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中感事
洛城今古足繁華,
最恨喬家似石家。
行到窈娘身沒處,
水邊愁見亞枝花。
洛城今古足繁華,
最恨喬家似石家。
行到窈娘身沒處,
水邊愁見亞枝花。
洛陽城從古至今都十分繁華,最讓人痛恨的是喬家像石家一樣豪奢。走到窈娘香消玉殞的地方,在水邊憂愁地看到低垂的花枝。
洛城:指洛陽城。
喬家似石家:喬家、石家均為豪富之家。石家指西晉石崇,以豪奢著稱。這里喬家也如石崇家般奢華。
窈娘:武則天時喬知之婢女,美貌善歌舞,被武承嗣奪去,窈娘投井而死。
亞枝花:低垂的花枝,亞,通“壓”。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武則天時期,社會表面繁華,武氏家族等權貴生活豪奢。喬知之的婢女窈娘被武承嗣奪走后自殺,詩人可能是在游覽洛陽時聽聞此事,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窈娘的悲劇批判豪富權貴的惡行。其突出特點是用繁華與悲劇對比,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展現了當時社會的一個側面,反映了詩人對社會現象的關注。
漸向浮生老,前期竟若何。
獨身居處靜,永夜坐時多。
厭逐青林客,休吟白雪歌。
支公有遺寺,重與謝安過。
一自幽山別,相逢此寺中。
高低俱出葉,深淺不分叢。
野蝶難爭白,庭榴暗讓紅。
誰憐芳最久,春露到秋風。
閉門不出自焚香,擁褐看山歲月長。
雨后綠苔生石井,
更說本師同學在,幾時攜手見衡陽。
擁褐安居南岳頭,白云高寺見衡州。
石窗湖水搖寒月,垂垂身老將傳法,因下人間遂北游。
迢遞山河擁帝京,
參差宮殿接云平。
風吹曉漏經長樂,
獨有淺才甘未達,
多慚名在魯諸生。
白石先生眉發光,已分甜雪飲紅漿。
衣巾半染煙霞氣,
千年城郭如相問,華表峨峨有夜霜。
雁響天邊過,高高望不分。
颼飗傳細雨,嘹唳隔長云。
散向誰家盡,歸來幾客聞。
還將今夜意,西海話蘇君。
榆落雕飛關塞秋,
黃云畫角見并州。
翩翩羽騎雙旌后,
上客親隨郭細侯。
共愛芳菲此樹中,
千跗萬萼裹枝紅。
遲遲欲去猶回望,
覆地無人滿寺風。
不隨晴野盡,獨向深松積。
落照入寒光,偏能伴幽寂。
獨游野徑送芳菲,
高竹林居接翠微。
綠岸草深蟲入遍,
蓬蓽永無車馬到,
更當齋夜憶玄暉。
欲就東林寄一身,尚憐兒女未成人。
柴門客去殘陽在,深山蘭若何時到,羨與閑云作四鄰。
共憶南浮日,登高望若何。
楚田湖草遠,江寺海榴多。
載酒尋山宿,思人帶雪過。
東西幾回別,此會各蹉跎。
舊依支遁宿,曾與戴颙來。
今日空林下,唯知見綠苔。
春山古寺繞滄波,
石磴盤空鳥道過。
百丈金身開翠壁,
不與方袍同結社,
下歸塵世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