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丹桂
童年未曉君恩重。教得能趨拱。
重親帶笑酌天杯,聽祝語、殷勤捧。
青衫得掛尤光寵。桂是蟾宮種。
詩書濃處便生枝,但只要、頻澆壅。
童年未曉君恩重。教得能趨拱。
重親帶笑酌天杯,聽祝語、殷勤捧。
青衫得掛尤光寵。桂是蟾宮種。
詩書濃處便生枝,但只要、頻澆壅。
童年時不明白君主恩情深厚,被教導得懂得趨前拱手行禮。父母帶著笑容為我斟滿御賜之酒,我聆聽著他們殷勤的祝福話語,恭敬地捧起酒杯。能夠穿上青衫為官是特別的榮耀。這功名就像月宮中的桂樹種子。在詩書研讀深入之處自然會有所收獲,只要不斷地用心澆灌培育就行。
趨拱:趨前拱手行禮,是一種恭敬的禮儀。
重親:指父母。
天杯:御賜之酒。
青衫:古代低級官員的服飾,這里指為官。
蟾宮種:指月宮中的桂樹種子,寓意科舉功名。
澆壅:澆灌培育,這里指用心學習。
此詞創作背景或許與古代科舉制度有關。在科舉盛行的時代,人們重視通過讀書考取功名。詞中體現出父母對孩子科舉入仕的期盼,可能是孩子在科舉取得一定進展時,父母表達祝福與鼓勵,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詞。
這首詞主旨是圍繞科舉功名,體現家庭對孩子的期望。其特點是情感真摯,以生活場景入詞。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反映了當時社會重視科舉、家庭期望孩子出人頭地的普遍現象。
大風卷地沙塵昏,十日不得一出門。眼中俗子浩于海,思欲一見云中君。云中之君玉為節,廌冠峨峨照晴雪。振衣驚落琪樹花,片片人間作明月。有時霹靂生風雷,松聲曉落青崔嵬。眾芳收雨作春色,瑤草綠遍三蓬萊。有時筆端吐光怪,干將生花玉龍蛻。廣寒天上聞步虛,萬壑千崖起秋籟。嗟余困學無所成,仙家幸識黃麒麟。愿從輞川覓詩法,白鷗飛入南山春。
賢關夙多士,子獨抱遺經。衣尚舊時褐,眼誰今日青。直須行萬里,未許赴三星。會友誦佳句,等閒生鶴翎。
一別迎鑾十八秋,重來意氣落旄頭。平山老子不收拾,南望端門淚雨流。
一點圓光,妙洞真香。恣逍遙、三界行香。沖和道體,浩瀚天香。得大良因,長生果,性靈香。清凈仙香。無價名香。遇清朝、遠近欽香。太平逸樂,花卉偏香。愿大功成,朝元去,滿空香。
春歸頓覺日華遲,樂事偏多屬圣時。萬壽聲中觴酒滿,年年歲歲擁春祺。
黃子黃門客,青春上國行。風塵遙入望,邊塞獨關情。捧日雙龍闕,看云五鳳城。懷中有短疏,知欲請長纓。
濟洹之水。贈我以瓊瑰。歸乎歸乎。瓊瑰盈吾懷乎。
何不陳災狀,輕于背爾鄉。去非心所愿,留恐肉先僵。墓委他人守,兒充此日糧。知能來復否,言下意悲涼。
待字妝成春尚早,憑欄翻愛霜風。香痕月影兩交融。素弦供醒醉,鴻雪任西東。清絕渾知身是客,娑婆一夢誰同。他生忍道不相逢。羅浮人已去,空惹淚朦朧。
佳實祗應酬國士,綠香翻為野猿探。不緣便捷先偷眼,自是山翁午夢酣。
論兵齒頰帶霜寒。清似碧瑯玕。好是天然風韻,琳宮瑤館清閑。華筵初啟,小蠻二八,對影朱顏。便好添籌索笑,雙枝原應雙鬟。
三徑莓苔雨后青,制來雙屐不曾經。尋常只許胎仙踏,□跡俱成隸篆形。
雨飄零,風凄清。坐念今夕月,知從何處明。未須無月更作惡,但愿有酒常同傾。
老舫經殘雨,俄生一菌長。根連枯蘗潤,色藉朵云黃。稚子能加護,靈苗或異常。題詩矜畀爾,擊節和鳴榔。
天涯剪紙賦招魂,寂寞空齋晝掩門。春燕同來人事改,夜燈相對語音存。松花滿地閒棋局,薜葉經年上石墩。豈是老懷多感激,百年交誼共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