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九日寄懷果園二首
別離鮮佳況,夢落東海濱。結交亮情愫,況在蹤跡親。
天雞中夜喚,含意良未申。夢寐不可憑,感此及蕭辰。
自昔五月中,置酒娛嘉賓。日暮燦華燭,既醉難具陳。
端陽無好詘,高歌驚入神。焉知良會稀,再來道無因。
愿為陌上桑,日夕河清塵。大雅久不作,清狂君得之。
江淮枳棘叢,徒手難為披。假道求芳澤,出門悲路歧。
路歧尚可言,飄風復增欷。愿言采秋菊,遐寄長相思。
濱海難為致,躑躅當語誰。區(qū)區(qū)一寸心,日暮相與期。
別離鮮佳況,夢落東海濱。結交亮情愫,況在蹤跡親。
天雞中夜喚,含意良未申。夢寐不可憑,感此及蕭辰。
自昔五月中,置酒娛嘉賓。日暮燦華燭,既醉難具陳。
端陽無好詘,高歌驚入神。焉知良會稀,再來道無因。
愿為陌上桑,日夕河清塵。大雅久不作,清狂君得之。
江淮枳棘叢,徒手難為披。假道求芳澤,出門悲路歧。
路歧尚可言,飄風復增欷。愿言采秋菊,遐寄長相思。
濱海難為致,躑躅當語誰。區(qū)區(qū)一寸心,日暮相與期。
離別后鮮有美好的狀況,夢境都落在東海之濱。結交朋友本是真摯的情誼,何況彼此蹤跡親近。半夜里天雞啼叫,心中的情意還未表達。夢境不可依靠,感慨這蕭瑟的時節(jié)。自從前年五月中,擺酒款待嘉賓。日暮時分華燭燦爛,喝醉后難以詳細訴說。端陽節(jié)沒有好的遭遇,高歌卻驚人入神。怎知美好的聚會如此稀少,再相聚已沒有緣由。愿做那陌上的桑,朝夕為河水清除灰塵。高雅的詩風很久沒有了,你的清狂氣質難能可貴。江淮之地荊棘叢生,空手難以撥開。借路去尋求美好的事物,出門就悲嘆道路的分歧。道路分歧還能說,狂風更讓人嘆息。愿采摘秋菊,遠遠寄去長久的相思。濱海之地難以到達,徘徊猶豫能和誰說。我這小小的一片心意,只能與日暮相約。
鮮:少。
亮:真誠。
情愫:真情實意。
天雞:神話中天上的雞。
蕭辰:蕭瑟的時節(jié),指秋季。
端陽:端午節(jié)。
詘:通“屈”,遭遇。
良會:美好的聚會。
陌上桑:樂府詩名,這里借指美好之物。
河清塵:使河水清澈,清除灰塵,有凈化之意。
大雅:指高雅的詩風。
枳棘:荊棘,比喻艱難險阻。
芳澤:美好的事物。
路歧:道路分歧。
飄風:狂風。
欷:嘆息。
遐寄:遠寄。
躑躅:徘徊。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與友人分別的狀態(tài),可能當時社會環(huán)境并不太平,江淮之地荊棘叢生暗示著現實的艱難,詩人在這樣的情況下思念友人,感慨人生。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思念和對人生境遇的感慨。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意象運用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獨特的創(chuàng)作風格。
九月邊城雪,南砧尚搗衣。
龍蛇猶自起,烏鵲欲何依。
已共庭花落,還兼塞雁飛。
故園松菊好,留滯不如歸。
落魄逢君羞自陳,郭生碌碌豈長貧。靈神不受雞豚賂,忙煞當前媚灶人。
家室靈瞻曲突前,燭花璀璨篆爐煙。郭生胎骨由來傲,不結人間炙手緣。
傷心不計此何年,老盡英雄問盡天。我欲付愁君載去,恐勞行李未堪肩。
云馬香車欲上時,寒梅數點酒三卮。東坡長吉文章在,帶我新詞作解頤。
菜以甜為姓,應須老圃知。
苦心誰氏子,更道饉如飴。
此根真可咬,不用問康侯。
鼎鼐非君事,徒能白相頭。
遠憶托飛鳥,妙韻諧素絲。
堯舜不必求,巢許無浮思。
禾麻勞樽酒,水月投聲詩。
蟲蟄與魚游,千歲以為期。
清露洗晨妝。金粟初黃。廣寒分種向雕廊。攜手試來花下立,袖惹天香。
翠葉拂銀床。占斷秋光。一枝親折贈檀郎。他日宮花探上苑,一樣芬芳。
相得詩人我與兄,平生無一不真情。河梁莫恨看云別,剡棹曾經載雪行。近喜雙魚傳尺素,遠勝孤雁帶邊城。江湖老去知何用,空把葵心向日傾。
檣燕呢喃浪語人,岸花飛舞苦傷情。剩窮詩眼三千界,漫鼓琴心一再行。他日湖山還帝里,別時風雨滿江城。思君直欲令人老,流水沄沄日夜傾。
吟卷田衣歲向殘,
孤舟夜泊大江寒。
前巖百本長松色,
及早回來帶雪看。
一洞懸危磴,數峰深翠微。
山涵春氣靜,泉養(yǎng)石根肥。
幽草自顏色,白云無是非。
高僧忘對客,坐補水田衣。
疏雨灑池竹,雨斜竹已垂。
繼以微風度,門館生涼時。
細點濕窗紙,馀飔飏書帷。
瓶花如新潤,爐煙惟清絲。
于焉遂延佇,數語不成詩。
島夸膽落戚南唐,戰(zhàn)在南方守北方。
十五年間邊燧遠,二千里外敵樓長。
水流地視山林險,雨立兵知絕處強。
嘆息封侯歸別將,陣圖空自號鴛鴦。
先民攄奇抱,往往托謳吟。
精華寓糟粕,萬古傳其心。
婉轉誦微言,感我一何深。
豈非發(fā)至性,喧以金石音。
余始學吟哦,拳拳遂至今。
變化雖殊端,軌范夙所欽。
非曰乏綺麗,與世相浮沈。
唐朝文士例能詩,
李杜高深得到希。
我讀君詩笑無語,
恍然重見儲光羲。
煢獨哀無告,羈孤歷不言。
伯通能賃廡,張儉得投門。
敗簏殘篇共,斜陽禿樹存。
家山一彈指,掩涕向郊原。
一棹湘江去不還,
杜陵高峻苦難攀。
曾侯老眼分明在,
解道涪翁學義山。
紫陌頻飛轡,因君折節(jié)勞。
少年推作者,交態(tài)及吾曹。
棋罷移床近,杯深岸幘高。
偶從京洛士,何以答抽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