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堂
過雨山堂蒸翠云,四檐藤竹鳥聲聞。
青天不動峰文坼,錦石相鮮澗道分。
流水桃花真隔世,草衣木食自為群。
籠鵝寫帖關幽興,卻憶風流晉右軍。
過雨山堂蒸翠云,四檐藤竹鳥聲聞。
青天不動峰文坼,錦石相鮮澗道分。
流水桃花真隔世,草衣木食自為群。
籠鵝寫帖關幽興,卻憶風流晉右軍。
一陣雨過后,山間堂舍周圍水汽蒸騰,仿佛翠云繚繞,堂屋的四周能聽到藤竹間鳥兒的啼鳴聲。藍天靜謐,山峰上紋理裂開,色彩斑斕的石頭相互映襯,將山澗小道分隔開來。流水與桃花的景象真如隔絕塵世一般,身著草衣、以野果為食的人自成一群。像王羲之那樣籠鵝寫帖充滿了高雅的興致,此時不禁回憶起瀟灑風流的東晉右軍將軍王羲之。
蒸翠云:雨后山間水汽蒸騰,像翠云一樣。
峰文坼:山峰上的紋理裂開。文,同“紋”。
錦石:色彩斑斕的石頭。相鮮:相互映襯顯得鮮艷。
草衣木食:以草為衣,以樹木的果實為食,指生活簡樸,遠離塵世。
籠鵝寫帖:相傳王羲之喜愛鵝,山陰有一道士養了一群好鵝,王羲之前往觀看,非常喜歡,道士要求他寫《黃庭經》來換鵝,王羲之欣然答應。
晉右軍:指王羲之,他曾任右軍將軍。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的內容可以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一個幽靜的山間環境中,遠離塵世喧囂。當時的社會或許存在著一些紛擾,詩人借此詩表達對寧靜、高雅生活的追求,可能受到東晉名士文化的影響。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閑適、高雅生活的向往。其突出特點是寫景優美,意境清幽,巧妙運用典故增添文化內涵。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重大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審美情趣和文學素養。
一紙音書喜欲狂,由來巾幗早傳芳。而今帆掛重洋去,遠勝木蘭卸戎裝。
云涌風馳出燕臺,閨中早識一奇才。明珠閃閃光爛漫,家學承傳有自來。
蓮燭啼痕怨漏長。吟蛩隨月到回廊。一屏煙景畫瀟湘。
連夜斷無行雨夢,隔年猶有著人香。此情須信是難忘。
禁幄重闈苔蘚深,
金鈴不動侍無人。
誰攜班杖來相問,
報說東園麥攏青。
砌花徑蘚,零露盡白,秋影鴻斷。寒閉虛館。料無笑語,因風墜天半。
布衾夢轉。更漏細數,塵鏡慵展。霜鬢搔短。暗中似水流年又偷換。
夜月照天末,自古關山同此怨。回首舊游,嘶驄楊柳岸。
奈樹杪參移,良會催散。紫簫聲變。便寄我音書,珍重霜霰。酒杯深、注愁還滿。
陸絕臨無地,高樓入窅冥。
江流吞楚白,山勢入吳青。
日月摩榱桷,風雷走戶庭。
憑欄清興發,我欲叩仙靈。
仙才人好,看蘭霏玉映,豐神瀟灑。洗盡人間塵俗態,應是天風吹下。
彩筆凌云,高標勝雪,襟抱宜風雅。他鄉相遇,深情一片難寫。
平生四海論交,孤懷落落,有臂無人把。偏是與君同意味,贏得風流都詫。
草長花飛,鶯啼燕去,節序將初夏。江南羈旅,幾年曾共清話。
青莎徑里香未乾,黃鳥陰中實已團。
蒸豆作烏鹽作白,屬聞丹杏薦牙盤。
北客未嘗眉自顰,南人誇說齒生津。
磨錢和蜜誰能許,去蒂供鹽亦可人。
郊原久烽火,四野何蕭索。疇堪倭更來,虔劉恣兇虐。
碣石已屠城,平山復殘爚。闖迫惠城東,公私俱驚愕。
督府鎮鵝陽,征兵連負郭。進戰未有期,內變復中作。
叛卒訌糜沸,反戈事剽掠。主將已見戕,復赴潘侯幕。
執侯質倭夷,共締攻城約。我侯了不驚,胸襟何磊落。
兵刃誰能加,忠信馴鯨鱷。一朝反間行,叛徒俱受斫。
萬姓已阽危,幸免填溝壑。生全誰之功,日遠愈炤焯。
倭夷嗣殄滅,無恙侯如昨。忠義神所歆,固令脫鋒鍔。
朝寧重賢能,領茲專城托。昆陽寵命新,蠻方待經略。
膏車赴滇南,行李惟空橐。嗟余本疏庸,辱侯情匪薄。
念侯日將遠,寸衷孰云樂。愿言崇令德,勛業標麟閣。
年年寒食疊征衫,短發違心頗耐芟。
枕上鄉思碎鳴柝,夢中歸路越巉巖。
敝裘笑我酬疏酒,粗糲旁人勸老饞。
欲達平安未成句,破窗風雨護鐙函。
一夫一妻世界會,
我與瀏陽實創之。
尊重公權割私愛,
須將身作后人師。
春風吹綠湖邊草。春光依舊湖邊道。
玉勒錦障泥。少年游冶時。
煙明花似繡。且醉旗亭酒。
斜日照花西。歸鴉花外啼。
新兩池塘足,清晨喜乍晴。
小橋垂柳色,深巷賣花聲。
鳥語迎人樂,山容照眼明。
高樓春一望,徙倚暢吟情。
明主眷南顧,懸旌仗虎臣。肅清千嶂祲,平施萬家春。日麗彤弓滿,霜開玉帳新。潢池氛漸息,安集待斯民。
感君深意氣,行復過相看。旂影搖云黑,星輝照海寒。田家晞谷種,釣客理漁竿。引劍親南斗,臨春擁畫欄。
朝陽拂煦發新思,屈艷班香許合時。儒業吾今施彩色,爭憐片雅一絲絲。
掀天駭浪海濤生,幾度滄桑歲月更。白雪陽春調寡格,平沙落雁亦成聲。
獎藻過情何敢當,瑤華寵錫氣芬芳。臨風低詠新詩句,著述名山流澤長。
親切曾伸問老翁,
東山歌唱北山吟。
弄潮須是江吳客,
別語還他漢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