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菊
白苦黃甘早已知,生餐好及歲寒時。落英不落真惟汝,香國無香總在茲。瘴地豈愁南雪食,炎天那得早霜欺。朝朝采摘當籬落,未有忘憂酒滿卮。
食盡枝枝白與黃,鮑焦蔬好讓芬芳。終年灌溉圖秋飽,最早栽培為晚香。味芳不妨蟲蟻避,影孤那代李桃僵。梅花至日勞相伴,佳色參差映壽陽。
烹瀹甘酸任意餐,仙人服食不曾難。芝華豈是療饑物,菊藥繇來久視丹。九日色同高士醉,三秋香為逐臣寒。芙蓉墜露長兼飲,高潔如蟬取自歡。
白苦黃甘早已知,生餐好及歲寒時。落英不落真惟汝,香國無香總在茲。瘴地豈愁南雪食,炎天那得早霜欺。朝朝采摘當籬落,未有忘憂酒滿卮。
食盡枝枝白與黃,鮑焦蔬好讓芬芳。終年灌溉圖秋飽,最早栽培為晚香。味芳不妨蟲蟻避,影孤那代李桃僵。梅花至日勞相伴,佳色參差映壽陽。
烹瀹甘酸任意餐,仙人服食不曾難。芝華豈是療饑物,菊藥繇來久視丹。九日色同高士醉,三秋香為逐臣寒。芙蓉墜露長兼飲,高潔如蟬取自歡。
白色菊苦、黃色菊甘的特性早已熟知,鮮食正適合在寒冬時節。只有你(菊花)的花瓣雖至歲寒仍未落,香國中真正的香氣全在你這里。南方濕熱之地何須愁食菊,炎夏又怎會有早霜相欺。每日在籬邊采摘,未用忘憂酒也已心滿意足。白菊黃菊都被采食殆盡,連古代隱士鮑焦的野菜也遜色于你的芬芳。終年灌溉只為秋日飽食,最早栽培是為了晚來的清香。味道芳醇連蟲蟻也避開,孤影不似桃李代人受過。冬日與梅花相伴,秀色倒映在壽陽公主的妝面。煮煎調酸甜隨意食用,如仙人服食般并不困難。靈芝哪能充饑,菊花本就是延年益壽的丹藥。重九時顏色如高士醉容,三秋香氣為逐臣添寒。常飲芙蓉上的墜露,高潔如蟬自享清歡。
落英:原指落花,此處指菊花雖至歲寒仍未落。
瘴地:南方濕熱多瘴氣之地。
鮑焦:古代隱士,以采薇為食,此處用典代指清苦飲食。
烹瀹(yuè):煮、煎。
繇(yóu):通“由”。
久視丹:道教指使人長壽的丹藥。
逐臣:被貶謫的臣子。
芙蓉墜露:化用《離騷》“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喻高潔。
此詩或作于秋日,古代文人多以菊喻志。作者通過詠食菊,可能反映其在困境中(如貶謫或隱逸)對高潔品格的堅守,借菊的“晚香”“耐寒”特性,表達不趨炎附勢、安貧樂道的心境。
全詩以“食菊”為線索,從菊的性味、生長特性寫到采食場景,再升華至其象征意義,贊美菊花的高潔堅韌,體現作者對淡泊品格的追求及逆境中的樂觀。語言質樸而意蘊深遠,是托物言志的典型之作。
暉暉晴日動寒灰,書罷衡門為子開。莫似王郎著杯酒,更無茶思竹邊來。
八月邊庭毳幕單,十分月色不曾看。花前猶自忘遲暮,事退何心怨早寒。朝日遙憐鴉影淡,戰風漸覺葉聲乾。衰頹未得無生忍,可笑將心何處安。
笑撫湖山跡易陳,先賢祠宇一番新。玉魚蔓草多無主,白鵠秋天迥有神。曲港穿沖花外騎,赤闌扶約水邊人。岡頭□□枯梅蘗,獨是先生肺腑親。
說妙談玄了不通,爭如默默守其中。不偏不倚玄關透,不易方能合圣功。
林影溪光靜自如,蕭疏短鬢獨騎驢。可能胸次都無事,擬向山中更著書。
一鞭春色去迢迢,溪上紅妝笑語嬌。酒醉不知行客避,競眠芳草斗裙腰。
香中日月久無鄰,特地過從兩玉人。何必開軒視天壤,角聲嘹亮自知春。
麥徑縈紆縮寄蝸,傳呼驚倒望前牙。能忘特進群公表,來訪尋常百姓家。草市波喧騰騎竹,柴門路隘簇鞍花。屏窺不信雌同甲,為倍高明兩鬢蕭。
方丈蕭蕭落葉中,暮天深巷起悲風。流年不盡人自老,外事無端心已空。家近小山當海畔,身留環衛蔭墻東。遙聞相訪頻逢雪,一醉寒宵誰與同。
漢高歌大風,雄氣云飛揚。武帝塞瓠子,放歌亦蒼涼。高歡攻玉壁,士卒多死喪。勢窮解圍去,悲感涕泗滂。斛律敕勒歌,聲情何慨慷。千古絕妙詞,風低見牛羊。古來梟杰士,成敗皆非常。奄奄無生氣,蜍志誠可傷。
素華臺榭壓昆丘,況近仙家十二樓。白里深蟠龍虎氣,空中遙接鳳凰游。琉璃研水偏盛月,云母屏風不隔秋。姑射山中有冰雪,神人愿與國同休。
支筇石壁聽溪聲,卻看云山萬疊新。總是詩情吟不徹,一時分付與吾人。
立鼎燒乾四大海,安爐煉碎五虛彌。金丹成象包三界,方是男兒得志時。
睡起晴窗正憶渠,老兵聲喏到前除。新詩價重連城璧,便覺貧家富不虛。
庭下芝蘭秀,堂中簡策清。都緣無嗜好,不是近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