣子。
孤山:杭州孤山,宋代林逋隱居處,以植梅著稱,此處代指梅的高潔之地。
玉門關:古代邊塞關隘,此處或指離人所在的遠方。
此詞或為春日懷人之作。作者借詠梅寄托情思,“孤山”暗合梅的高潔意象,“玉門關”或指離人遠在邊塞,通過春歸人未歸的對比,反映古代常見的離別主題,創作背景當與作者春日思念遠方親友的心境相關。
全詞以“梅”為線索,上片由梅及景,虛實交錯寫心之所向;下片由景及情,通過倚欄、聽笛等細節,直抒春歸人未歸的悵惘。語言淺近而情致深婉,是借物抒情的小令佳作。
昔在延恩殿,中霄降九皇。
六真分左右,黃霧遶軒廊。
廣內尊神御,仙兵護道場。
孝孫今繼志,咫尺對靈光。
(同前。)。
玉室煥東霞,紫輦浮絳宸。華臺何盼目,北宴飛天元。
清浄太無中,眇眇躡景遷。吟詠大洞章,唱此三九篇。
曲寢大漠內,神王方寸間,寂室思靈暉,何事苦山林。
須臾變衰翁,廻為孩中顏。
三千分世界,五億化諸天。
一一開凈域,方方有圣緣。
九光生院草,七寶滿池蓮。
行館排朱日,飛臺映紫泉。
燒香皆玉女,說法盡神仙。
梵引九嘯鳳,??飄五色煙。
稽首虛皇闕,歌詠太上前。
慎莫忽宿命,當須信福田。
露接朝陽生,海波翻水晶。
玉樓間寥廓,天地相照明。
此時下棲止,投跡依舊楹。
顧余復何忝,自(一作‘日’)侍群仙行。
報汝李知遙,成功果自招。
引君生凈土,將爾上金橋。
癡兒事未了,
山照已啣西。
數曲尋江路,
層空步石梯。
棲高得月早,
壁峭與天齊。
往矣初寮躅,
摩挲舊碣題。
授制宗元帝,含精耀紫微。
陰陽乘運極,幽顯閟靈機。
玉輿登馬漢,金鈴布斗飛。
四宿循周度,九土尊天威。
齋直道所務,妙品元始貴。故設祖劫橋,廣度諸民物。
爾曰設清齋,帳座羅五色。天仙游誕上,五帝列方職。
功曹傳符命,擁衛左右直。我升龍輿座。玉梯附機息。
神霄助授護,天魔不舉目。五神不移動,披宣太上域。
雨灑瑤階花盡開,
君王應是看花來。
靜憑雕欄渾忘倦,
忽聽笙簧殿外回。
大道留丹灶,清心慕煙霞。
陰陽成造化,水火結河車。
鉛汞須歸戊,爐開紫金花。
華池再修育,神水各為家。
志士得之須保惜,定我性命育神室。
下士聞之多暗笑,真人見說安魂魄。
焚香禮之萬事畢,皆感天地作仙質。
此草味教辛,
仙家喚金燈。
生服能治病,
一載自身輕。
伏砒砒能白,
結汞汞轉新。
不然濟人命,
兼取汞中庚。
陰陽造化不須傳,只用水銀是黑鉛。
不傷汞,不傷鉛,此物道中玄復玄。
世人識得真龍虎,成道只在片時間。(《不還丹照鑒》)
癸亥周,吳分坐無憂。中田最可托,低處不須求。歲后青龍伏,中平并可求。秋冬雖有旱,還是得全收。
世上人人緫愛藥,個個元來尋不著。也道用鉛不用鉛,及至用鉛還只錯。尋不著,莫生嗔,都為黃芽不得真。有信有行堪分付,財色不染是真人。潛拯濟,莫彰露,本覓長生卻短祚。慎勿將身游貴門,醫卜經求且閑處。未能隱,沒閑處,且去經求無病藥,長生樂道何憂慮。鉛為君,汞為臣,火為使者,赤血將軍,守陰守陽,制御伏藥,藥成先用點水銀。水銀被點堪服餌,鬼官不追人不死。世世喧喧若得之,閑處經求莫干貴。心口訣,手眼傳,制伏只在黃芽邊。心口不決,手眼不傳,耽荒酒色,與道無緣。
義心既重利心輕,
分異何乖手足情。
糗飯自飴虞舜樂,
采薇獨守伯夷清。
析居不忍從親令,
退遜甘當矯世名。
賢弟晨昏勤定省,
莫因流落念而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