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臥雪齋
晉家東府城,臨流萬竿竹。
雪深騎尉居,今在秦淮曲。
淮邊夾水柵為塘,朱雀門前舊有航。
數椽劉瓛先生宅,寧似蕭蕭臥雪堂。
晉家東府城,臨流萬竿竹。
雪深騎尉居,今在秦淮曲。
淮邊夾水柵為塘,朱雀門前舊有航。
數椽劉瓛先生宅,寧似蕭蕭臥雪堂。
東晉王朝的東府城,臨近水流處有成千上萬竿翠竹。大雪深厚之處是騎尉的居所,如今位于秦淮河的彎曲處。秦淮河邊上夾著水用柵欄圍成池塘,朱雀門前以前還有船只往來。那幾間劉瓛先生的住宅,怎會像這寂靜冷落的臥雪堂呢。
晉家東府城:東晉時期的東府城。
騎尉:官名。
秦淮曲:秦淮河彎曲的地方。
水柵:用木柵在水中阻攔水流。
航:船只。
數椽:幾間。
劉瓛先生:劉瓛是南朝齊學者。
蕭蕭:形容冷落、寂靜。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是在游覽秦淮河畔,看到歷史遺跡,聯想到東晉時期的繁華以及往昔學者的事跡,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歷史興衰。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用典,以秦淮河畔的古跡為載體抒發情感。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詩篇,但反映了詩人對歷史文化的關注和思考。
云州州在萬山間,萬騎年年來往喧。獨向白云深處住,不知人世有高軒。
客訪貧家少,連旬幸作東。笙簧都萬籟,俎豆亦千峰。冠帶迎人懶,情懷傍酒濃。白頭君莫笑,醉袖舞春風。
清夜夢慈闈,適臨初度期。桃從瑤圃獻,身逐彩云飛。無復慈烏哺,尚憐游子衣。平生愛少子,多病負春暉。
廣漢初方忽仲秋,生涯到處祇孤舟。露從葭滿歸遙水,風自蘋吹入近洲。十日黃蘄無勝覽,深更獨葦愧東流。鄉心漫有丹砂夢,懷古終輸赤壁游。
故人十載別平川,清夢時時共釣船。采藥重來俱白發,聽猿有恨落蒼煙。山頭掃月還相待,水底看松似倒懸。竹洞云巖秋老盡,晚晴猶喜兩峰連。
盈盈楊白花,汎汎綠波水。化為浮萍草,乃與人相侶。飄泊無根蒂,隨風任流止。今日歡聚客,明日倏千里。千里異鄉縣,有時復相見。心情豈固殊,所嗟形色變。一見復一別,少壯頭盡雪。老大未足傷,愿言崇今芳。
雪里看花花里眠,莫愁飛雪到新年。愁人只有湘山路,漫入寒蘆苦竹煙。
春秋來去不相安,王謝恩深往復還。盛事他年君看取,蛇銜明月雀銜環。
遠山細膩近山粗,別處求粗也則無。更向遠山山外看,教君病眼一雙枯。
天廄名馬不易得,鳳臆龍鬐秋兔色。圉官廝養十載余,云昔來自朝鮮國。想當此馬初生時,蛟龍降精雷雨垂。房星夜墮水盡赤,云霧下繞靈風吹。雄姿逸態真神駿,踠促蹄高雙耳峻。目光夾鏡炯方瞳,汗血流珠膩紅暈。朝鮮得此不敢騎,覆以黃氈獻赤墀。乃知天廄盡龍種,如此萬匹皆權奇。令晨鞲出迥殊絕,扈從鑾輿自超越。朝趨遠蹴交河冰,夕秣驕嘶薊城月。君不見驊騮肅霜古亦多,老不一試將奈何。駑駘無力枉蹀躞,俗馬有肉空嵯峨。平生憐爾獨遭遇,繡勒金鞍照瓊署。相期慎保不凡姿,萬里長隨六龍馭。
香菰角黍自含情,灼灼榴花照血凝。醒醉長懷千載下,離騷一曲散弦冰。
元侯可文學,未壯冠貂蟬。之子觀光日,前修致政年。芹宮堪注擬,瓜戍尚遲延。定有群公薦,班行綴集賢。西湖風景異,因仕住桐川。太守令求宅,諸生為買田。冷官清可喜,遠道老堪憐。何似嚴灘守,投簪二十年。
見非恍惚夢非神,雪后霜前分外真。疏影暗消三弄月,半聯凄斷獨吟人。歲寒搖落孤根在,江驛荒涼往事塵。碎嚼幽香清可挹,玉奴無復更臨春。玉簫起處暗驚神,曲緩瑤臺逸韻真。泉石幾年云冷鶴,關山萬里月愁人。香凝老樹調風味,影落寒窗枕隙塵。檀板金樽久岑寂,微吟不減昔時春。目送空山遠駐神,似曾相識倍情真。半床素被鋪寒玉,一幅生綃畫美人。爽入冰姿欺國色,悵隨哀曲黯京塵。三郎正愛《霓裳》舞,珍重椒房自惜春。曰云堆里曉飛神,道骨翛然一太真。古岸埋香多是雪,寒巖欺影四無人。因風寄遠愁應老,坐雨辭根恨未塵。剩欲巡檐賦歸隱,共君心事答閒春。征路愁迷黯動神,穿林入谷自尋真。亭亭有意冷移玉,黯黯無言空悵人。夢斷陽臺半云雨,淚空青冢幾沙塵。馀芳消歇繁華起,野水蒼煙意自春。眼花落井眩雙神,雪步迢迢見欲真。澹墨畫圖橫玉影,黃昏庭院倚闌人。唾絨猶認窗間跡,啼粉空馀鏡面塵。消得黃金鑄成屋,年年雪里貯芳春。水中仙子鏡中神,夜夜相攜入夢真。隴雁哀殘埋玉地,朔風吹老弄蟾人。寒添灞上雙眉凍,愁壓江南幾屐塵。雪里不嫌情味苦,一枝占斷九州春。橫影伶仃似有神,半清淺處獨呈真。數枝沖澹晚唐句,一種孤高東晉人。上苑清房誰耐雪,廬山玉峽肯蒙塵。是中天趣那能識,惜被東風漏泄春。夢來曾憶二郎神,花影愁端語最真。月浸一庭寒水玉,夢驚孤枕斷腸人。不堪往事從頭看,總欲新詩得句塵。啄木敲門窺我醉,四山寂寂鳥啼春。憶昔君平勘卜神,青衣應是日時真。云開巫女多嬌面,浴出楊妃一麗人。竹葉杯浮苔砌月,豆荄灰暖紙窗塵。驚春恐落群芳后,先到名園逐上春。遺情極像白拈神,仙與吟翁意氣真。月曉憶同林外飲,酒醒愁恨曲中人。荒溪獨照山初靜,寒影相持雪亦塵。每惜半檐風露重,起披玉毳伴瓊春。朵中飛下玉霄神,仙韻嬌姝一粉真。冰曉浴乾銀浦水,雪籬愁損草堂人。名姬駿馬空詞筆,廢苑荒臺老戰塵。凍野蒼茫天四慘,兩行啼雁獨傷春。
石下泉聲蔓草深,石上露濃蒼蘚遍。山禽驚起飛且鳴,葉墜空林人不見。雞幘奇峰云外橫,青壁千尋不可上。卻羨樵兒輕險峽,腰繩操斧常來往。
春風忽送漢臣還,再入承明供奉班。怪得文章成五色,朝朝染翰近龍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