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柯子?南歌子
郭泰曾名我,劉翁復見誰。入廛還作和羅槌。特地干戈相待、使人疑。
秋浦橫波眼,春窗遠岫眉。補陀巖畔夕陽遲。何似金沙灘上、放憨時。
郭泰曾名我,劉翁復見誰。入廛還作和羅槌。特地干戈相待、使人疑。
秋浦橫波眼,春窗遠岫眉。補陀巖畔夕陽遲。何似金沙灘上、放憨時。
郭泰曾讓我揚名,劉翁之后又有誰能如此。進入塵世還像和羅槌一樣隨波逐流。特意以干戈相對,讓人心中生疑。秋浦的女子有橫波流轉的美目,春窗旁似有遠山般的秀眉。補陀巖畔夕陽遲遲不落。怎比得上在金沙灘上盡情憨樂的時候。
郭泰:東漢名士,這里可能借指能讓自己聲名遠揚之人。
劉翁:具體所指不詳,推測也是一位有影響力的人物。
入廛(chán):進入塵世、集市。和羅槌:一種工具,這里比喻隨波逐流。
秋浦:地名,也可指代秋浦的女子。橫波眼:形容眼睛清澈明亮、流轉生情。
遠岫(xiù)眉:像遠處山巒一樣的眉毛,形容女子眉毛秀美。
補陀巖:佛教圣地普陀山的巖石,象征著清凈之地。
金沙灘:可能是一個讓人放松、歡樂的地方。
由于缺乏具體的作者信息,難以確切知曉創作時間和地點。但從詩詞內容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一個人際關系復雜、充滿紛爭的社會環境中,內心渴望擺脫這種紛擾,追求清凈自由的生活。創作此詩時,詩人或許回憶起曾經的美好時光,有感而發。
這首詞主旨是表達對塵世紛爭的不滿和對自由清凈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通過用典、對比等手法,將塵世與理想境界進行鮮明對比。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能反映出當時文人在復雜社會環境中的情感和追求。
少年流落在并州,裘脫文君取次游。
攜挈共過芳草渡,
坊號偃松人在否,餅爐南畔曲西頭。
林下天書起遁逃,不堪移疾入塵勞。
黃河近岸陰風急,荀家位極兼禪理,應笑埋輪著所操。
鹿原陰面浐州湄,
坐覺林泉逼夢思。
閑景院開花落后,
備足好中還有闕,
許昌軍里李陵詩。
三省推賢兩掖才,關東深許稍遲回。
舟浮汝水通淮去,
西樓一望知無極,更與何人把酒杯。
長安千萬蹊,迷者自多迷。
直性身難達,良時日易低。
環簷消舊雪,晴氣滿春泥。
那得同君去,逢峰苦愛齊。
關睢憔悴一儒生,忽把魚須事圣明。
貧得俸錢還乍喜,班列道孤君不見,曲江春暖共僧行。
萬滴相隨萬響兼,
路塵天產盡旁沾。
源從顥氣何因絕,
嘉名已極終難稱,
別是風流不是簾。
條綠似垂纓,離筵日照輕。
向人雖有態,傷我為無情。
橋遠孤臨水,墻低半出營。
天津曾此見,亦是愴行行。
風雨禪思外,應殘木槿花。
何年別鄉土,一衲代袈裟。
日氣侵瓶暖,雷聲動枕斜。
還當掃樓影,天晚自煎茶。
汲汲復營營,東西連兩京。
關??古若在,山岳累應成。
各自有身事,不相知姓名。
交馳兼眾類,分散入重城。
此去應無盡,萬方人旋生。
空余片言苦,來往覓劉楨。
一寢閑身萬事空,任天教作假文翁。
旗穿島樹孤舟上,
佳期說盡君應笑,劉表尊前且不同。
瓶缽鎮隨腰,怡然處寂寥。
門禪從北祖,僧格似南朝。
性近徒相許,緣多愧未銷。
何傳能法慧,此岸要津橋。
輕毛疊雪翅開霜,紅觜能深練尾長。
名應玉符朝北闕,從此定知棲息處,月宮瓊樹是仙鄉。
古跡是何王,平身入石房。
遠村通后徑,一郡隔前岡。
晝靜唯禪客,春來有女郎。
獨醒回不得,無事可焚香。
夾徑盡黃英,不通人并行。
幾曾相對綻,元自兩行生。
叢比高低等,香連左右并。
畔搖風勢斷,中夾日華明。
間隔蛩吟隔,交橫蝶亂橫。
頻應泛桑落,摘處近前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