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之懷秋暮愈切道遠囊空何日發軔謾作呈知己
西游忽忽過秋深,北風蕭蕭吹客襟。
破錦囊中金一縷,瘦藤枝外石千尋。
丹霞露啄無炊粒,紫蓋冥棲謝結陰。
便欲五峰尋故宅,白頭未了百年心。
西游忽忽過秋深,北風蕭蕭吹客襟。
破錦囊中金一縷,瘦藤枝外石千尋。
丹霞露啄無炊粒,紫蓋冥棲謝結陰。
便欲五峰尋故宅,白頭未了百年心。
西游匆匆已過深秋時分,北風蕭蕭吹打著游子的衣襟。破舊的錦囊里僅有一絲錢財,瘦藤枝外是高聳千尋的山石。丹霞巖邊露啄卻無米可炊,紫蓋峰下隱居難尋遮陰。想要前往五峰尋找舊居,白發蒼蒼仍未了卻一生心愿。
忽忽:匆匆、急忙的樣子。
客襟:游子的衣襟,代指游子的行裝或處境。
金一縷:形容錢財極少,僅存一絲。
千尋:古代八尺為一尋,千尋極言山石高峻。
丹霞:指南岳衡山的丹霞峰,為衡山七十二峰之一。
紫蓋:指紫蓋峰,衡山七十二峰之一,因狀如紫蓋得名。
冥棲:隱居、幽居。
五峰:指衡山五座主峰(如祝融、紫蓋、云密、石廩、天柱),代指南岳舊居所在。
百年心:指一生的心愿、夙愿。
此詩或為詩人晚年漂泊時所作。秋暮時分,對南岳舊居的思念愈發濃烈,但因路途遙遠、盤纏匱乏,歸期未定,故寫詩寄贈知己,傾訴內心的急切與無奈。
全詩圍繞“秋暮懷南岳”展開,以秋景起興,通過“囊空”“無炊”等細節寫困窘,以“白頭未了”直抒夙愿未償之痛,真實反映漂泊之苦與歸心之切,情感真摯,畫面感強。
二室峰前水,三川府右亭。
亂流深竹徑,分繞小花汀。
池角通泉脈,堂心豁地形。
坐中寒瑟瑟,床下細泠泠。
雨夜思巫峽,秋朝想洞庭。
千年孤鏡碧,一片遠天青。
魚戲搖紅尾,鷗閑退白翎。
荷傾瀉珠露,沙亂動金星。
藤架如紗帳,苔墻似錦屏。
龍門人少到,仙棹自多停。
游憶高僧伴,吟招野客聽。
余波不能惜,便欲養浮萍。
洛城今古足繁華,
最恨喬家似石家。
行到窈娘身沒處,
水邊愁見亞枝花。
莫怪頻過有酒家,
多情長是惜年華。
春風堪賞還堪恨,
才見開花又落花。
擾擾走人寰,爭如占得閑。
防愁心付酒,求靜力登山。
見藥芳時采,逢花好處攀。
望云開病眼,臨澗洗愁顏。
春色流巖下,秋聲碎竹間。
錦文苔點點,錢樣菊斑斑。
路遠朝無客,門深夜不關。
鶴飛高縹緲,鶯語巧綿蠻。
養拙甘沉默,忘懷絕險艱。
更憐云外路,空去又空還。
若論秋思人人苦,最覺愁多客又深。
何況病來惆悵盡,不知爭作送君心。
南行春已滿,路半水茫然。
楚望花當渡,湘陰橘滿川。
山橫湖色上,帆出鳥行前。
此任無辭遠,親人貴用還。
但見城池還漢將,
豈知佳麗屬蠻兵。
錦江南度遙聞哭,
盡是離家別國聲。
我家蜀地身離久,
忽見胡山似劍門。
馬上欲垂千里淚,
耳邊唯欠一聲猿。
渺渺楚江上,風旗搖去舟。
馬歸云夢晚,猿叫洞庭秋。
別思滿南渡,鄉心生北樓。
巴陵山水郡,應稱謝公游。
馬急人忙塵路喧,
幾從朝出到黃昏。
今來合掌聽師語,
一似敲冰清耳根。
白須虜將話邊事,自失公權怨語多。
漢主豈勞思李牧,
百戰無功身老去,羨他年少渡黃河。
幽島曲池相隱映,
小橋虛閣半高低。
好風好月無人宿,
夜夜水禽船上棲。
人間多別離,處處是相思。
海內無煙夜,天涯有月時。
跳魚翻荇葉,驚鵲出花枝。
親友皆千里,三更獨繞池。
處處煙霞尋總遍,卻來城市喜逢師。
時流見說無人在,長憂一日歸天去,未授靈方遣問誰。
君在桐廬何處住,草堂應與戴家鄰。
初歸山犬翻驚主,
秋風釣艇遙相憶,七里灘西片月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