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次公 其二
山人常抱白云眠,夢想云林竹樹邊。
恨不一杯同卜夜,情知七字獨吟天。
由來里社無非舊,細數交游有是賢。
茗事肯隨人共煮,樵漁真足豁憂煎。
山人常抱白云眠,夢想云林竹樹邊。
恨不一杯同卜夜,情知七字獨吟天。
由來里社無非舊,細數交游有是賢。
茗事肯隨人共煮,樵漁真足豁憂煎。
山中人常常抱著白云入眠,夢想著置身于云林竹樹之間。遺憾不能與你共飲一杯通宵達旦,心里明白只能獨自吟詩。向來鄉里之人大多依舊,仔細數來交往的友人中你很賢良。若能一起煮茶品茗,那隱居的樵漁生活真能消解憂愁。
次韻:按照別人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山人:山居者,多指隱士。
卜夜:指夜飲或夜間聚會。
七字:指七言詩。
里社:鄉里。
茗事:煮茶品茗之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一個相對閑適但又有些孤獨的時期,與友人不能相聚,從而產生了對友人的思念和對隱居生活的向往,于是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思念和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意象營造出獨特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的心境和當時的社交生活。
冠蓋如云出帝都,送君何處是歸途。曲江秋水鷗尋侶,丹穴朝陽鳳憶雛。雙屐行探春信早,一尊吟對月明孤。草堂到日多耆舊,重畫香山九老圖。
炬云千萬縷,來往若乘風。赤散渚宮北,青歸沮水東。偵流飲馬去,窺壘語烏同。縱有遺俘在,何堪論戰功。
一樣風清共月明,平分那得外斯盟。合將長與貳同傳,正恐君嫌譽過情。碑斷文昌須改制,臺高馬援卻逃名。色絲黃絹儂無分,悔不文園著力耕。二車人物漢三明,來主壺山壽永盟。眾口是碑均詠德,片言如秤不容情。斯文陰有扶持力,循吏何求烜赫名。早晚政成天上去,舊廛還憶老農耕。
三十年前下董幃,姓名早見注黃扉。古今文字非無托,天地精華信有歸。金匱入編嚴斧鉞,紫泥承詔落珠璣。斯文盛代惟公輩,林下何曾有布衣。
菰叢蒼蒼集煙渚,山頭濕云半為雨。垂蘿繞屋茅覆墻,石燕林鳩似相語。桃花落盡梅子黃,南湖北泖俱茫茫。黃泥道路白頭浪,知是江南煙水鄉。長安溽暑秋過半,雨濕書床盡糜爛。三年詩逋坐盈案,拂君畫圖為君嘆。閉門覓句無人催,呼童卷送休徘徊。君看白石最深處,紙背猶濕青莓苔。
山蔽吳天密,江蟠楚地深。浮云堆白玉,落日瀉黃金。渺渺隨行旅,紛紛換歲陰。強將詩詠物,收拾濟時心。
萬點馀香收不得,倚樓莫怨笛聲吹。此情已在和羹鼎,自與東風暗有期。
只有觀書樂,其如病眼何。但令吾意適,不必卷頭多。
青山如龍行且伏,渴欲飲海海不足。輕衫短屩小筇枝,獨上龍頭叩龍腹。龍腹空洞聲豅豅,豈有神倉閉神粟。楝花風起鯼魚來,遠望漁艘似浮鶩。痛思我祖伯豐氏,遺墨宛然三過讀。無食無家走千里,尚賴馀休守觚牘。瓜瓞子母相鉤帶,斷蔓殘根僅能續。徘徊瞻眺不勝情,貧賤何由復邦族。忽從巖半黑云生,歸去驚雷撼崖谷。相望咫尺異陰晴,眾客山椒我山麓。
雨后江村還晚照,荒徑垂楊,濕共青青草。暈碧涵光煙樹渺,穿林燕子雙雙小。梔子臨風開正好,獨立花前,忘卻須臾老。不是浮生歸去早。鷓鴣聲在最高杪。
堤晚游人爭渡,花密流鶯亂鳴。近水亭臺柳色,轉山樓觀鐘聲。煙外幽人獨立,落日正照平臺。野鷺聯翩飛去,山云斷續歸來。楚尾吳頭舊夢,水邊山際閒情。一夜杏園風急,等閒吹老鶯聲。
早折宮花上玉墀,郎曹五轉冠藩維。西銓藻鑒冰霜在,南國威名草木知。洛社幾年初入會,昴精前夜忽騎箕。薤歌不盡思賢意,落日長江起碧漪。
中年曾作羽林郎,誰怕橫飛塞上霜。自羨當年班定遠,能將十騎斬賢王。
積雨空林喜報晴,杖藜隨意傍江行。天寒木落青山出,日轉沙虛白鳥鳴。漫擬東林時釀黍,自憐南畝晚歸耕。潁川高士能相過,閒把瑤琴膝上橫。
年逾七十鬢成霜,甲子從容化日長。堂上政須夸福壽,人間不必論閑忙。霜天稻熟魚烹鯉,雨夜橙香蟹擘黃。衣彩已聞成樂養,風云有路看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