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陽喜雨,呈張相國鯢淵
海國懸符為辟兵,驅來雷檄又縱橫。
中天雨露天中節(jié),半夜風云夜半晴。
繁露何須災異對,商霖原為相公生。
憂民幸慰祈年意,笑把菖蒲泛酒觥。
海國懸符為辟兵,驅來雷檄又縱橫。
中天雨露天中節(jié),半夜風云夜半晴。
繁露何須災異對,商霖原為相公生。
憂民幸慰祈年意,笑把菖蒲泛酒觥。
海邊的國度懸掛符箓是為了躲避兵災,又驅來如雷的檄文縱橫施展。天空降下甘霖正逢端午佳節(jié),半夜風云變幻后半夜又放晴。繁多的露水不必用災異之說回應,這及時雨本就是為相國而生。慶幸能慰藉相國憂民祈年的心意,笑著端起泡有菖蒲的酒杯。
海國:指靠海的地方。
懸符:懸掛符箓,舊時端午習俗,認為可辟邪。
辟兵:躲避兵災。
雷檄:如雷的檄文,這里形容雷聲。
中天:天空中。
繁露:繁多的露水,也指董仲舒的《春秋繁露》,這里可能雙關。
災異對:用災異現(xiàn)象來解釋事物的說法。
商霖:商湯時的甘霖,比喻賢相濟世。
相公:指張相國鯢淵。
祈年:祈求豐年。
菖蒲:一種水生植物,端午有喝菖蒲酒的習俗。
酒?。壕票?/p>
此詩創(chuàng)作于端午時節(jié),當時可能社會存在一定不穩(wěn)定因素,人們有避災祈福的愿望。詩人看到端午喜雨,聯(lián)想到相國憂民祈年,便創(chuàng)作此詩呈給張相國鯢淵,以表達對相國的贊美和對豐年的期盼。
這首詩主旨是借端午喜雨表達對相國的贊美和對豐年的期望。其特點是將自然景象與節(jié)日習俗、對賢相的歌頌相結合,語言典雅,用典巧妙,在當時可能有一定的社交和文化意義。
梅子黃初徧,秧針綠未抽。
若無三日雨,那復一年秋。
薄晚看天意,今宵破客愁。
不眠聽竹樹,還有好音不。
經年薪水困行朝,一日歸來百念消。
決決溪流鳴枕下,丁丁谷響應山椒。
小安課伐猶多事,無復移居莫見招。
老矣羞為吳市隱,買田從此混漁樵。
鶯啼花落后,芳草綠陰初。
良會日不足,清談風有余。
饑餐聊當肉,嬾出坐無車。
勿以貧兼病,相過跡也疏。
日日愁陰慘不開,驚風和雪振窮埃。
百年未省南州見,千里應隨北客來。
塞馬曉悲沙上月,隴人遙恨笛中梅。
獨憐寸草滋榮意,知道春從斗柄回。
今日攜壺地,南池信杖行。
紅蕖爭入眼,白鷺最關情。
待得跳珠雨,來聽打葉聲。
菰蒲最深處,只欠小舟橫。
翰墨文章妙若神,風流談笑絕纖塵。
才華最盛東西蜀,聞望相高一二人。
清奪峨眉千歲雪,麗如錦水萬花春。
我生不識東坡老,猶及頤庵見后身。
鳥聲四合陰扶疏,江湖散人拜賜初。
此君之子才墮地,一一文采如於菟。
相看又作故時面,乃是秋風篋中扇。
寸陰尺璧定何如,付與爾曹分貴賤。
投閑非避世,導引學修真。
物外元無事,壺中別有春。
水聲清夢寢,山色上衣巾。
已矣將安往,鄉(xiāng)關渺戰(zhàn)塵。
懷感花無數(shù),其時春正深。
如今重對酒,感舊獨傷心。
山鳥那知此,向人猶好音。
東城多樂事,疇昔共幽尋。
疏綠柳平蕪遠際天,青山回抱水相連。
半空梅雨昏窗色,一棹萍風破暝煙。
酒到愁來那覺醉,詩逢佳客不論篇。
只知身在將軍府,一夢江南落枕邊。
德器交情素所敦,乃翁雖逝典型存。
不惟歆向皆書府,況復封胡是相門。
意氣君方凌碧落,年齡我已到黃昏。
今晨鏡里如膏沐,歡喜仁人有贈言。
舊隱龍城在,書傳喜可知。
還來避地客,已去弄兵兒。
瘴色休看鏡,行期不問龜。
中秋一杯酒,定與故人持。
不識梯山路,今聞駕壑橋。
蛟龍深窟宅,松竹半云霄。
與子成二老,由來非一朝。
崖藤如暫寄,還往肯辭遙。
執(zhí)熱今如此,追涼定若何。
長廊受風遠,廣殿得陰多。
盛欲扶笻去,還能下榻么。
近公如玉雪,未厭數(shù)經過。
此君今日醉,不復記方隅。
窈窕因吾有,恢臺到爾無。
青猶須雨沐,直不要人扶。
旁舍連高柳,何堪與作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