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行二首 其二
長安俠客矜年少,
青驪緩步章臺道。
相逢欲取胡姬憐,
笑挾金丸墜飛鳥。
長安俠客矜年少,
青驪緩步章臺道。
相逢欲取胡姬憐,
笑挾金丸墜飛鳥。
長安的俠客自恃年少,騎著青黑色的馬在章臺道上緩緩前行。他們相逢時為了博取胡姬的憐愛,笑著用金丸射落飛鳥。
矜:自恃、夸耀。
青驪:青黑色的馬。
章臺道:漢代長安有章臺街,是當時繁華的街道,后泛指游樂之地。
胡姬:當時對西域來的少女的稱呼。
金丸:金屬制成的彈丸。
此詩創作于唐代,當時社會繁榮,都市生活豐富多彩,人們崇尚俠義精神。詩人通過描繪少年俠客的生活,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和人們的精神追求。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少年俠客的風采。其特點是人物形象鮮明,場景描寫生動。在文學史上,它是唐代描寫少年意氣的典型詩作,體現了唐代詩歌對青春活力和俠義精神的贊美。
十年磨劍,五陵結客,把平生、涕淚都飄盡。
老去填詞,一半是,空中傳恨,幾曾圍,燕釵蟬鬢。
不師秦七,不師黃九,倚新聲,玉田差近。
落拓江湖,且分付,歌筵紅粉。料封侯,白頭無分。
煙樹蒼茫眼界賒,樓頭踏遍日西斜。
云開遠景看林木,風帶微香度野花。
山不斷青連碧漢,水微拖綠護田家。
近來喜得邊塵凈,仰仗兵威鎮泰華。
聞道東湖勝,尋幽愜討論。
雪光寒照座,水氣暗侵門。
鷺起沙堤凈,魚噞石穴潭。
塵阛隔咫尺,佳景儼郊樊。
曲幾蒲團,方丈里、君來問疾。更夜雨、匆匆別去,一杯南北。
萬事莫侵閑鬢發,百年正要佳眠食。最難忘、此語重殷勤,千金直。
西崦路,東巖石。攜手處,今陳跡。望重來猶有,舊盟如日。
莫信蓬萊風浪隔,垂天自有扶搖力。對梅花、一夜苦相思,無消息。
淑氣霓旌繞,光風拂濟川。
曾經三次渡,未若十年前。
疾苦勞宵旰,深恩賴保全。
頗知民食重,安撫責臣賢。
向晚凝妝知有待。油碧迎來,不飲空相對。故索霜毫書紙尾。泥人教識相思字。
較小憐伊明又慧。欲把歐書,題上金陵腿。一笑顛狂還自悔。前頭鸚鵡忘回避。
兒童箋管已能操,書乏吟窗幾兔毫。
文囿垣墻增漸廣,詞林枝葉勢方高。
嗟余舊喜論周誥,晚歲無心諷楚騷。
羨子得時勤述作,宛如秋浦涌云濤。
冶春詞社舊知名,想像當年四座傾。
五日東風十日雨,詩成隨處譜歌聲。
老去元龍意尚豪,
潮頭直接海門高。
英靈千古難磨滅,
一夜東風起怒濤。
誰言嶺外無霜雪,何事秋來亦滿頭。
鐵冠詩白簡,藩棘聚青蠅。
草綠春風轉,花濃夕照曛。翠華門外度,鳳吹杳難聞。
鈿合收殘黛,香風吹綠衣。閒來消永晝,非是效班姬。
秋早繡裳寒,霜清宮樹丹。不教寄流水,題與小娃看。
金屋漸黃昏,香凝錦幄溫。未曾辭漢苑,哀怨與誰論。
一縷柔絲漾。被東風、煙拖雨曳,鎖成萬丈。轉綠回黃勻染就,垂遍三春陌上。更譜得、新翻花樣。線腳分明浮水面,只鴛鴦、繡出從人仿。日色映,紫絲障。
深閨莫倚樓頭望。記長條同心曾綰,幾時重放。金線年年辛苦壓,只是這般情況。漸散作、吳綿飄蕩。待得穿針時節近,早亂絲、憔悴添惆悵。系不住,青春鞅。
滿眼峰巒總是詩,揮毫難盡個中奇。
鳴琴聲徹歸云洞,曲水流同品字池。
啼鳥忽聞無覓處,好山貪看立多時。
興游忘卻歸途晚,望海亭前月上遲。
凝珠吹黍,似早梅乍萼,新桐初乳。莫是珊瑚。零亂敲殘石家樹,記得南中舊事。金齒屐,小鬟蠻語,向兩岸,樹底盈盈。素手摘新雨。
延佇,碧云暮。休逗入茜裙,欲尋無處,唱歌歸去。先向綠窗飼鸚鵡,惆悵檀郎終遠。待寄與,相思猶阻。燭影下,開玉盒,背人偷數。
晉家東府城,臨流萬竿竹。
雪深騎尉居,今在秦淮曲。
淮邊夾水柵為塘,朱雀門前舊有航。
數椽劉瓛先生宅,寧似蕭蕭臥雪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