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同袁小修王幼度諸君集鐘伯敬邸舍即事
苦寒長閉門,旭日動春意。
忽聞故人期,欣然先客至。
相知無新舊,解后關情事。
楚客談支離,吳儂亦憔悴。
百年一夕間,燈深酒難醉。
出門限東西,欲別有馀思。
且喜寒更長,前街月未墜。
苦寒長閉門,旭日動春意。
忽聞故人期,欣然先客至。
相知無新舊,解后關情事。
楚客談支離,吳儂亦憔悴。
百年一夕間,燈深酒難醉。
出門限東西,欲別有馀思。
且喜寒更長,前街月未墜。
嚴寒冬日長久閉門不出,初升的太陽帶來了一絲春意。忽然聽說老朋友的邀約,我滿心歡喜比客人先到。彼此相知不論新交舊識,偶然相遇總關情分舊事。楚地來客閑談瑣碎之事,吳地友人也顯憔悴神色。百年光陰不過一夕之間,燈影深照下酒難醉意。出門后各有東西方向,想要告別又余情難舍。所幸寒夜更顯漫長,前街的月亮還未墜落。
袁小修:即袁中道(1570-1623),明代文學家,公安派代表人物之一,字小修。
王幼度:生平不詳,當為同時期文人。
鐘伯敬:即鐘惺(1574-1624),明代文學家,竟陵派代表人物,字伯敬。
邸舍:指官員或士人的住所。
解后:同“邂逅”,偶然相遇。
楚客:指來自楚地(今湖北一帶)的人,此處或指鐘惺(竟陵屬古楚地)。
支離:原指零散、不完整,此處形容閑談瑣碎。
吳儂:吳地(今江蘇一帶)人,此處或指王幼度(推測為吳地人)。
限東西:指各有方向,需分別而行。
此詩當作于明代中后期文人交游頻繁的背景下。鐘惺作為竟陵派領袖,其邸舍常為文人雅集之地。冬日嚴寒中,作者與袁中道、王幼度等友人相聚,即興創作此詩,記錄聚會時的情景與心境。
詩以“冬日雅集”為核心,通過寒夜相聚的細節描寫,展現文人交游的溫情。既寫自然之寒(苦寒、月未墜),又寫人情之暖(相知、余思),語言平實而情致深婉,是明代文人生活與情感的生動寫照。
雨雨風風,杜鵑聲里催春去。半庭花絮。都作離人緒。
記得相逢,春在深深樹。重凝佇。柔情幾許。沒個安排處。
潦退灘光白,沙枯草色黃。晚寒鴉陣過橫塘。隔岸人家門閉、酒旂荒。
墮水歸云弱,銜山落照長。天風吹處海茫茫。白浪聲中有我、舊漁莊。
至德中,大歷中,兩拾遺,真巨公。
李嶠元稹作才子,豈比詩仙與詩史。
不戀簪纓不愛名,三公回首亦輕輕。楝莊當得烏臺好,一醉何須四品榮。東海防誰爭釣石,商山招個共棋枰。料應未輟憂君念,夜望中星倚瘦藤。
策馬亨衢盡付天,冰清玉潔自家堅。邈從霄漢勾前業,剛與云霞結暮年。寄興楝花看作始,蓋身荷葉想依前。人間快意知誰在,七貴五侯徒管弦。
光堯三紀煥文章,
寶閣岧峣謹秘藏。
寓直到君才第四,
皇華禮樂遠增光。
望郎三度到長安,
垂上青云作好官。
暫向江東一澄按,
卻歸徑著侍臣冠。
自說嵇康七不堪,
上教持節向江南。
江南父老應相賀,
見說清明似晦庵。
殿廬官燭對風簾,
郎舍修篁共一檐。
別日苦多良晤少,
摻袪不耐雨纖纖。
蘭橈桂棹欲何之,正是荒江暮雨時。
歸路茫茫風又急,卻憐漂泊在天涯。
黼坐頒泥檢,黃圖駕玉星。
自應攄學業,端不藉門庭。
凍日湖梅白,春風院柳青。
從今亨路去,臺嶺記曾經。
欲作圖南翼,卻乘之北轅。
百年隨所值,萬事擬無言。
短發霜如白,孤心葉似丹。
夜深何許夢,雙闕九重閽。
東風吹夢過江南,
小促飛觴擁笑談。
莫怪玉人歌未了,
滿庭花雨正春酣。
江雨籬門暗,扁舟二妙過。
通家堪孔李,和者到羊何。
茅屋秋聲早,松醪夜語多。
客居同甫里,猶得慰蹉跎。
蒸人煩暑郁中庭,參差樹影清蟬鳴。晚云忽壓雷聲起,雨勢倒挾滄溟傾。
微風裊裊吹銀河,明月盈盈揚素波。碧天澄鮮靚如洗,誰倚高樓發浩歌。
虛舟載孤月
月浸蘆花白
天影浴澄波
波回漾空碧
吟魂渺何依
煙霞久成癖
周京周道已成今,空谷終須問爾音。千里徒思奔踶馬,三年頗怪不鳴禽。榛苓但許依山隰,苗黍虛勞競雨陰。遠聽獨煩君子訊,西方孰見美人心。
多端國事總如麻,抵壁投閽莫漫嘩。孔棘安知朋友怨,斯饑豈為候人嗟。祇憐碧血時難守,長恨丹青日未加。更憶魯連天下士,微言獨令古今誇。
三春芳草變斜陽,二九朝英志國殤。趙相銘旌應早就,段卿笏板未全償。為顏著節皆盧使,與杜齊名獨范當。董筆未乾齊簡在,肯教忠佞不分行。
江城寒氣入肌膚,
得告歸來強自扶。
五馬獨能尋杜老,
一床深愧致文殊。
體虛正覺身如幻,
談劇能令病自無。
明日出門還擾擾,
年來真畏酒家壚。
月掛長空,孤峰獨宿。
幽鳥數聲清,白云斷處續。
佛眼難窺,拗直作曲。
羚羊掛角絕蹤由,無限清風生八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