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字木蘭花九首 其二
柯山南畔,最愛綠蘿行腳院。三面花光,一面湖光襯夕陽。閑攜茶具,巖下清泉親手注。盡日鶯啼,間覆僧窗一局棋。
柯山南畔,最愛綠蘿行腳院。三面花光,一面湖光襯夕陽。閑攜茶具,巖下清泉親手注。盡日鶯啼,間覆僧窗一局棋。
唐生四方志,投筆慕前人。
此日免魚腹,異時觀虎臣。
茅柴酒亦美,玉縷鲙應珍。
莫恨衣都典,歸來是早春。
來時湖水向江流,
歸棹江湖欲漫洲。
著我江湖身漫老,
去來牽纜蹇誰留。
奪采掄元喝四紅,
月明如水海天空。
野橋歌吹音寥寂,
子夜挑燈一枕風。
一溪徑險仆夫劬,
三酌油油醉筍輿。
隔岸火焱三四點,
不知誰照夜灘魚。
故人邂逅蓋重傾,敢忘看花十載情。對酒不說天上事,作官休戀世間名。林泉有分招新隱,鷗鳥多情是舊盟。牢落此心君自見,百年天地總浮生。
他鄉重喜故人逢,傾倒何妨酒百鐘。南北心情憐契闊,去留蹤跡任從容。時將小至風兼雨,老逐流光秋復冬。明日錢塘又分手,孤舟南去水溶溶。
宴別南宮十六春,那堪世態轉頭新。飽諳得失幾多事,冷看炎涼無限人。萬里還家仍戀主,十年為客頗知津。寒風細雨杭州會,對酒何妨覓句頻。
故人霄漢念同年,對酌忘情浙水邊。栗里解官□靖節,漢庭奉使識張騫。雨寒未放梅花早,風急如催木葉顛。莫道無詩渾漫興,曾驅佳景入新聯。
廿載驅馳鬢欲斑,尊前相對且開顏。清唫□□孤山興,真趣應追靖節閑。過雁不傳閩地信,濕云隨度越中山。滿懷愁緒不成賦,可是詩囊得句慳。
采蓮清溪口,不似在橫塘。相逢不相識,且莫訴中腸。
我向清溪來,郎往橫塘去。雙槳未相逢,花深在何處。
偶寓西山側,日夕看不足,遙愛峰巒秀,清揚好眉目。
白云出其巔,玉泉流其麓。花木發清香,鳥鳴無斷續。
我生蒙塵垢,勞形日碌碌。欲往恣游眺,冠蓋苦結束。
念我篳門友,晶瑩雙璞玉。不貴安得賤,不榮安得辱。
逝將黃鵠舉,滅跡棲巖曲。幽人有同心,相期在空谷。
四面洪波萬丈深,
上天無路地無門。
個中有理應難訴,
不是愁人也斷魂。
齊紈制團扇,鮮潔如秋霜。
微物不足惜,所憂在炎涼。
進御有榮寵,棄寘無輝光。
天運尚移易,人事安可常。
澹月輕煙,斷橋深巷,可憶當年張緒。玉人來處風敲竹,小玉半開朱戶。消魂處。舌繡紅酣,瑣帳摧私語。橫波相許。最憐是、翠袖搊弦,獨自歌金縷。
傷情路。碧苑金雞啼曙。淚落珠衫油污。簡點行裝看繡簿,惟有斷腸詩句。歸夢去。恨不得、離魂縮地和卿住。人生最苦。只幾個黃昏,輕教斷送,永夜瀟瀟雨。
黑帝乘權,爰命波臣,晶宮大開冰屋。砌黃河、粉壁萬層,掩青江、銀練千幅。
曉入金門,環橋一望,果然如玉。正平鋪,鳳樓前,寒光直射朝旭。
天子詔凌人,宜藏北陸,百官賜飲足。縱鏤樹成花,凝檐作筋,天畫文章,未必重瞳娛目。
念鄉村、荒田野哭。問邊庭、鐵衣起粟。何時泮澌借太液恩波,布春風、暖生寒谷。
涉想豈更此而憶,
聞歌輒喚奈何聲。
時間自有真天籟,
約略風詩見性情。
綺閣籠寒,東風展翠,湖天初囀鶯簧。瓊蕊三枝,托根非比尋常。南朝金粉消沉久,看娟娟、領袖群芳。細猜詳。昔日蘿村,今日錢塘。
舞衫歌扇銀燈底,是夢中仙蝶,天半霓裳。弦外余音,絲絲牽惹柔腸。香車畫舫西來候,照胭脂、月滿瀟湘。好回翔。乞取春陰,深護紅妝。
百川從東來,溟澥洪纖潴。鰲波勢蜿蜒,潮汐晝夜趨。兩峰拔地起,屹然辟門樞。群山匝相向,蒼翠清雙矑。
以茲動峙秀,蔚為文物區。名儒代有作,約舉寧云誣。經義闡橫浦,詩派盛悔余。夫子與曩哲,后先真合符。
早歲知六甲,誦習勤居諸。天賦特高朗,慧業疇能如。牙簽三萬軸,一一窮根株。經史百家學,采擷皆膏腴。
下筆有神助,揮灑雄千夫。文足修五鳳,賦欲超三都。二十折郤桂,展翼鵬騫初。膠西策旋獻,飄忽凌子虛。
名登淡墨榜,手拆紅綾書。策馬花簇錦,預宴桃含珠。翩翩眾爭目,風度何容與。
謂當列清美,簪筆承明廬。校仇近天祿,同異標石渠。聲名壓班馬,制作摩嚴徐。庶幾罄夙蘊,不負胸中儲。
然聞經術用,內外無或殊。郎官應列宿,所貴繇通儒。文翁昔化蜀,千載貽良模。夫子設吏治,守此長不渝。
得官赴嶺右,古邑龍城隅。下車誓飲水,蔀屋和風敷。依桑童子樂,拔薤強宗除。與民共休息,來暮歌歡姁。
訟庭百無事,心跡瑩冰壺。閑儒?蛉筆,文獻徵蒼梧。偉行表彰亟,佚事蒐羅俱。功不數范瑗,博豈夸楊孚。
狀嫌草木簡,志陋虞衡疏。書成媲康趙,體例近所無。儀州亦勝地,公暇幽懷攄。卷簾據琴閣,景物如披圖。
錦繡江齒齒,蝴蝶山蘧蘧。繁香離支熟,濃蔭桃榔鋪。蠻煙暗孔翠,瘴雨啼鷓鴣。鄉心每撥觸,夫不吟欷歔。
從來賢達意,捧檄為親娛。無何闕迎侍,遠道嗟盤紆。南山摧喬木,惡夢鵂鹠呼。趨裝不隔日,矯首云模糊。
輕舟郁林石,一葉還鄉閭。歸披束晰句,抱恨增長吁。慈暉幸可報,強奉花間輿。蓼莪遞廢詠,慘郁尤難舒。
三釜背色養,空羨林間烏。因之不再出,心益卑華膴。三徑秀松菊,安此寂寞居。貧堪傲彭澤,清本同萊蕪。
但欣著述富,不問歲月徂。庭無驚飛雀,戶有好事車。到眼茂桃李,侍膝偕璠玙。質疑及豹鼠,釋物先蟲魚。
英才仰賅洽,樂育咸相須。青云每接武,藉甚收時譽。賤子少志學,材質儕薪樗。藏拙雅宜稱,痼疾嬰微軀。
詩篇賴陶冶,里調呈皇荂。拂拭有盛意,不以固陋拘。韓門列島可,歐氏稱圣俞。自視直萬里,奚止非其徒。
名山業許睹,冀可裨顓愚。醞釀何深厚,緗帙開瓊琚。詞氣逼漢魏,格律兼杜蘇。管窺縱難盡,至味供尋咀。
雙聲疊韻秘,余事分精粗。鉤辀復格磔,詰曲還崎嶇。論著驚俗耳,欲讀翻齟齬。才大眾長會,下學空喁喁。
寒窗白醉暖,把卷微咿唔。詞瀾障爭倒,試手同提扶。豈徒貴文采,足潤枯腸枯。瑯瑯誦不輟,愿欲萬遍逾。
作詩志趨向,恐笑仍拘墟。
因滯江州久,謂為千里遐。
欣曾逢漂母,幾欲賣朱家。
癡坐瞻雙櫓,東行負九華。
歸須談旅瑣,勿作勝游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