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詩四首 其三
乘云去中夏,隨風濟江湘。
亹亹陟高陵,遂升玉巒陽。
云娥薦瓊石,神妃侍衣裳。
乘云去中夏,隨風濟江湘。
亹亹陟高陵,遂升玉巒陽。
云娥薦瓊石,神妃侍衣裳。
乘著云朵離開中原大地,順著風勢渡過長江和湘江。緩緩地登上高高的山陵,最終來到了玉山的南面。云間仙子獻上美玉,神女在旁侍奉整理衣裳。
中夏:指中原地區。
濟:渡過。
亹亹(wěi wěi):行進的樣子。
陟(zhì):登。
玉巒:指玉山。
云娥:云間仙子。
瓊石:美玉。
神妃:神女。
游仙詩在魏晉時期較為盛行,當時社會動蕩不安,文人多借游仙詩來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這首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但應處于這樣的大背景下,詩人可能因對現實的失望而幻想進入仙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仙境的向往,其突出特點是奇幻的想象和優美的語言。在游仙詩的發展中,豐富了此類詩歌的表現內容和藝術手法。
吾觀庖犧龍馬圖,五行惟水居其初。自從清濁奠高下,山澤通氣無時無。荊南之水亦眾矣,壯觀惟有巴陵湖。世俗相傳八百里,足跡未到空躊躇。今秋持節來南楚,舟泊岳陽訪奇古。登樓始得肆遐觀,萬頃洪濤際天宇。如從東岱窺滄瀛,一點仙山隔煙雨。長風歘起層霄間,渤渤洶洶增狂瀾。轟天揭地急雷鼓,排空炫日堆銀山。須臾風止波濤定,涵泳虛空開玉鏡。金烏飲淵千丈紅,白鷗落影一行動。行客喜甚無氛埃,連翩大舸爭往來。我亦飄然下樓去,放舟中流何快哉。蜀江西來半天瀉,瀟湘南接蒼梧野。一劍橫空有所之,丈夫不作悠悠者。洞庭洞庭七澤雄,鄒魯昔有觀瀾翁。我今賦此良不茍,乃知有本無終窮。
把酒千門朔思生,太行高雪照天京。道傍燕石晝俱隕,匣里并刀風自鳴。遂有群靈開黯淡,即看五馬頓崢嶸。相違歲月無勞數,屈指人間幾大名。
得春微澤已風流,浮采喧香奪隰洲。誰似長條無限柳,越深濃處越低頭。四五寒花簸牖輕,森森崖角裊蒼藤。忽然路轉峰分處,大地長天兩對青。
籌邊樓上望龜城,照耀千秋兩地名。今日屯田半荒廢,暮云空聽鼓鼙聲。
今夜天正寒,機杼聲不絕。辛勤錦中字,猶訴當年別。哀鴻附冥漢,潛穎泣玄穴。撫物情不平,履霜心屢折。杪歲客不還,空然衣百結。如何箕斗間,三星轉明滅。
桃葉蓮花肘后垂,揚鞭飛鞚醉回時。從他天子知名姓,幾度殺人人不知。
幽瑟花榻云間靜,濁酒春風物外情。最是繁華俱泯滅,飄飖贏得一身輕。
香霧濛濛濕翠霞,半簾殘月到仙家。野橋初過鶯聲曉,乍見春溪水漲沙。
丘中輟耕牧,挈杖返衡門。落日茅茨暗,秋天禾黍繁。鄰人送卮酒,小婦具盤飧。念此信為樂,悠然懷故園。
將進酒,煙暗碧垂絲。冷月初三歸我輩,乾坤大半屬偷兒。此夕豈無詩。
生平常慕肉飛仙,馬上論文佩兩鞬。昨夜夢成孤枕上,滿窗明月思蘧然。
洗缽脩齋煮茗芽,道心涵泳靜塵砂。閒來禮佛無馀供,汲取瓷瓶浸野花。
故老凋零盡,君猶識了翁。深知名節似,不但里閭同。政府方交辟,高賢豈久窮。他年汝溪上,伴我釣秋風。
亟來參幕府,遙望隔端城。杖鉞阻川漲,停舟待水平。島夷寧孔棘,嶂雨聿孤征。仃僅昩時事,君當不吝情。
世上閒人豈易得,不妨無事上山行。松風落落溪云外,難得秋原一望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