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民吟 其一
我顧傲世自遺。舒志六合。由巢是追。沐浴池洪迅羽衣。陟彼名山。采此芝薇。朝云叆叇。行露未晞。游魚群戲。翔鳥雙飛。逍遙博觀。日晏忘歸。嗟哉世士。從我者誰。
我顧傲世自遺。舒志六合。由巢是追。沐浴池洪迅羽衣。陟彼名山。采此芝薇。朝云叆叇。行露未晞。游魚群戲。翔鳥雙飛。逍遙博觀。日晏忘歸。嗟哉世士。從我者誰。
我顧盼自雄,傲世而遺世獨立。志向舒展于天地四方,追隨許由、巢父的隱逸足跡。在池洪中沐浴,身著迅疾的羽衣。登上那座名山,采摘芝草與薇菜。清晨的云氣濃盛,路上的露水尚未曬干。游魚成群嬉戲,飛鳥成對翱翔。逍遙地廣泛觀覽,直到日晚仍忘記歸返。可嘆這世間之人,有誰愿追隨我呢?
逸民:避世隱居、超脫世俗的人。
六合:指天地四方,即整個宇宙空間。
由巢:許由和巢父,均為傳說中上古的高潔隱士。
叆叇(ài dài):形容云氣濃厚的樣子。
晞(xī):干燥,曬干。
晏:晚,遲。
此詩具體創作背景無明確史料記載,推測為作者不滿世俗紛擾,借描繪隱逸生活的逍遙自在,表達對高潔隱逸的向往與對世俗的疏離。
詩中通過描繪登名山、采芝薇、觀魚鳥等隱逸生活場景,展現了超脫世俗的逍遙心境,既表達對隱逸之樂的沉醉,也流露出無人同往的孤寂,語言質樸自然,是隱逸詩的典型之作。
東籬搖落后,密艷被寒催。
夾雨驚新拆,經霜忽盡開。
野香盈客袖,禁蕊泛天杯。
不共春蘭并,悠揚遠蝶來。
詩古賦縱橫,令人畏后生。
駕言游禹跡,知己在蒲城。
日射云煙散,風吹草木榮。
孤吟臨寇境,莫問請長纓。
千峰路盤盡,林寺昔何名。
步步入山影,房房聞水聲。
多年人跡斷,殘照石陰清。
自可求居止,安閑過此生。
久思今忽來,雙屨污青苔。
拂雪從山起,過房禮塔回。
偈留閑夜作,禪請暫時開。
欲作孤云去,賦詩余不才。
蘭色結春光,氛氳掩眾芳。
過門階露葉,尋澤徑連香。
畹靜風吹亂,亭秋雨引長。
靈均曾采擷,紉佩掛荷裳。
寒山對水塘,竹葉影侵堂。
洗藥冰生岸,開門月滿床。
病多身又老,枕倦夜兼長。
來謁吾曹者,呈詩問否臧。
朝元下赤墀,玉節使西夷。
關隴風回首,河湟雪灑旗。
磧砂行幾月,戎帳到何時。
應盡平生志,高全大國儀。
出守汝南城,應多戀闕情。
地遙人久望,風起旆初行。
楚廟繁蟬斷,淮田細雨生。
賞心知有處,蔣宅古津平。
朝賽暮還祈,開唐復歷隋。
精誠山雨至,歲月廟松衰。
窺穴龍潭黑,過門鳥道危。
不同巫峽女,來往楚王祠。
名高意本閑,浮俗自難攀。
佐蜀連錢出,朝天獬豸還。
回翔歷清院,彈奏迥離班。
休浣通玄旨,留僧晝掩關。
春關鳥罷啼,歸慶浙煙西。
郡守招延重,鄉人慕仰齊。
橘青逃暑寺,茶長隔湖溪。
乘暇知高眺,微應辨會稽。
不啻回青眼,應疑似碧云。
古風真往哲,雅道濫朝聞。
活獄威豪右,銷時賴典墳。
如何經濟意,未克致吾君。
日日西亭上,春留到夏殘。
言之離別易,勉以道途難。
山出一千里,溪行三百灘。
松間樓里月,秋入五陵看。
驚風山半起,舟子忽停橈。
岸荻吹先亂,灘聲落更跳。
聽松今欲暮,過島或明朝。
若盡平生趣,東浮看石橋。
絕壑禪床底,泉分落石層。
霧交高頂草,云隱下方燈。
朝滿傾心客,溪連學道僧。
半旬持一食,此事有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