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儒釋道三教總贈程潔庵:道教十四首 其十三 九轉神丹
立鼎燒乾四大海,安爐煉碎五虛彌。金丹成象包三界,方是男兒得志時。
立鼎燒乾四大海,安爐煉碎五虛彌。金丹成象包三界,方是男兒得志時。
烏兔倏東西,天行若旋磨。
我年日以增,我志日以挫。
回思昔所業,不值一涕唾。
傷哉迷復兇,蜜沒矯游惰。
朝光海上升,起起毋耽臥。
百年曾幾何,一半睡鄉過。
莫打黃鶯兒,留啼驚夢破。
花光月色影霏微。
陣陣香風拂繡幃。
閑倚畫屏蘭麝郁。
夜闌時。
塞外雙鴻歸不歸。
塞翁何必恨失馬,
城火可憐殃及魚。
一笑出門天萬里,
擔頭猶有斥奸書。
東西溝水兩分流
不解歡娛不解愁
一轉秋波無限思
撩人春睡尚迎眸
泰壇吉日奉明煙,肅肅宸衷秉至純。天遣瑤華昭景貺,旋開云翳粲星文。
九重孝德超前古,日日承歡在寶慈。圣母圣皇天所祐,太平至樂萬年期。
元愷登庸比舜功,恤民愛物禹湯同。九州四海涵恩澤,都在陽和化育中。
蠲逋賑乏自皇仁,紫鳳銜書歲歲新。雨露洋洋被遐邇,乾坤萬物總皆春。
萬國來朝會縉紳,除愆宥過賜更新。歡聲好似春雷震,一片嵩呼徹紫宸。
三雪為祥表臘前,融融嘉氣集新年。太平有兆人人說,圣德中和格上天。
元旦年年頒寶敕,樂同文武及黔黎。金吾五夜皆無禁,飲酒為歡慎禮儀。
連城燈火粲繁星,簫鼓聲兼祝頌聲。上祝君王萬年壽,年年寰宇樂升平。
翠華高駐廣寒宮,萬戶千門寶炬紅。瞻仰君王大明德,還如麗日正天中。
西苑華釭千萬斛,與民同樂載綸言。群臣百姓兼遐裔,瞻仰歡呼戴圣恩。
行,日午歸來打八更。荒草里,結舌話無生。
住,和聲塞斷來時路。斗柄垂,風云常滿肚。
坐,往來凡圣如推磨。罷休休,相招不肯過。
臥,精進誰知成懶惰。念摩訶,不如還忍餓。
閶闔陽生積雪光,高城夕送雁千行。
江南不見梅花使,薊北空持柏葉觴。
銀燭莫教歌管歇,玉顏應笑鬢絲長。
風流漸覺詞人散,不待他年憶建章。
難免是棲棲,惟君不乞醯。
饑腸寧自斷,強項可教低。
小警聞古北,高談到日西。
無知信天道,伯道竟無兒。
歇肉每經月,儲糧不數旬。
喜花巾拽石,熟果袖分人。
祝哽虛高席,飛書謝小民。
頹波誰便砥,拳石自嶙峋。
自知不是明時用
爛額焦頭力謾多
驅去復來仍此都,
豈惟人誚鬼揶揄。
顧防未免罹矰繳,
卻使高人賦雁奴。
別離二十載,
書到見交情。
始信山居好,
益憐詩韻清。
花開宋玉宅,
云抱楚王城。
何處思君切,
秋高古北平。
江城對面青崔嵬,群峰一一隨城來。名園花柳競奪秀,池光映日波瀠洄。
豪竹哀絲最激越,主人愛客清樽開。
公子翩翩乃雛鳳,新詩示我何累累。卻看華藻集毫素,有如肺腑藏瓊瑰。
即今世故多喪亂,俯仰古今縈襟懷。紅羊浩劫經十載,馀生獲免亦幸哉。汝當努力惜佳日,譬之種樹宜灌培。春華秋實成大器,廟堂待取梁棟材。
叩齒梳頭才了,玉鳧煙未殘。又綺日、薄映南窗,垂簾處、院竹誰看。暉暉玉山照座,金貂客、一洗郊島寒。聽說詩、妙解人頤,蓮花舌、似導魚上竿。
尚憶湖亭倚欄。銅瓶活火,圓甌細蹙微瀾。路遠于天。更無意、乞東還。惟余昌明一盞,綠玉色、透中邊。腸枯自憐。誰知飲茶足,詩更妍。
一片剛方鐵石心,
梅花冷淡獨知音。
君王外貌雖加敬,
賣直誰知內忌深。
我行樵川道,十日無雞聲。籬欹路亦斷,麥死田未耕。野雀噪虛灶,炊絕何由生!
有翁草間伏,見人如鳥驚。屢喚不回首,恐是豫章兵。
豫章兵亦銳,主將亦有名。今春大出師,曾一近郡城。是時義聲震,志在開門迎。城外忽奔北,勢潰無支撐。
可憐內附者,鋒刃駢首嬰!攻城既失利,攻野肆搒掠。居積既以盡,搜括罄瓶罌。
此豈主將過,或未紀律明。嗟哉烏合眾,約法安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