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祭阿嫂墓
寒煙滿徑鎖難開
赑屃累累臥綠苔
今日親攜一杯酒
遠山遙水吊君來
寒煙滿徑鎖難開
赑屃累累臥綠苔
今日親攜一杯酒
遠山遙水吊君來
寒冷的煙霧彌漫在小徑上,仿佛被鎖住難以散開;形似龜的赑屃碑座一個接一個,靜臥在綠苔之中。今日我親自帶著一杯薄酒,跨越遠山和漫長的水域,前來吊唁你。
寒煙:寒冷的霧氣,此處渲染凄涼氛圍。
赑屃(bì xì):傳說中龍生九子之一,形似龜,常馱石碑,此處指墓前碑座。
累累:連續不斷的樣子,形容碑座眾多。
吊:吊唁,祭奠。
推測為詩人在阿嫂離世后,歷經“遠山遙水”的跋涉,來到其墓前追祭時所作,反映了詩人對阿嫂的深切懷念與祭奠時的哀痛心境。
此詩通過墓前凄涼景象的白描與攜酒遠吊的行為描寫,直述追祭之情,語言素樸而情感真摯,展現了親人離世后深切的哀思。
翠樾陰濃,見嵩山洛水,紫薇光聚。鷟雛華飛,黃駒駿天下,夜擎香露。奮身許玉斧,來作明堂一柱。試看人間,誰能具此,神峰眉宇。
煙縷搖曳暗霧。想高正簇清歌妍舞。黑蚌生珠,蟠桃結子,從此幾回相遇。去天尺五,人望城南韋杜,畫戟衣翻,門施行馬,行看開府。
何事西臺上,空山慟哭聲。
風云皆變色,天地竟無情。
竹石敲新裂,江流恨不平。
客星祠咫尺,萬古共澄清。
翰苑猶傳四諫風,至尊能納相能容。
楓林留得愁吟老,晨樂疏星獨聽鐘。
百疏危言日月光,差傳子政作金方。
市樓一盞良鄉酒,那得魚頭共此觴。
登高愁負東園約,騎馬何辭泥濘前。
酒榼話殘挑燭夜,竹廊風響對床眠。
小窗雁冷三更雨,短菊秋荒一徑煙。
猶憶題詩鶴嶺上,苔封蘚蝕十三年。
佳節聊登郭隗臺,長空澹澹鳥飛來。
客衣未授寒砧急,羽檄遙傳暮角哀。
樹色依微臨睥睨,云光浮動近蓬萊。
可堪多難當搖落,卻憶東籬菊又開。
名場冊載角雌雄,世態紛紛冷眼中。
乞郡章重上坡老,歸田錄早著歐公。
春江行舫搖新綠,夕照留花護晚紅。
我不出山君欲去,海天無際兩冥鴻。
華陽道上又何如。
碧翠蓮花簇太虛。
驢背頻頻回首望,
旁人錯喚倒騎驢。
班超萬里歸無期,
張翰雖歸如不歸。
君看晝錦堂中相,
十五年前一布衣。
別駕生涯似蠹魚,
簡編垂老未相疏。
也知賦得寒儒分,
五十燈前見細書。
紅塵飛十丈,中有子云居。
座設談經席,門多問字車。
煙花春晼晚,水竹境蕭疏。
胸次有真樂,何須問宿儲?
登賞因逃暑,吟哦幸遇君。
雨馀山水漲,風細野芳芬。
近渚鷗尋侶,排空雁逐群。
庾公千載后,高興計誰分。
流水何嘗有競,
閒云本亦無心。
靜者不殊云水,
悠然自樂山林。
咫尺天顏許暫違,臣忠子孝本同歸。瑞虹亭舊開華宴,濯錦江清舞彩衣。
喜信遠憑雙鵲報,鄉心先逐白云飛。門迎笑語真堪畫,老大全勝玉帶圍。
此行人羨是登仙,蜀道從來似上天。漢代家聲推石奮,王家世譽數僧虔。
夢依北極常千里,詩補南陔可一篇。所至蒼生煩問喘,歸來宣室豈虛延。
胡羯自干紀,
唐綱竟不維。
可憐德業淺,
有愧此碑詞。
九關守虎豹,崇墉方言言。
餒也自其分,秉耒耕荒原。
江左瑜蓋輩,豈必賢虞翻。
湯網無厄羽,文治無困麟。
一物有疾痛,圣王視猶身。
如何杏壇上,鳴鼓攻門人。
材有善不善,大匠嚴選掄。
所以獲麟筆,有秋斯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