釵頭鳳
珠簾靜。雙金定。可人斜向屏山憑。臉兒微赤眉兒翠。醉醉醉。
黎云醒。蘭脂剩。身慵但呼香茗。檀郎至。回頭避。侍兒報道燕釵墜。試試試。
珠簾靜。雙金定。可人斜向屏山憑。臉兒微赤眉兒翠。醉醉醉。
黎云醒。蘭脂剩。身慵但呼香茗。檀郎至。回頭避。侍兒報道燕釵墜。試試試。
珠簾靜靜垂落,雙金釵穩穩固定。可愛的人兒斜倚著屏風。臉蛋微微泛紅,眉色青翠。醉了醉了醉了。黎云(妝容)消散,蘭脂(脂粉)殘留。身體慵懶只喚著要香茶。情郎到來,她回頭避開。侍女報告說燕釵墜落。試啊試啊試啊。
雙金定:雙金釵固定,'定'指固定不動。
屏山:屏風,因曲折如山峰,故稱屏山。
黎云:此處指女子如烏云般的發髻或妝容。
蘭脂:蘭草香脂,古代女子使用的化妝品。
檀郎:對情郎的美稱,典出潘安(小名檀奴)。
燕釵:燕子形狀的發釵,為古代常見首飾。
此詞為宋代常見的閨怨題材小令,具體創作背景無明確記載,推測為詞人對女性閨閣生活的觀察或藝術想象,反映了宋代市井文化中對細膩情感的關注。
全詞通過對女子妝容、情態、動作的細節刻畫,生動展現了少女面對情郎時的嬌憨與羞澀,語言活潑自然,是宋代描寫閨閣生活的典型詞作,具有濃厚的生活情趣和藝術感染力。
中秋過了,重陽將近,正是一年佳處。
棖黃橘綠總尋常,看丹桂、馀香再吐。
胸中星斗,筆端風雨,定約蟾宮高步。
賜袍歸帶御爐薰,共歲歲、斑衣戲舞。
人日吟詩坐客船,白髭臨水一茫然。
西來山坼云中峽,北上江明雪后天。
幾處小簾春市酒,誰家新月夜鳴弦。
郊原頗記從軍地,草草東風又十年。
郊原雨過金英秀。風掃霜威寒入袖。感君一曲斷腸歌,勸我十分和淚酒。
古道塵清榆柳瘦。系馬郵亭人散后。今宵燈盡酒醒時,可惜朱顏成皓首。
飛觀橫空,眾山繞甸,江面相照。曲檻披風,虛檐掛月,據盡登臨要。
有時巾屨,訪公良夜,坐我半天林杪。攬浮丘、飄飄衣袂,相與似游蓬島。
主人勝度,文章英妙,合住北扉西沼。何事十年,風灑露沐,不厭江山好。
曲屏端有,吹簫人在,同倚暮云清曉。乘除了、人間寵辱,付之一笑。
寒冬一劍涉天涯,客路間關感物華。
隱隱浮云攢萬岫,漫漫淺水蕩孤艖。
計程不憚都畿遠,回首那堪嶺樹遮。
燕市雖然春色近,猶懷昔日詠梅花。
宣室臨西苑,靈臺對籍田。
宮鶯迷綠雨,廄馬飲清川。
柳引金堤直,松含玉殿圓。
先皇受釐處,寂寞鎖春煙。
云間沈才子,英英脫塵俗。
銜命來太平,長揖謙以牧。
勢利浮云輕,瞥爾不掛目。
清瑟聲正稀,驪珠光可掬。
乃知斯人妙,撓之終不濁。
所以氣味同,傾蓋宛如宿。
淡淡春風微,滔滔江水綠。
而我欲何為,浩歌倚修竹。
政治隆污自有因,
君心逸豫與艱辛。
開元天寶相提論,
疑是明皇兩截人。
風蕭蕭兮易水寒,
千秋英氣發沖冠。
忽然骨媚腰肢軟,
拜倒君王玉陛前。
柳光吹綠焰,溪雨作紅煙。
花氣蒸云熟,石紋帶乳鮮。
聞香知草性,隨例與茶錢。
淡冶應無比,幽奇亦可憐。
喚起胎仙細問伊,
幾時華表柱頭歸。
一編玄草都收拾,
種玉田東伴采薇。
萬事只若此,馀年可奈何。
歲兇災未已,身老病偏磨。
不飲還如醉,長吟豈當歌。
秋心驚白日,忽又斂庭柯。
將軍出鎮向西川,萬里從龍下日邊。
雪嶺云開瞻突兀,錦江風定泛漪漣。
世家舊說金臺事,樂府新傳寶劍篇。
旌節花明營柳細,徵還扈蹕侍甘泉。
一下蘭橈驀口鞭,
大洋海底火燒天。
父南子北家何許,
風滿長空月滿船。
人間何處問忙閒,
黑發天涯白發還。
認得玉臺巾樣好,
先生須愛玉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