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百零一首 其五十五
月掛長空,孤峰獨宿。
幽鳥數聲清,白云斷處續。
佛眼難窺,拗直作曲。
羚羊掛角絕蹤由,無限清風生八極。
月掛長空,孤峰獨宿。
幽鳥數聲清,白云斷處續。
佛眼難窺,拗直作曲。
羚羊掛角絕蹤由,無限清風生八極。
明月高掛在遼闊的天空,孤寂的山峰上獨自棲宿。幽鳥的清鳴數聲傳來,白云在斷裂處又延續相連。即便佛的法眼也難以窺見其中奧秘,將直的刻意拗成彎曲之態。如同羚羊掛角般斷絕所有蹤跡,無邊的清風在八方極遠處悠然生起。
佛眼:佛教術語,指佛陀洞察一切的智慧之眼,此處指超越凡俗的觀照能力。
拗直作曲:將直的事物故意拗成彎曲,比喻打破常規邏輯,體現禪宗機鋒的反常識性。
羚羊掛角:禪宗常用典故,傳說羚羊夜間以角掛樹避免被獵,比喻禪機玄妙無跡可尋,無法用語言或邏輯捕捉。
八極:指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八方極遠之地,代指廣闊空間。
此為禪宗偈頌,多創作于宋代禪門傳法、開示之際。作者通過自然意象與禪宗公案(如‘羚羊掛角’),旨在破除學人參禪時的執著,引導其超越文字邏輯,直探本心。具體創作背景或與禪師日常開示、應對學僧機鋒相關。
全詩以自然之景喻禪理,通過‘佛眼難窺’‘羚羊掛角’等表述,強調禪機不可言說、超越常規的特性。語言質樸而意蘊深遠,是禪宗‘不立文字,教外別傳’思想的典型體現,對理解宋代禪詩的藝術特色與禪理傳達方式具有代表性。
吳娃蕩槳潮生浦,楚客吹簫月滿樓。
金烏玉兔最無情。驅馳不暫停。春光才去又朱明。年華只暗驚。須省悟,莫勞神。朱顏不再新。滅除妄想養天真。管無寒暑侵。
玉堂亦茅舍,未易得疏親。且莫輕相可,梅非多可人。
紅泥椒殿綴珠珰,帳蹙金龍窣地長。紅獸慢然天色暖,鳳爐時復爇沈香。
矯首玄亭憶問奇,海天愁絕雁來時。清宵跨鶴還方丈,白晝鞭龍上武夷。舟楫尚回明主夢,衣裳遙赴大羅期。星河未吐吳鉤色,十載寒光佩陸離。
龍蛇變幻起東夷,正是男兒報國時。到底背城決一戰,沙場醉臥又奚辭。
新教生駒不受騎,小紅車里簇歸時。鉤簾醉臥氈毹月,不省人間有別離。
峽云濃處落烏蠻,歸客揚舲上楚關。去國蘇卿今萬里,秋風吹淚虎牙山。
荷葉田田水滿池,東堂真趣幾人知。折華暇日尋園吏,競渡經春習棹師。隨分命賓仍授簡,不妨問易更看棋。歡懷既適從何見,事事忘言盡在詩。
深亭邃館鎖清風。榴花芳艷濃。陽光染就欲燒空。誰能窺化工。觀物外,喻身中。靈砂別有功。若將一粒比花容。金丹色又紅。
城上更傳急,尊前燭燄紅。即聽數刻過,便是一年終。酬酢看昆弟,愁嗟獨病翁。不知今夕飲,再得幾番同。
至道難聞歲年晚,圣賢不作后世亂。
九重樓殿簇丹青,高柳含煙覆井亭。宮內不知今日幾,自來階下數堯蓂。
雪窗癡坐撥寒灰,萬斛清愁掃不開。排遣此懷將底物,憑君催送曲生來。
花老幾人來,人老花常少。安得似花人,年年陪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