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汪以南閒居漫吟十首 其八
九關守虎豹,崇墉方言言。
餒也自其分,秉耒耕荒原。
江左瑜蓋輩,豈必賢虞翻。
湯網無厄羽,文治無困麟。
一物有疾痛,圣王視猶身。
如何杏壇上,鳴鼓攻門人。
材有善不善,大匠嚴選掄。
所以獲麟筆,有秋斯有春。
九關守虎豹,崇墉方言言。
餒也自其分,秉耒耕荒原。
江左瑜蓋輩,豈必賢虞翻。
湯網無厄羽,文治無困麟。
一物有疾痛,圣王視猶身。
如何杏壇上,鳴鼓攻門人。
材有善不善,大匠嚴選掄。
所以獲麟筆,有秋斯有春。
九重宮門有虎豹把守,高大城墻堅固森嚴。饑餓本就是自己的命分,那就手持農具去荒原耕種。江東周瑜、黃蓋這些人,難道就一定比虞翻賢能?商湯的捕獵網不會困住飛鳥,賢明的政治不會讓麒麟受困。只要有一個事物有疾苦傷痛,圣王都會看作自己的事。為何在杏壇之上,孔子要嚴厲指責冉求。人的才能有好有不好,技藝高超的工匠會嚴格挑選。所以孔子作《春秋》,就像有秋天才有春天一樣有其道理。
九關:指九重天門,這里喻指朝廷。
崇墉:高大的城墻。言言:高大的樣子。
餒:饑餓。分:命分。
秉耒:手持農具。
江左:江東。瑜蓋:指周瑜、黃蓋。虞翻:三國時東吳學者。
湯網:商湯的捕獵網,比喻仁德。厄羽:被困的飛鳥。
文治:賢明的政治。困麟:被困的麒麟。
杏壇:相傳為孔子聚徒授業講學之處。鳴鼓攻門人:孔子曾因冉求幫助季氏聚斂財富,而發動弟子聲討他。
掄:挑選。
獲麟筆:指孔子作《春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賢才不得志的情況,詩人可能目睹了一些不公平的現象,從而借詩表達自己對人才境遇和社會治理的看法。
這首詩主旨在于探討人才與社會治理的關系。詩人借古喻今,批判社會賢才不被重用的現象,強調圣王應關注民生、善用人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社會問題的思考。
刺桐葉底紅鸚鵡,
菡萏花間白鷺鷥;
莫太分明休混沌,
與君說破不須疑!
縱目高樓上,幽奇一眺間。
斜陽薰遠樹,積翠擁寒山。
勝地堪長住,浮生不自閑。
早朝同待漏,促駕出禪關。
雞聲出谷口,喬木帶山家。
村落霽春雨,野風開杏花。
蝸廬蝦菜飯,石鼎棗芽茶。
愛爾田間味,清談到日斜。
君王不愛《長門賦》,才士空吟散雪詞。獨閉深宮轉蕭索,露華垂老合歡枝。
貞元法曲被宮懸,絳?蓮冠待管弦。惟有宋家兄弟別,各簪彤筆御簾前。
萬樹桃燃一洞霞,結茅洞口是誰家。
不知天地此何世,慣見春山開亂花。
石竇引泉鳴碧玉,藥爐有火煮丹砂。
年來九轉功將就,普濟群生應未涯。
馀春矜斷雨,將夕斂重陰。
谷口延西爽,云光敞半林。
樵歸依曲曲,鳥宿漸深深。
藥市虛城郭,歸人阻碧岑。
溪邊紫氣半空浮,父老攜杖看故侯。
叔夜相思曾命駕,子猷一返少來舟。
煨殘僧芋平分吃,說道天花爛漫休。
村叟安能留此客,地行仙偶出山游。
積潦高秋后,幽居病客心。
每憐荷折蓋,猶愛菊包金。
獨坐有馀恨,臨觴莫厭深。
多情省郎直,永夜祗清吟。
長笛一聲天地寒,
不堪回首月臨關。
山河不二無全影,
莫說前頭桂可攀。
來帆風飽自行快,
去槳浪高知進難。
舟子勿生淹泊恨,
偶然遲速我殊安。
春日林際講時鐘,
多少英才入彀中。
自有經綸堪命世,
被人強喚作文雄。
又俯西窗蜃,湖天上下空。
只觀鋪鏡影,遼待迭紈風。
暖起浮霄蠓,寬棲度歲鴻。
漫言冰尚冱,瀾意滿其中。
丹梯繚繞絕塵埃,苕霅風光面面來。
畫里峰巒天外落,地中鐘磬寺前回。
飛檐鈴語當頭答,負郭人家入望該。
尋到塔心還有塔,此身恍若住蓬萊。
古人事業不關書,圣處工夫詠舞雩。窈窕崖居辱題品,南陽端有臥龍無。
倚天寒碧鎖嵌空,咫尺丹霄有路通。莫向明時縮頭角,風云只在笑談中。
萬口爭稱好使君,攜持踴躍看朱輪。
入門便灑隨車雨,到處真成有腳春。
魚鳥一時生意氣,江山千里有精神。
大賢易鎮朝廷重,巴峽窮愁要撫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