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新堤
誰筑湖堤種柳條,
行春路截九松腰。
直看西日當三竺,
平接南山第五橋。
曲院岸通沙澗淺,
桃溪寺接玉泉遙。
游人從此言旋便,
不受回舟著相招。
誰筑湖堤種柳條,
行春路截九松腰。
直看西日當三竺,
平接南山第五橋。
曲院岸通沙澗淺,
桃溪寺接玉泉遙。
游人從此言旋便,
不受回舟著相招。
是誰筑起這湖邊的堤壩,種下行行柳條?春游的路徑截斷了九松的腰。正西望去,夕陽正對著三天竺;平坦的堤岸連接著南山第五橋。曲院的湖岸通向淺窄的沙澗,桃溪寺與遠處的玉泉相連。游人從這里返程十分方便,無需乘船返回被人特意相邀。
行春:指春日郊游。
九松:可能指小新堤旁成排的松樹,或代指松樹林。
三竺:杭州天竺山,分上天竺、中天竺、下天竺,合稱三竺。
第五橋:具體所指待考,或為南山附近的橋梁。
曲院:即曲院風荷,西湖十景之一,以荷花聞名。
沙澗:沙質的山間溪流。
桃溪寺:可能為小新堤附近的古寺。
玉泉:杭州著名景點,以清泉著稱。
言旋:指返回、歸去。
著相招:刻意相邀、催促。
此詩約作于春日,具體創作時間無考。小新堤當為杭州西湖邊的堤壩,詩人春日游覽時,見堤上柳色初新、湖山相映,游人閑適,故賦此詩以記景抒情。
全詩以小新堤為中心,緊扣‘春’與‘堤’展開,通過多維度的景物描寫展現西湖邊的明媚風光,既突出自然之美,又暗含游人之樂,語言質樸而畫面感強,是一首典型的記游寫景小詩。
廚人清曉獻瓊糜,
正是相如酒渴時。
能解饑寒勝湯餠,
略無風味笑蹲鴟。
打窗急雨知然鼎,
亂眼晴云看上匙。
已覺塵生雙井椀,
濁醪從此不須持。
膏火煎熬無妄災,
就陰息跡信明哉。
功名富貴兩蝸角,
險阻艱難一酒杯。
百體觀來身是幻,
萬夫爭處首先回。
胸中元有不病者,
記得陶潛歸去來。
山光掃黛水挼藍,
聞說樽前愜笑談。
伯氏清修如舅氏,
濟南蕭灑似江南。
屢陪風月干吟筆,
不解笙簧醉舞衫。
只恐使君乘傳去,
拾遺今日是前銜。
松柏生澗壑,
坐閱草木秋。
金石在波中,
仰看萬物流。
抗臟自抗臟,
伊優自伊優。
但觀百歲后,
傳者非公侯。
閱世行將老斲輪,那能不朽見仍云。
歲中日月又除盡,圣處工夫無半分。
秋水寒沙魚得計,南山濃霧豹成文。
古心自有著鞭地,尺璧分陰未當勤。
暑逐池蓮盡,寒隨塞雁來。
衣裘雖得暖,狐貉正相哀。
僧汲轆轤曉,車鳴關鎖開。
不因朝鼓起,來帙亂書堆。
漢規群玉府,
東觀近宸居。
詔許無雙士,
來觀未見書。
皇文開萬卷,
家學陋三余。
竹帛森延閣,
星辰繞直廬。
諸生起孤賤,
天子自吹噓。
愿以多聞力,
論思補帝裾。
曩誰筑孤亭,勝日有感遇。
永懷劉隨州,因榜白云句。
遺老不能談,歲月忽成屢。
綠陰斤斧盡,華屋風雨仆。
吳侯七閩英,宰縣有真趣。
弦歌解民慍,根節去吏蠹。
材收佛宮余,工有子來助。
廈成燕雀賀,水滿鳧雁翥。
四海名士來,一笑佳客聚。
云興碧山留,云散清江去。
斯須成蒼狗,皆道不如故。
至人觀萬物,誰有安立處。
寄語吳令君,但遣糟床注。
風從落帆休,天與大江平。僧坊晝亦靜,鐘磬寒逾清。
淹留屬暇日,植杖數連甍。頗與幽子逢,煮茗當酒傾。
攜手霜木末,朱欄見潮生。檣移永正縣,鳥度建康城。
薪者得樹雞,羹盂味南烹。香秔炊白玉,飽飯愧閑行。
叢祠思歸樂,吟弄夕陽明。思歸誠獨樂,薇蕨漸春榮。
金生寒沙中,見別會有時。
石上千年柏,材高用苦遲。
絲亂猶可理,心亂不可治。
竹齋聞履聲,迺是故人來。
匏苦只多葉,水深難為涉。
土床不安席,象床臥燁燁。
革與井同功,守道非關怯。
木直常先伐,樗櫟萬世葉。
蒼苔古木,相依澗壑之濱。
黃葛女蘿,自致風云之上。
人就陰而息跡,鳥投暮而來歸。
水影林光,常相助發。溪聲斧響,直下稱提。
楊君清渭水,自流濁涇中。
今年貧到骨,豪氣似元龍。
男兒生世間,筆端吐白虹。
何事與秋螢,爭光蒲葦叢。
鼓吹喧江雨不開,丹楓落葉放船回。
風行水上如云過,地近嶺南無雁來。
樓閣人家卷簾幕,菰蒲鷗鳥樂灣洄。
惜無陶謝揮斤手,詩句縱橫付酒杯。
小山作友朋,義重子輿桑。
香草當姬妾,不須珠翠妝。
鳥烏窺凍硯,星月入幽房。
兒報無炊米,浩歌繞屋梁。
語言少味無阿堵,
冰雪相看有此君。
燈火詩書如夢寐,
麒麟圖畫屬浮云。
平章息女能為婦,
歡喜兒曹解綴文。
憂樂同科惟石友,
別離空復數朝曛。