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方正學內翰
三十年前下董幃,姓名早見注黃扉。古今文字非無托,天地精華信有歸。金匱入編嚴斧鉞,紫泥承詔落珠璣。斯文盛代惟公輩,林下何曾有布衣。
三十年前下董幃,姓名早見注黃扉。古今文字非無托,天地精華信有歸。金匱入編嚴斧鉞,紫泥承詔落珠璣。斯文盛代惟公輩,林下何曾有布衣。
思量往事一愁容,
阿母曾邀到漢宮。
城闕不存人不見,
茂陵荒草恨無窮。
世間何事不潸然,得失人情命不延。
適向蔡家廳上飲,回頭已見一千年。
河漢雖云闊,三秋尚有期。情人終已矣,良會更何時。
朱閣臨清溪,瓊宮銜紫房。佳情期在此,只是斷人腸。
春夢悠揚生下界,
一堪成笑一堪悲。
馬嵬不是無情地,
自遇蓬萊睡覺時。
滄海成塵幾萬秋,
碧桃花發長春愁。
不來便是數千載,
周穆漢皇何處游。
我本籍上清,謫居游五岳。
以君無俗累,來勸神仙學。
葛洪還有婦,王母亦有夫。
神仙盡靈匹,君意合何如。
玩水登山無足時,
諸仙頻下聽吟詩。
此心不戀居人世,
唯見天邊雙鶴飛。
圣主何曾識仲都,
可嗟社稷在須臾。
市東便是神仙窟,
何必乘舟泛五湖。
鴛鴦相見不相隨,
籠里籠前整羽衣。
但得他時人放去,
水中長作一雙飛。
白云飄飄星漢斜,
獨行窈窕浮云車。
仙郎獨邀青童君,
結情羅帳連心花。
南枝向暖北枝寒,
一種春花有兩般。
憑仗高樓莫吹笛,
大家留取倚闌看。
相如曾作鳳兮吟,昔被文君會此音。
今日孤鸞還獨語,痛哉仙子不彈琴。
君子既執迷,無由達情素。
明月海山上,秋風獨歸去。
若能相伴陟仙壇,
應得文簫駕彩鸞。
自有繡襦并甲帳,
瑤臺不怕雪霜寒。
藥苗不滿笥,又更上危巔。
回首歸去路,相將入翠煙。
曾折松枝為寶櫛,又編栗葉代羅襦。
有時問卻秦宮事,笑撚山花望太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