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懷古
今日題詩處,
明朝跡又塵。
不知江漢水,
流盡幾多人。
今日題詩處,
明朝跡又塵。
不知江漢水,
流盡幾多人。
今天我在這里題詩的地方,到了明天這里的痕跡又會化作塵埃。不知道這江漢之水,已經流走了多少人啊。
題詩:寫詩。
跡:痕跡。
塵:塵埃,這里指痕跡消失。
江漢水:長江和漢水。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是在游覽赤壁古跡時,面對歷史遺跡和滔滔江水,有感于時光的無情和人生的渺小,從而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感慨時光易逝、人生無常。其特點是短小精悍,意境深遠,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哲理。雖未在文學史上有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對人生和歷史的思考。
使君家在渭川上,茅堂正對青瑯玕。
皇陂月出夜初靜,紫閣云連秋映寒。
已愛冉冉坐中見,更要瀟瀟吟處看。
聞道南鄰有蔣詡,攜壺相過日高談。
辨地要從苗,
枝殘葉后凋。
春風收契券,
鋤柄亦抽條。
早歲西廂跪直言,
起迎天步晚臨軒。
何知老侍曾孫圣,
欲泣龍髯吐復吞。
乾坤忙里幾人閑,
榮辱升沉總不關。
風日山中草堂靜,
細聽黃鳥轉綿蠻。
雪帳垂空萬事休,醉來高枕竹貓頭。不知金谷園中障,輸與儂家幾百籌。
荊王翠羽衾中夢,太尉銷金帳里歌。若以道人銀色界,雖無歡笑亦無魔。
咫尺有千嶂,何況見面希。
相去日以遠,相期日以非。
堅白雖自矢,磨涅亦非宜。
茍非金與石,胡能終勿移。
厥初豈不光,厥后難可知。
安得守貞人,萬里相因依。
東海人奴蓋世雄,
卷舒八道勢如風。
碧蹄倘得擒渠反,
大壑何由起蜇龍。
欲笑周文歌宴鎬,遙輕漢武樂橫汾。
豈知玉殿生三秀,詎有銅池出五云。
陌上堯樽傾北斗,樓前舜樂動南薰。
共歡天意同人意,萬歲千秋奉圣君。
田食不厭肥,沙宿不厭廣。
天長洲渚靜,露下蒹葭響。
關河屢超忽,寒暑互來往。
南翔先雪過,北翼迎春返。
預愁遠道苦,豈暇高丘想。
同類聊自持,分飛恐矰網。
雨過風微。溫泉浴倦,妃子妝遲。
翠袖牽云,朱唇得酒,臉暈胭脂。
年年海燕新歸。怎奈向、黃昏恁時。
倚遍瓊干,燒殘銀燭,花又爭知。
相逢俱是濟時賢,愧我無能著祖鞭。
厚祿故人無一字,措資散吏又三年。
杜陵老屋秋風破,庾亮高樓夜月圓。
蘭秀菊芳長誤我,酒酣頻喚奈何天。
步出西門外,牢愁一剎消。
魚跳鸕影直,風遞橘香遙。
菜籽隔年種,草根和糞燒。
最憐霜岸下,童子烤紅苕。
蟨與駏虛,乍兔乍鼠。
長短相濟,彼我俱舉。
有若自然,同心共膂。
嶺南靈跡千年在,憑吊秋來思轉勞。
穗石煙霞埋井里,越王臺殿沒蓬蒿。
山中瑤草年年長,海上珠光夜夜高。
虹澗鶴臺俱杳漠,不禁蓬鬢兩蕭騷。
清霜飛畫楝,柏府晝長關。炯炯臺端孤月,林靜夜烏安。
我愛漢庭老吏,本是玉堂詞客,江海召初還。冠峨金豸角,袍繡鶴頭丹。
酒杯深,檐花纖,劍歌殘。幾度笑談今古,坐久藉余閑。
總是杜陵高格,只有謫仙豪興,郊島太癯寒。知音誰大雅,文藻落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