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傳 榆錢
蕩漾。誰傍。輕如蝶翅,小于錢樣。
拋家離井若為憐。凄然。江東落絮天。
年年苦被東君鑄。啼鵑訴。賤賣韶光去。
漲晴湖。剪春蕪。模糊。漫空下五銖。
蕩漾。誰傍。輕如蝶翅,小于錢樣。
拋家離井若為憐。凄然。江東落絮天。
年年苦被東君鑄。啼鵑訴。賤賣韶光去。
漲晴湖。剪春蕪。模糊。漫空下五銖。
榆錢在風中蕩漾,是誰在它身旁。它輕得如同蝴蝶的翅膀,小得就像銅錢模樣。它離開樹枝四處飄零,讓人怎能不心生憐惜。景象凄然,就像江東暮春時節,柳絮紛飛的天空。年年都被春天造就成這般模樣,就像那啼叫的杜鵑在傾訴。它仿佛廉價地賣掉了美好的春光。湖水在晴天上漲,春天的雜草被修剪。榆錢飄落,景象模糊,仿佛漫空都飄下了五銖錢。
榆錢:榆樹的果實,因其外形圓薄如錢幣,故而得名。
若為憐:怎能不令人憐惜。
東君:司春之神。
韶光:美好的時光,常指春光。
五銖:漢武帝時所鑄錢幣名,這里形容榆錢。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詞中對暮春景象的描寫和對春光易逝的感慨來看,可能創作于暮春時節。詞人或許在看到榆錢飄落的景象后,觸景生情,聯想到時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暫,從而寫下此詞。
這首詞以榆錢為線索,描繪暮春之景,抒發惜春之情。其獨特之處在于將榆錢擬人化,賦予它飄零的命運和情感。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詞人細膩的情感和精巧的創作手法。
上陽宮闕翠華歸,百辟傷心序漢儀。
昆岳有炎瓊玉碎,洛川無竹鳳皇饑。
須簪白筆匡明主,莫許黃?博少師。
惆悵宸居遠于日,長吁空摘鬢邊絲。
地古多喬木,游人到且吟。
院開金鏁澀,門映綠篁深。
山色不離眼,鶴聲長在琴。
往來誰與熟,乳鹿住前林。
蓬萊宮闕曉光勻,紅案舁麻降紫宸。
鸞奏八音諧律呂,鳳銜五色顯絲綸。
蕭何相印鈞衡重,韓信齋壇雨露新。
得侍丹墀官異寵,此身何幸沐恩頻。
遲開都為讓群芳,貴地栽成對玉堂。
紅艷褭煙疑欲語,素華映月只聞香。
翦裁偏得東風意,淡薄似矜西子粧。
雅稱花中為首冠,年年長占斷春光。
我家三島上,洞戶眺波濤。
醉背云屏臥,誰知海日高。
露香紅玉樹,風綻碧蟠桃。
悔與仙子別,思歸夢釣鼇。
龍蟄蛇蟠卻待伸,和光何惜且同塵。
伍員豈是吹簫者,冀缺非同執耒人。
神劍觸星當變化,良金成器在陶鈞。
穰侯休忌關東客,張祿先生竟相秦。
淵明深念郤詵貧,踏破莓苔看甑塵。
碧沼共攀紅菡萏,金鞍不卸紫麒麟。
殘陽妬害催歸客,薄酒甘嘗罰主人。
夜半夢醒追復想,欲長攀接有何因。
休說雄才間代生,到頭難與運相爭。
時通有詔征枚乘,世亂無人薦禰衡。
逐日莫矜駑馬步,司晨誰要牝雞鳴。
中林且作煙霞侶,塵滿關河未可行。
去違知己住違親,欲發羸蹄進退頻。
萬里家山歸養志,數年門館受恩身。
鶯聲歷歷秦城曉,柳色依依灞水春。
明日藍田關外路,連天風雨一行人。
歷戰燕然北,功高劒有威。
聞名外國懼,輕命故人稀。
角怨星芒動,塵愁日色微。
從為漢都護,未得脫征衣。
按劒立城樓,西看極海頭。
承家為上將,開地得邊州。
磧迥兵難伏,天寒馬易收。
胡風一度獵,吹裂錦貂裘。
看徧花無勝此花,翦云披雪蘸丹砂。
開當青律二三月,破卻長安千萬家。
天縱秾華刳鄙吝,春教妖艷毒豪奢。
不隨寒令同時放,倍種雙松與辟邪。
琵琶洲近斗牛星,鸞鳳曾于此放情。
已覺地靈因昴降,更聞川媚有珠生。
一灘紅樹留佳氣,萬古清弦續政聲。
戟戶盡移天上去,里人空說舊簪纓。
功智爭馳澹薄空,猶懷忠信擬何從。
鴟鳶啄腐疑雛鳳,神鬼欺貧笑伯龍。
烈日不融雙鬢雪,病身全仰竹枝筇。
崇侯入輔嚴陵退,堪憶啼猨萬仞峰。
拋擲清溪舊釣鉤,長安寒暑再環周。
便隨鶯羽三春化,只說蟬聲一度愁。
掃雪自憐窗紙照,上天寧愧海槎流。
明時則待金門詔,肯羨班超萬戶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