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雜興二首 其二
新橋迤邐去,勝跡遺仙佛。
想像名勝游,題字尚髣髴。
失笑我仆痡,偃息松郁郁。
絕景借云掩,野香趁風拂。
看山意自消,令人厭簪紱。
隨意幽行清,無緣逢俗物。
新橋迤邐去,勝跡遺仙佛。
想像名勝游,題字尚髣髴。
失笑我仆痡,偃息松郁郁。
絕景借云掩,野香趁風拂。
看山意自消,令人厭簪紱。
隨意幽行清,無緣逢俗物。
沿著新橋曲折前行,這里留存著仙佛的勝跡。想象著昔日名人游覽的情景,題字還隱約可見。我不禁失笑,我的仆人已疲憊不堪,在郁郁的松樹下休息。絕妙的景色被云朵遮掩,野外的香氣隨風拂來。觀賞廬山的意趣自然消散,讓我厭煩了官場的榮華。我隨意地在清幽之地漫步,沒有機會遇見世俗之人。
迤邐:曲折連綿。
髣髴:同“仿佛”,隱約,不真切。
仆痡(pū):仆人疲憊。痡,過度疲勞。
偃息:休息。
簪紱:古代官員的冠飾和服飾,借指官職。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推測詩人在游覽廬山時,被廬山的清幽景色所感染,同時可能對當時的官場生活有所不滿,從而創作此詩以表達內心感受。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廬山美景的陶醉和對世俗官場的厭棄。其特點是借景抒情,語言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具有重大影響力的作品,但也體現了詩人對自然和自由的追求。
峒寇都平了,官軍奏凱歌。
千山通道路,一雨洗干戈。
天地和風轉,江湖春水多。
蜀中無近報,西賊定如何。
高槐障午暑,巨竹搖清風。中郎百世英,一官此從容。心事付盟鷗,年光占候蟲。客來欲有言,一笑撫雙松。
曰余不負丞,哦詩有新工。天意亦憐才,要施及物功。適此歲薦饑,旱氣日蘊隆。雨應長官祈,猶未周四封。
鴈鶩抱文書,朋來立庭中。公曰旱既甚,此理貴感通。潔齊走群望,精意格蒼穹。
北面殷其雷,萬座云峰聳。南面飛霹靂,仿佛追蛟龍。斯須天壤間,萬象俱晦蒙。飛湍連日夜,一洗旱魃空。
樹藝走丁壯,讙呼沸兒童。歲功已權輿,余閑清缿筩。行歌何所云,丞哉寧負公。
不羨君為花縣宰,羨君日坐漪嵐堂。
有時酒興兼詩興,無限山光與水光。
百姓熙熙知教化,群胥凜凜對風霜。
公余置酒看桃李,醉倒花前客自狂。
使君居處好,在郭卻如村。
屋帶園林勝,門無市井喧。
蟄龍將變化,雛鳳亦騰鶱。
客里苦無暇,相從聽雅言。
今時古君子,玉立眾人間。
再世黃叔度,三生元魯山。
把麾渾細事,憂國欲愁顏。
恨不頻相見,空書謾往還。
金科天上耿星辰,丹筆年來有屈伸。
子去平反供母笑,民知寬大頌君仁。
祇今茂苑題輿客,曾是瓊林合席人。
若問殘生煩寄語,扁舟長占五湖春。
徧訪諸亭館,蒼苔掩舊蹤。
十年如昨日,萬象又秋容。
閱世存喬木,沿堤倚瘦筇。
何人殺風景,斫盡木芙蓉。
歲律又云莫,臨風詠式微。
兩臺方有約,一棹未成歸。
夜宿三家市,天寒百衲衣。
豺狼當道路,鷗鷺亦驚飛。
一室可忘老,四窗宜讀書。
但教樽有酒,莫問食無魚。
客子家何在,明朝歲又除。
思歸徒自苦,安處即吾廬。
盜賊干戈后,安知有太平。
眾人皆競利,百姓不聊生。
國用何能足,官曹未易清。
漢家政虛耗,第一莫言兵。
邊寒客衣薄,漸喜暖風回。
社后未聞燕,春深方見梅。
壯懷頻撫劍,孤憤強銜杯。
北望山河語,天時不再來。
囂塵不到眼,瀟灑似僧家。
風月三千首,圖書四十車。
綠垂當戶柳,紅映隔墻花。
好讀天臺賦,登樓詠落霞。
虜橫干戈密,官清財賦強。
饑年無餓莩,亂后有金湯。
五郡樹佳政,諸公交薦章。
忠言動天聽,惜去把麾忙。
龔黃古賢牧,政事見于今。
疾惡風霜手,活人天地心。
躬行循吏傳,時作謝池吟。
我欲依劉表,常憂老病侵。
寄跡小園中,自笑客異鄉。
東家送檳榔,西家送檳榔。
咀嚼唇齒赤,亦能醉我腸。
南人敬愛客,以此當茶湯。
慇懃謝其來,此意不可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