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貞女祠
朝賽暮還祈,開唐復歷隋。
精誠山雨至,歲月廟松衰。
窺穴龍潭黑,過門鳥道危。
不同巫峽女,來往楚王祠。
朝賽暮還祈,開唐復歷隋。
精誠山雨至,歲月廟松衰。
窺穴龍潭黑,過門鳥道危。
不同巫峽女,來往楚王祠。
早晚都有人來祭祀祈禱,這座祠廟從唐朝建立前歷經隋朝一直存在。貞女的精誠感來山雨,歲月流逝廟前的松樹已漸衰敗。窺探深穴里的龍潭一片漆黑,經過那險要的鳥道令人膽戰心驚。這里的貞女和巫峽神女不同,不會像她那樣去和楚王在祠中幽會。
朝賽暮還祈:早晚都來祭祀祈禱。賽,祭祀酬神。
開唐復歷隋:指貞女祠歷經隋唐兩代。
精誠:指貞女的真誠。
窺穴:窺探深穴。
鳥道:指險峻狹窄的山路。
巫峽女:指巫山神女。
楚王祠:指楚王與巫山神女幽會的地方。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知貞女祠歷經隋唐,詩人在經過此祠時,有感于貞女的傳說和祠廟的環境,創作了此詩。當時社會對貞節觀念較為重視,詩人或許是借此表達對貞女精神的贊美。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貞女的堅貞。其突出特點是通過環境描寫和對比手法塑造貞女形象。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反映了當時社會對貞節的推崇和文學創作中對這類題材的關注。
白首編摩作蠹魚,
憂危閒趣遣居諸。
祛盧文字吾妻史,
總是兒時未見書。
每月冰輪轉,常疑桂影搖。
封姨特地借今宵。萬水一規光景、湛寒瑤。
圓處應無恨,君胡不自聊。
誰家隱隱度晴簫。莫是素娥仙玉、會叢霄。
坐對青山獨閉門,悶懷無語廢青樽。
蘭膏芬馥將誰贈,鶴影伶仃僅自存。
兩鬢星霜馀白發,四山煙雨鎖黃昏。
紅飛綠暗鵑聲急,回首天涯欲斷魂。
天涯方嘆異鄉身,
云別青山馬踏塵。
欲問孤鴻向何處,
依依還似北歸人。
海棠一樹立山村,
桃李場中合斷魂。
從我東坡三子在,
休悲六客更誰存。
行攜馴鹿寄消搖,
共飽山蔬與藥苗。
本自入山緣服玉,
不應忘味待聞韶。
古人遺意不留言,
婆子臺山著一邊。
識得臺山婆子了,
趙州消息沒休年。
大計當傳子,齊盟共定王。
不惟分戶牖,亦自峙糇糧。
修□疑知禮,謀遷似辨方。
朱門需蜜蠟,空費一春忙。
江頭一別愴經年,昨夜霜空有信傳。
粗行數人非領眾,開荒五畝亦栽田。
殘鐘破寺西雙徑,老樹孤村下集賢。
臨濟兒孫天莫測,卻將疏懶當風顛。
相約梅花候,相過楊柳初。
詎知多病后,猶是積愁馀。
野興詩從減,春風鬢欲疏。
空懷劉子駿,應著太常書。
正得還真自在休,
百年托體亦山邱。
略嘗世味如斯足,
底用勞生到白頭?
一城春雨萬家煙,處處涼飛太極泉。人在揚州清似鶴,不知是宰是神仙。
銅章墨綬赫聲華,別有玄心飯赤霞。可是茅州句曲長,早衙押篆晚烹砂。
百尺樓頭又一層,蝗遷禽擁詎稱能。漢書載有張堪傳,未必漁陽敵海陵。
治成竟霸十諸侯,雨牧風官拜馬頭。千里照天傳臈燭,江都近日毀迷樓。
剛是屠蘇得歲時,春新花雨滿城知。只看今歲家家醉,可少南山酒一卮。
御壁丹臺并有名,上天玉局下專城。風華日到尚書省,盡道雙鳧入帝京。
勁羽乏群棲,轉蓬靡暫息。
伊人貧困士,能無去鄉國。
辭鄉阻長川,旅跡殊可憐。
昨別俄六載,斯游定幾年。
游蹤渺無畔,淮水連河岸。
回瞻云樹深,忽忽興長嘆。
云外指京畿,秋風冷客衣。
可堪聞塞雁,正值向南飛。
了了了了,空空空空,
心肝不在臭皮袋中。
想見出神似蟬蛻,
可能吸露更餐風。
破曉涉秋江,秋江靜無瀾。濛濛白云冷,泛泛浮鷗間。隱約螺峰高,側影清波間。輕舟蕩雙槳,飛渡蘆荻灣。
薄霧散前林,行將叩巖關。盤旋石路曲,?青巖高。遠聞清梵音,古寺依岧峣。攀藤涉奇境,木落風蕭蕭。
蒼蘚留鶴跡,石泉瀉寒濤。上有百尺松,巃嵷凌云霄。松花香不掃,冷翠搖枝梢。縹緲羽衣仙,飛空架長橋。
晴霞蔽虛壁,玉殿何穹隆。層梯高百級,飄搖亙長虹。飛樓接云漢,一望天地空。秋清遠峰秀,葉落疏林紅。
湘帆片影沒,湘水一線通。江城渺不見,隔岸浮嵐重。孤原隱落日,大壑生涼風。悠然與襟期,愿尋物外蹤。
天低暮靄薄,返照明村西。芳洲采杜若,枉渚搴留夷。秋花黃未開,葉落靈均祠。
湘波流浩浩,遺恨空凄凄。白云自往還,帝子降何時。風裳與水佩,縹緲不可期。
輕舟泛明月,歸客蒼煙迷。江鶩如解意,爭隨帆影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