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李頻
長安千萬蹊,迷者自多迷。
直性身難達,良時日易低。
環(huán)簷消舊雪,晴氣滿春泥。
那得同君去,逢峰苦愛齊。
長安千萬蹊,迷者自多迷。
直性身難達,良時日易低。
環(huán)簷消舊雪,晴氣滿春泥。
那得同君去,逢峰苦愛齊。
長安有千萬條道路,迷路的人自然更容易迷失方向。性格剛直的人難以仕途通達,美好的時光容易過去。屋檐周圍的舊雪消融,晴朗的氣息彌漫在春天的泥土里。怎么能和你一同離去,遇到山峰都同樣喜愛。
蹊:小路。
直性:剛直的性格。
達:通達,指仕途順利。
低:流逝,過去。
環(huán)簷:屋檐周圍。
此詩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不詳。當時詩人可能身處長安,在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中,仕途不順。李頻是詩人友人,詩人可能羨慕友人的生活狀態(tài),故而寫下此詩表達感慨與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自身境遇,向往與友人同游。特點是借景抒情,語言質樸。它反映了當時文人在仕途上的困境和對自然的追求。
患難合扶攜,臨危路各迷。
傳聞妻奔北,邂逅子隨西。
心悼驚雷燕,身寒立雨雞。
明朝問家事,空壁雪風凄。
恭惟陳簡齋,與鶴山魏公。堂堂二先生,后學之所宗。遺跡所到處,百世猶高風。
武岡有向氏,乃祖家詩禮。簡齋曾來訪,鶴山亦踵至。二先生來時,草木亦光賁。
主人跼蹐迎,出門見大賓。大帶束深衣,整容而肅襟。揖客坐上坐,樽酒與細論。
向氏家本儒,苦無黃金籯。惟有無加莊,留以遺子孫。此莊不在田,非謂三百囷。
莊者敬之謂,為學之入門。乃祖燕后人,有書便不貧。能令二先生,肯來共斯文。
向來吾南昌,隠者蘇云卿。魏公令地主,而來訪一民。匹夫道義重,王侯失其尊。
古人不傲士,此風今猶存。
一年景物秋最好,秋到重陽秋更老。
留取黃花待再來,慇懃寄與西風道。
菊花了后到梅花,梅花開時雪交加。
何當雪月交光夜,與君重約醉流霞。
停舟過橋去,兩岸綠垂楊。
繞屋水為界,入門花滿廊。
如今為道觀,聞昔是書堂。
此意與誰說,春風湖渺茫。
劫火不飛處,便如仙洞源。
載秧交野艇,賣筍到僧門。
潮水河分港,南風雨暗村。
家山百里外,回首已黃昏。
以儒飾吏號通材,忽報曹裝打疊回。
個樣歸舟惟載月,若為送客只將梅。
云凝春樹何堪別,晝永甘棠待再來。
無限依依懷渭水,攬衣不寢夜徘徊。
伏羲先天易,其初一太極。
太極生陰陽,陰陽各有畫。
濂溪何所傳,妙得于太極。
極上作一圈,一圈只是白。
伏羲已為贅,大小圈更十。
不知果何意,多是祖河圖。
所以負笭者,敢于嗤吾徒。
愿與易相忘,圈點畫皆無。
憶昨云從東野時,天街攜手話心知。
澹庵往矣誰其嗣,文定今之學者師。
德邵年高前輩行,山摧木壞哲人萎。
虎頭城下艱難共,古道如公更有誰。
此心無所著,閑散似神仙。
每日三餐飯,誰家一熟田。
健吟輸少俊,起思憶衰年。
安得同攜手,倘徉泉石邊。
晴行不自覺,又入此山來。
失笑谷聲應,坐迎僧戶開。
簷風數(shù)行竹,窗日一枝梅。
歸策休催發(fā),得閑能幾囘。
頭臚如此可何官,習氣居然簡冊間。
似有宿緣吾士友,差強人意此溪山。
青衿笑語非為冷,黃卷工夫可得閑。
珍重相期進明德,莫教具素有慚顏。
蘂珠仙子駕紅云,來說瑤池分外春。
道是當年和露種,三千花實又從新。
紅云元透西昆路,青鳥銜枝花顫舞。
薰風初動子成初,消息一年傳一度。
安仁斗來大,地窄瞰官途。
吏散晚衙早,人稀夜市無。
山多田占少,澗曲水來迂。
猶道茅包錦,縣官來索租。
夜寂氣如洗,心閑理自明。
凝香清夢寐,讀易悟生平。
月樹烏驚曉,云階鶴報更。
閉門佳致意,名利一毛輕。
此地何時立,相傳歲月多。
僅留殘刻在,免得后人磨。
剝處補蒼蘚,斷痕穿細莎。
欲知前代事,幾度讀來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