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二首 其二
秋聲月色饒江云,
攜壺相呼有近鄰。
今宵拚得借榻睡,
此時共作無懷民。
秋聲月色饒江云,
攜壺相呼有近鄰。
今宵拚得借榻睡,
此時共作無懷民。
秋聲、月色與江邊的云靄交融,帶著酒壺相邀的是鄰近的鄉鄰。今晚甘愿借宿共眠,此刻一同做那無懷氏時代的淳樸百姓。
饒:充滿,環繞。此處指秋聲、月色與江云相互交融,充滿天地。
攜壺:攜帶盛酒的壺具,代指邀約共飲。
拚(pàn)得:甘愿,舍得。
無懷民:無懷氏時期的百姓。無懷氏是傳說中上古帝王,其時代被視為民風淳樸、無爭無擾的理想社會。
此詩當創作于詩人居于江村、遠離塵囂的閑適時期。秋夜江村,月色籠罩,與鄰近鄉鄰共飲相聚,此情此景觸發詩人對簡單、淳樸生活的珍視,故提筆記之。
全詩以江村秋夜為背景,通過與鄰共飲、借宿的日常細節,展現鄉村生活的溫馨與和諧,暗含對返璞歸真生活的向往,語言平淡卻情感真摯。
江亭背立海城關,圍住鯤沙七線灣。
蜃閣消歸山外水,漁燈分占水中山。
眾星羅野珠千點,孤月當空玉一環。
短笛劃然長嘯起,歌聲直遏碧云間。
尋春擲盡杖頭錢,水北山南路百千。
燕子樓臺香寂寂,杏花天氣雨綿綿。
連朝小住感孤榻,三度重游恰六年。
收拾奚囊歸去也,西湖春色正無邊。
寒城雪盡曉氛氳,萬樹猿聲不可聞。東望梅花消息斷,思君一寄隴山云。
天涯歲晏雪霜繁,又見春風落塞門。一望秦川腸一斷,欲持芳草問王孫。
學業荒呻畢,歡悰隔笑鹽。
入秋先復幕,過夏亦疏簾。
門客嗔愁思,家人獻吉占。
尤憐小兒女,時報鵲鳴檐。
雄龍雌鳳盤高閣。紅墻百尺銀河落。
蠟燭散輕煙。春城寒食天。
獸環金屈戌?;ㄓ翱辗克?。
輕煙趁風斜。還來王謝家。
福星誰遣出虛危,帝念鄱人因數饑。試問公來若為政,皆言吏瘠與民肥。
我行三日鄱陽路,每向居民說歲年。蕎麥吐花勝宿麥,山田小旱熟湖田。
為政懸知如治疾,豈求湯砭一時功。但今安養無遺策,膚革充盈由本豐。
使君本是經邦手,聊為疲民滯一方。直道正聲誰可擬,百年文正故堂堂。
云共去時天杳杳,
雁連來處水茫茫。
身心一如,
身外無馀。
長安雖樂,
不是久居。
云際長江江上樓,乾坤日夕撼中流。
杯傾濁酒供懷古,筆蘸驚濤倩寫愁。
烽火南州聞轉戰,繭絲東國動咿嚘。
鳳皇黃鶴空回首,崔杜吟詩滿地秋。
不識桃源路,依稀訪舊林。
攬衣穿仄徑,躡屐上高岑。
樹影歸云暗,泉聲落澗深。
山川老我輩,愧此一登臨。
大狝行邊輦路清,塞垣風緊峭寒生。
九天秋肅貙劉信,萬帳宵巖虎衛兵。
上駟別群棚烙字,頭鵝驗獲箭書名。
太平肄武軍容盛,雙纛黃龍矗幔城。
散發梳風兩釣師。橛頭曬網柳陰移。白鷺飛邊煙浪起。都是水。只遮一面山橫翠。
淡墨鱗魚個個肥。兒孫敲火榜前炊。老瓦盆中消碧蟻。殘照里。醉來便枕青蓑睡。
更上層樓興未闌,濤聲數過幾沙灘。
亭亭目極三千界,扇扇窗開十二欄。
酒醉那知瓶報罄,棋敲不覺漏催殘。
冷然如在諸天宿,夢立瀛洲最上巒。
昨宵對月今宵雨,兩日陰晴不可憑。
客里招邀常賴友,山中棲止但依僧。
才高何必愁貧賤,時至無煩感廢興。
幾度浪浪檐際水,隨風飄灑濕孤燈。
暑氣晚來收,空齋夜景幽。
蟬鳴高木葉,船渡遠江流。
月色窗疑曙,風聲枕似秋。
不眠思舊侶,心折此淹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